異地非法傾倒危廢案逐年遞增 偏僻農村成重災區

2016年05月30日08:10  來源:經濟參考報
 
原標題:異地非法傾倒危廢案逐年遞增 偏僻農村成重災區

  記者走訪河北基層了解到,目前非法轉移傾倒工業廢酸、含重金屬污泥等危險廢物案件逐年增多,並呈現發達地區向欠發達地區、城市向農村跨區域、規模化、團伙化轉移趨勢。其中,河北近年來查處的非法轉移處置危廢案件中,七成以上為跨區域傾倒,涉及北京、天津、山東、河南、江蘇、廣東等省市。異地非法傾倒危廢給事發地帶來重大生態隱患,從根本上解決這類問題,需完善跨界轉移管理制度,並在地方產業規劃中,配套建設相關后續循環處理產業。

  偏僻農村成非法傾倒重災區

  “這就是傾倒廢液的地方”,河北省安平縣環保局副局長劉旭光帶著記者來到滹沱河畔的安平縣裡河村,縣環保、公安部門剛聯合查處一起在這裡非法傾倒工業廢液案件。記者看到,河道兩側能明顯看到橘黃色的廢液痕跡,廢液覆蓋的區域玉米及雜草全部枯黃死亡,河水呈濃郁的黑色,味道刺鼻。

  劉旭光介紹說,經取樣檢測,傾倒的廢液PH值小於2(注:小於2即屬於強酸)、COD為623mg�L、總鉻值為47.4mg�L,屬於具有強腐蝕性的危險廢物並且含有一類重金屬。調查顯示,從2015年10月開始到案發之日,涉案人員每隔一天往這裡傾倒3車廢液、每車30噸,估計已有8000噸廢液排入河道。

  安平案件不是個例。近年來河北異地非法傾倒危廢案件頻頻發生,尤其偏僻的農村、干涸的河道成為重災區。

  2015年5月,河北蠡縣一家驢肉店老板因吸入劇毒的硫化氫氣體身亡,揭開兩個犯罪團伙異地非法傾倒工業廢液黑幕。目前河北公安、環保部門已抓獲犯罪嫌疑人27名,查明涉案企業20家,總計非法傾倒廢酸液、廢鹼液3400多噸。

  在石家庄市深澤縣秀武村村北,記者看到幾百個化學原料桶被丟棄在河道內,一些桶滲出黑褐色的油性物質。記者還在旁邊河道裡發現一大片黃褐色污漬,聞著一股工業廢酸的味道。村民告訴記者,附近幾個村子的河道總有罐車半夜偷偷傾倒工業廢酸,一倒都是黃湯子,味兒特別刺鼻。深澤縣環保局副局長趙志峰說,為防止外地車輛傾倒,目前在縣境內36條過河道路都設置了障礙墩,每個鄉都派人在路口死盯死守。

  團伙化作案加大打擊難度

  記者了解到,近年來非法傾倒、處置危廢案件呈跨區域、團伙化、規模化特點。根據河北省公安廳分析,近年來查處的非法傾倒、處置危廢案件中,70%以上為跨區域傾倒、處置,涉及北京、天津、山東、河南、江蘇、廣東等省市,查處的邯鄲市一個團伙污染環境案就涉及6省10多個市。

  而且,隨著打擊力度加大,這類案件呈犯罪團伙化趨勢,成員組織嚴密、分工明確、反偵查能力強,增加了查處打擊難度。就安平查處的裡河村案件來看,這個犯罪團伙成員多達上百人、涉案車輛20多輛,收集廢液范圍涉及河北滄州、晉州等地。“這個團伙從廢液收集、轉移到傾倒都有專門人員負責,司機隻管開車,各司其職、互不知情”,劉旭光說:“他們在深澤一個沙場設置中轉站,收集好廢液的罐車由專門司機送到中轉站,再換另一名司機送到傾倒地點,司機下車隱蔽到附近小樹林,由一個當地人負責排放,傾倒完畢后用手電打暗語通知司機把車開走。”

