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香園Insight供圖
5月20日,國家衛生計生委(以下簡稱衛計委)公布首批藥品價格談判結果,所涉及的3種藥品——慢性乙肝一線治療藥物替諾福韋酯、非小細胞肺癌靶向治療藥物埃克替尼和吉非替尼,與之前公立醫院的採購價格相比,降幅分別為67%、54%和55%﹔與周邊國家(地區)趨同。為了更好地將政策落地,衛計委同時要求各地做好與醫保支付政策的銜接工作。
該通知傳遞了哪些信號、對患者和藥企來說意味著什麼?
2015年10月啟動 首批入選5種藥物
在推進公立醫院藥品集中採購過程中,採取統一談判的方式,把價格偏高的專利藥品和獨家生產藥品價格降至合理區間,是國際通行的做法。
2014年年末,就有媒體報道“中國藥品定價最大改革或將啟動”。2015年10月,衛生計生等16個部委(局)組織開展了首批國家藥品價格談判試點工作。
2015年11月下旬,正式啟動國家藥品價格談判試點。談判小組先后與相關企業進行多輪談判,內容涉及藥品價格、直接挂網採購、完善醫保支付范圍管理辦法、做好國家藥品談判試點與醫保支付政策銜接等多個方面。
據此前公布的消息,國家藥價談判試點涉及3種疾病的5個藥品,除此次公布的替諾福韋酯、非小細胞肺癌靶向治療藥物埃克替尼和吉非替尼外,還有治療多發性骨髓瘤的來那度胺及治療非小細胞肺癌的厄洛替尼。
那麼,為何這次不見另外兩種藥品呢?
衛計委相關負責人在接受公開採訪時表示,非小細胞肺癌治療用藥的國家談判,一開始就制定了三選二的競爭規則,此次公布談判結果的是價格更為優惠的兩種藥品﹔而多發性骨髓瘤治療用藥來那度胺的國家價格談判仍在進行中,“談判相關企業的態度都是積極的”。
患者及家屬迎來好消息
“對於很大一部分患者來說,此次降價目前看來是一個好消息。”趙亮是一名三甲醫院呼吸科醫生,“吉非替尼(易瑞沙)談判之前的月均藥品費用在1.5萬元,但現在差不多需要7000元﹔雖說易瑞沙有贈藥(又名慈善贈藥。當患者購買藥品達到一定數量后,對患者進行評估,如果患者繼續服用該藥物有效且滿足相應慈善贈藥條件,則患者可以獲得由企業免費提供的該藥品后續贈藥。慈善贈藥通常需要患者或家屬自行申請),但很多家庭並沒有前期的購買力,或往往等不到贈藥階段,人就不在了。”趙亮說。
據了解,原發性肺癌(簡稱肺癌)是我國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發生率居惡性腫瘤首位。其中,非小細胞肺癌約佔所有肺癌患者的80%左右。在此之前,由於藥品差價較大,部分患者和家屬會尋求國外仿制藥,也曾引起道義和法理的爭論。
此次談判成功的埃克替尼、吉非替尼,就是用於腫瘤表皮生長因子受體(EGFR)敏感突變的分子靶向藥物。小分子靶向藥物由於能顯著延長晚期肺癌患者的生存,已經成為各類臨床指南的推薦標准。而且,因其更具特異性,通過對細胞信號轉導通道的特異性靶點發揮作用,阻滯腫瘤細胞的生長,對正常細胞的副作用相對較小,成為當前抗腫瘤治療的主流方向。目前市場上銷售的分子靶向藥物價格昂貴,大多數患者無法承受。所以對患者來說,此次小分子靶向藥物的降價,意味著將來可能有更多同類藥物可以通過談判來降低價格。
而替諾福韋酯是世界衛生組織和我國最新《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2015年更新版)推薦的一線治療慢性乙肝的口服藥物,談判之前的月均藥品費用約1500元,談判后的月均藥品費用降至約490元﹔指南推薦的另一個乙肝一線用藥恩替卡韋(已過專利期的原研藥)月均藥品費用約820元。Insight數據庫顯示,目前,有10家仿制藥企業在上市銷售恩替卡韋。
對乙肝患者而言,替諾福韋酯其實並非患者的唯一可選用藥,但此次降價相當於多了一個物美價廉的選擇,一定程度上減少了患者的用藥支出。
藥企積極支持 或可“以價換量”
Insight數據庫數據顯示,替諾福韋酯片於2008年首次獲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CFDA)批准,2014年在中國上市銷售﹔吉非替尼片於2004年6月獲CFDA批准進入中國﹔埃克替尼2011年獲CFDA批准上市。
首批藥品價格談判結果公布后,在利好政策的呼聲之外,也有一些擔憂:談判價格會不會影響藥企的研發動力?不會今年降低藥價,明年就買不到了吧?
