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膠跑道如何避免“合標不合格”
北京第二實驗小學白雲路分校“異味操場”事件發生后,有多名學者指出,“檢測符合國家標准,但並不代表跑道無毒”。
據北京電視台《北京時間》報道,擁有17年產品安全檢測和化學品毒理評估經驗的專業人士魏文峰表示,國標《合成材料跑道面層》(GB/T 14833-2011)隻有第4.2.2條對化學危害方面規定了檢測要求,檢測項目卻並不多,隻有苯、甲苯和二甲苯、游離甲苯二異氰酸酯、重金屬(可溶性鉛、可溶性鎘、可溶性鉻、可溶性汞)。他認為,這幾種被限制的有害物質根本無法覆蓋實際跑道可能散發的有害化學氣體。
魏文峰建議,應在施工完成后,對跑道周圍的空氣進行氣體檢測,主要檢測空氣中二硫化碳、氯化石蠟、甲苯、乙苯、二甲苯等物質含量是否超標,“是氣體檢測,不是塑膠顆粒的含量檢測”。
據記者了解,5月4日,由深圳市建筑科學研究院牽頭,深圳市質檢院、環境院等參與起草的《合成材料運動場地面層質量控制標准》在深圳市正式試行。該標准主編、深圳市建筑科學研究院總工程師任俊告訴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深圳標准檢測范圍從國家規定的7種有害物質擴大到14種,還填補了國標中工程建設標准的缺失,從設計、選材、材料進場、施工等階段進行全方位的標准制定,並增加了氣味評定。
據《南方教育時報》披露,氣味評定的標准分為5級,1級為無氣味,5級為有刺激性不適氣味。合成材料面層現場空氣氣味評定等級應不大於2級,即有輕微氣味。該標准還要求,合成材料面層施工嚴禁使用汽油及含苯、甲苯、二甲苯、二硫化碳、二氯甲烷等溶劑。
任俊認為,應當在技術標准和行政法規中明確規定,相關施工現場禁止使用前述溶劑,“這些溶劑有很多環保的替代品,施工中之所以不用這些替代品,就是因為成本高”。
任俊記者,現有國家標准某種程度上可以對有害物質進行限制,但沒有跟上材料技術的發展。“化學添加劑的發展很快,很多人為了降低成本採用一些廉價的有害物質,原來的標准就無法涵蓋這些新的東西。”因此,有些跑道即便按照國家標准檢驗合格了,實際上味道還是很重。
國標《合成材料跑道面層》(GB/T 14833-2011)的主要起草人師建華在接受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採訪時也表示,一些廠家、工程承包商一味追求利益的市場競爭,也是導致現在“毒”跑道等問題頻發的原因。同時,目前招標方式也存在漏洞,“2003年以前,招投標都會去工廠考察,看有沒有施工能力、生產能力。但是后來就很少去廠家考察了,多是以各個公司的紙質文件為准”。
監管同樣面臨難題。任俊說,國家標准中的產品標准是由質量監督機構、技術監督機構去管理的,工程建設標准則由建設部門管理。此外,“毒跑道”問題還涉及教育部門,甚至發改委、財政等部門,業主和管理部門也有監管責任,導致“大家都能管,但都沒有認真對待”。
現行國標為推薦標准而非強制標准,也受到一些學者詬病。在任俊看來,跑道的標准應當成為強制性標准,如果只是符合原來標准,不少企業就免責了,“即便有問題,因為不是強標,責任追究上也比較難”。
“這麼多群發事件,已經到了需要用標准來解決問題的時候。”任俊說。(記者 盧義杰)
【“十三五”,我們這樣走過】市場主體創新步伐堅實 “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培育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一流企業。全面實施市場准入負面清單制度,清理廢除妨礙統一市場和公平競爭的各種規定和做法,支持民營企業發展,激發各類市場主體活力。”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論述,為激發各類市場主體活力指明了方向。“十三五”以來,在一項項惠企政策、改革措施推動下,市場主體實力越發雄厚、活力更加充沛。 【詳細】
【總書記擘畫高質量發展】共享發展,民生改善奔小康 高質量發展,是共享成為根本目的的發展。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疫情防控期間如何全力醫治患者拯救生命、兜牢民生底線?扶貧產業是否落地生根、易地搬遷群眾能否穩定就業?改革發展成果怎樣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眾?總書記在國內考察中訪民情、察民意、問民生,殷殷囑托和深切關懷體現了大黨大國領袖真摯的人民情懷。 【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