  基層反映,目前異地傾倒案件頻發主要原因是具備處置資質企業處理費用昂貴,是非法處置費用的幾十倍甚至上百倍,一些違法企業受利益驅使鋌而走險。安平裡河村案件中,利用罐車傾倒廢物的費用一噸才200元。“案件涉及企業大多為小微企業,投資少、科技含量低,沒有能力建設污染處理設施。而委托有資質單位進行處理,要依據危險廢物的種類、濃度等進行收費,費用高昂。”劉旭光說。

  “以鄰為壑”環境隱患大

  跨區域轉移傾倒廢物不僅使事發地生態修復方面付出了成本,而且給當地生態環境埋下重大隱患。一些基層環保執法人員認為,要根本解決這類問題,除加強監管與打擊力度外,還需完善跨界轉移管理制度,並在地方產業規劃中,將污染產業與后續循環處理產業銜接起來。

  辛集市近年來查辦多起工業廢酸傾倒案件,但讓相關部門棘手的是扣押的廢酸該怎麼處理。“司機跑了,車又沒有牌照,廢酸處置不當容易造成二次污染”,辛集市環保局副局長裴學良說,無奈之下隻能把扣押的車輛暫存在辛集市水處理中心,等將來案件了結后再看怎麼處理。

  而且,廢液隨意傾倒給事發地地下水、土壤等帶來的污染難以測算。一些縣區反映,因為廢液隨意傾倒,當地污水處理廠多次出現故障,入口污水COD瞬間暴漲好幾倍,強酸把處理菌都燒死了。同時,傾倒廢酸對地下水、土壤造成的污染不僅修復成本高,而且修復效果如何不好說。

  河北公安、環保工作人員認為,異地傾倒廢物案件頻發反映了跨界轉移管理制度存在欠缺,應引起重視。據介紹,《危險廢物轉移聯單管理辦法》自1999年施行至今近17年,已不能滿足當前管理需要,建議盡早修訂。同時,基層建議建立環保、交通、安監、公安等部門聯合監管執法機制,明確危險廢物跨界轉移審批管理中的分工和責任,從制度層面減少廢物轉移和傾倒環境違法行為發生。

  跨區域傾倒廢物案件頻發,根源在於污染產業和后續的循環處理產業沒有銜接。“不少地方污染產業集中、單項污染量大,而后續產業跟不上、處理能力有限”,朱從利說,如釜殘等制藥廢物是2008年以后才列入危廢,河北制藥企業聚集,但處理企業多數在內蒙古,處理成本高。他建議政府重視產業鏈建設,將當地污染性支柱產業和后續處理產業配套起來。

(責編:蓋琳(實習)、曾偉)

推薦閱讀

【“十三五”,我們這樣走過】市場主體創新步伐堅實    “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培育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一流企業。全面實施市場准入負面清單制度,清理廢除妨礙統一市場和公平競爭的各種規定和做法,支持民營企業發展,激發各類市場主體活力。”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論述,為激發各類市場主體活力指明了方向。“十三五”以來,在一項項惠企政策、改革措施推動下,市場主體實力越發雄厚、活力更加充沛。 【詳細】

服務業實現快速發展|我國教師隊伍建設成就斐然 | 我國控輟保學成效顯著 

【總書記擘畫高質量發展】共享發展,民生改善奔小康     高質量發展,是共享成為根本目的的發展。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疫情防控期間如何全力醫治患者拯救生命、兜牢民生底線?扶貧產業是否落地生根、易地搬遷群眾能否穩定就業?改革發展成果怎樣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眾?總書記在國內考察中訪民情、察民意、問民生,殷殷囑托和深切關懷體現了大黨大國領袖真摯的人民情懷。 【詳細】

開放發展,合作共贏創新局 | 綠色發展,美麗中國邁大步 | 協調發展,補齊短板潛力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