公開報道顯示,涉及談判的3家企業均表示將積極配合政府的談判及后續工作。“支持政府舉措是我們踐行立足中國、攜手中國、服務中國承諾的重要方面……我們為參與將創新藥品納入國家醫保支付政策而感到自豪。”一家企業的新聞稿中如是寫道。
“事實上,這種擔憂(今年降價、明年不生產)未必會成為現實。”一位醫藥界資深人士稱,“一個專利藥物的研發成本非常高,但每個產品也都有生命周期,隨著時間的推移,競爭藥物也越來越多……如果進入醫保報銷范疇,即使自降身價,也仍然能通過銷量的增長,帶來最終利潤的回報。”
專利藥的價格得益於藥品專利20年的保護期限,在此期間其他企業不得仿制上市,因此價格較高﹔但專利到期后,該藥也將面臨激烈的市場競爭。因此,以價格換市場,是藥品生產企業參與國家價格談判的直接動力。
一些地區這些藥品已進入醫保
根據衛計委發布的《國家藥品價格談判有關情況說明》,全國有十幾個省(區、市)已經將相關談判藥品先后納入城鎮職工醫保、新農合、大病保險(重大疾病保障)等醫療保險合規費用范圍,但有的地區還沒有進醫保。
據悉,為保障此次談判結果的可操作性,醫保與談判結果的銜接將分為三種形式:已將談判藥品納入當地相關醫保范圍的地區,要進一步鞏固完善醫保制度和支付方式﹔尚未確定相關醫療保險合規費用范圍的地區,要抓緊對談判藥品進行重點評審,盡快確定不同形式的醫療保險合規費用范圍﹔確有困難的地區,可從納入大病保險(重大疾病保障)起步。
此次裡程碑式的價格談判,或將成為下一步國家或省級談判的可尋先例,相關部門也將繼續根據我國重大公共衛生和疾病防治的用藥需求,開始新一輪的談判工作。對於患者來說,將有更多同類藥品的價格降到合理區間﹔對企業來說,將“獲得”進入各省市醫保擴大市場容量的“喜”,以及面臨藥品價格談判“失去”議價優勢的“憂”。
【“十三五”,我們這樣走過】市場主體創新步伐堅實 “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培育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一流企業。全面實施市場准入負面清單制度,清理廢除妨礙統一市場和公平競爭的各種規定和做法,支持民營企業發展,激發各類市場主體活力。”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論述,為激發各類市場主體活力指明了方向。“十三五”以來,在一項項惠企政策、改革措施推動下,市場主體實力越發雄厚、活力更加充沛。 【詳細】
【總書記擘畫高質量發展】共享發展,民生改善奔小康 高質量發展,是共享成為根本目的的發展。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疫情防控期間如何全力醫治患者拯救生命、兜牢民生底線?扶貧產業是否落地生根、易地搬遷群眾能否穩定就業?改革發展成果怎樣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眾?總書記在國內考察中訪民情、察民意、問民生,殷殷囑托和深切關懷體現了大黨大國領袖真摯的人民情懷。 【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