資料圖:2015年8月31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北京人民大會堂會見塞爾維亞總統尼科利奇。新華社記者 黃敬文攝
6月17日至24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將對塞爾維亞、波蘭和烏茲別克斯坦進行國事訪問,並出席在烏茲別克斯坦首都塔什干舉行的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元首理事會第十六次會議。
“這將是一次歷史性訪問,習近平主席將在塞爾維亞感受到最崇高的敬意。” 訪問前夕,塞爾維亞總統尼科利奇總統在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時說,塞中友誼歷史悠久、堅如長城,習主席訪問塞爾維亞將揭開兩國友好合作的新篇章。
眾多媒體表示,習近平出訪塞爾維亞將是一次“走親戚式”的訪問。為什麼稱為“走親戚式”訪問?記者梳理了中塞兩國高層交往的往事,供大家參考。
“中塞關系就像即將開通的高速列車”
中塞友誼正如中國駐塞大使李滿長用“老酒”形容的那樣,“經過幾十年沉澱、發酵,散發出沁人芬芳”。
記者梳理發現,近年來中塞政治交往不斷,雙邊關系逐漸升溫。李克強總理和張高麗副總理分別於2014年底和2015年中訪問塞爾維亞,塞總統尼科利奇於2015年8月底來華出席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紀念活動,塞總理武契奇於2015年11月對中國進行正式訪問並出席第四次中國-中東歐國家領導人會晤。
兩國高層互訪頻繁,可以反映出雙邊關系不斷向好的趨勢。塞爾維亞駐華大使米蘭·巴切維奇接受中國國際廣播電台記者專訪時表示,塞中兩國目前擁有歷史最好的雙邊關系,而習近平主席即將對塞爾維亞進行的國事訪問將會提升兩國各領域關系至更高水平。
他還提起匈塞鐵路,該鐵路由中國、塞爾維亞和匈牙利合作建設,連接貝爾格萊德和布達佩斯,“現在工程的設計文件和工程協調工作都在進行當中,這些設計都將符合歐中標准。同匈牙利方面的談判已接近尾聲,到今年年底,這條由中國方面建設的、連接塞爾維亞和匈牙利的鐵路將會正式動工,而這條鐵路在將來也會同歐洲其它鐵路連接起來。”
“中塞關系就像即將開通的高速列車。”塞爾維亞《政治報》網站這樣形容。
一批批合作項目飛入塞爾維亞“尋常百姓家”
“一橋飛架南北,天塹變通途”。作為“中國效率”的象征,貝爾格萊德澤蒙-博爾察大橋是中國在歐洲修建的第一座大橋,它的通車結束了近70年來貝爾格萊德市多瑙河上僅有一座大橋的歷史,大大縮短交通通行時間。塞爾維亞武契奇總理更是將這座大橋稱為“中塞友誼之橋”。
貝爾格萊德澤蒙-博爾察大橋只是中塞經貿領域合作的縮影。記者注意到,一批批雙方合作項目陸續飛入塞爾維亞“尋常百姓家”:科斯托拉茨熱電站重建項目、山東高速集團承建的塞爾維亞E-11高速公路項目、中國路橋在黑山的南北高速公路項目……
2015年8月31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在人民大會堂會見塞爾維亞總統尼科利奇時強調,近年來,中塞戰略伙伴關系不斷得到提升,良好政治關系和互利務實合作呈現出快速發展勢頭。我們願同塞方一道,繼續推動中塞關系邁上新台階。中國視塞爾維亞為重要合作伙伴。包括塞爾維亞在內的中東歐是“一帶一路”沿線重要國家,中塞兩國可以充分利用現有有利條件,為兩國務實合作在“一帶一路”建設中贏得新的重要機遇,助力國家經濟社會發展,造福兩國人民。
“如果能像中國人民那樣做事”
國之交在於民相親。中塞關系全方位、寬領域、多層次的良好發展離不開兩國人文領域的交流合作。通過梳理媒體報道發現,僅2006年至2013年間,中塞雙方舉辦的各類文化交流活動就已達78次。
許多中國人應該對著名足球教練米盧印象深刻。2001年,這位塞爾維亞人率領的中國國家隊圓了44年的世界杯之夢,首次進軍世界杯正賽階段的比賽。“他特別愛中國,愛中國粉絲。”《瞭望東方周刊》報道,一位朋友說,他們一起吃飯的時候,米盧會停下來一個一個給偶遇的中國球迷簽名。
2014年在接受《環球時報》採訪時,塞爾維亞總理武契奇在談及國內經濟轉型時還說:“我們面臨的最大困難是如何改變自己的思維,如何讓我們變得更勤奮,更富有奉獻精神。我們必須停止哭泣,要努力工作。如果能像中國人民那樣做事,我相信塞爾維亞將比以往更加出色。”
這只是中塞友誼的一個縮影。正如2015年11月26日,習近平在北京人民大會堂會見塞爾維亞總理武契奇時指出的那樣:“中塞傳統友誼源遠流長。密切人文交流是中塞友誼歷久彌堅的關鍵所在。”
【“十三五”,我們這樣走過】市場主體創新步伐堅實 “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培育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一流企業。全面實施市場准入負面清單制度,清理廢除妨礙統一市場和公平競爭的各種規定和做法,支持民營企業發展,激發各類市場主體活力。”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論述,為激發各類市場主體活力指明了方向。“十三五”以來,在一項項惠企政策、改革措施推動下,市場主體實力越發雄厚、活力更加充沛。 【詳細】
【總書記擘畫高質量發展】共享發展,民生改善奔小康 高質量發展,是共享成為根本目的的發展。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疫情防控期間如何全力醫治患者拯救生命、兜牢民生底線?扶貧產業是否落地生根、易地搬遷群眾能否穩定就業?改革發展成果怎樣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眾?總書記在國內考察中訪民情、察民意、問民生,殷殷囑托和深切關懷體現了大黨大國領袖真摯的人民情懷。 【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