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高校畢業生達765萬人,再創歷史新高。在20日全國普通高等學校畢業生就業創業工作電視電話會議上,李克強總理“確保今年高校畢業生就業水平不降低”的要求,讓人們吃下了定心丸。
有困難:多重結構性失衡
教育部數據顯示,截至今年5月1日,2016屆畢業生簽約率比去年同期上升0.8個百分點。
“從目前情況看,當前畢業生就業形勢總體上平穩,但平穩中有壓力。”人社部勞動科學研究所陳雲博士指出,雖然全國簽約率同比上升,但有一半的省份簽約率是同比下降的,有的下降幅度超過5個百分點,區域內畢業生就業壓力增加。
“今年應屆高校畢業生比去年增加16萬人,再加上近幾年沉澱下來的未就業畢業生,總量壓力很大。與此同時,經濟下行壓力持續,市場有效需求不足。”陳雲說,中國人力資源市場信息監測中心對全國101個城市的公共就業服務機構市場供求信息分析顯示,一季度大學(本科)教育程度的求人倍率為0.96,低於1的均衡水平,說明市場上出現供大於求的情況。
在供給持續高企而有效需求不足的情況下,畢業生就業的結構性失衡也更加突出。人社部調查顯示,部分地方本科高校、部分地處三四線城市的高職、部分文史類專業畢業生市場需求不足,畢業生就業機會較少。一些高校反映,受外貿出口大幅下降、化解產能等因素影響,紡織、鋼鐵、採礦等相關專業的畢業生需求今年大幅下降,有的到目前為止仍少人問津。此外,部分少數民族畢業生、殘疾畢業生和女性畢業生就業相對更為困難。
與此同時,畢業生的預期與市場需求也存在結構性失衡。人社部調查顯示,一季度高校畢業生最希望去的工作崗位多集中在管理崗位(45.9%)和技術崗位(34.1%),兩類佔比達八成﹔但從企業需求看,多數企業需要生產崗位(51.0%)和銷售崗位(19.2%),兩類佔比超七成。而從用人單位類型需求來看,一季度,國企、集體企業、港澳台企業和外資企業的用工需求都有所下降,而這些類型的企業是以往畢業生比較青睞的求職單位。加之,在當前經濟條件下,企業更趨向於選聘具有工作經驗的熟練人員,這對應屆畢業生來說無疑是雪上加霜。
有機會:崗位從經濟轉型中呈現
“在看到畢業生就業壓力的同時,也要看到目前的一些機遇。”人社部勞動科學研究所所長鄭東亮認為,目前我國經濟增速總體上仍保持在合理的中高速區間,經濟規模不斷擴大,經濟結構不斷優化,經濟活動領域不斷拓展,為畢業生就業提供了基礎條件保障。
近年來,信息技術和計算機服務、金融、電子商務等現代制造和服務業發展迅速,傳統產業行業加速轉型升級,很多企業尤其部分經營較好的私營企業在謀求轉型升級中,對員工文化水平要求提高,對高素質人才的需求更為迫切。人力資源市場上,信息化、自動化、高級技能人才、現代管理和服務等方面的專業人才供不應求。
一季度數據顯示,人力資源市場需求中,要求大專以上教育水平的比例同比上升,其中大專同比上升1.3%,大學(本科)同比上升0.9%,研究生上升0.7%,而對大專以下勞動力需求都出現下降。總體來看,經濟社會發展對畢業生的需求仍然很大。
在鄭東亮看來,當下經濟轉型升級和供給側改革的大趨勢,恰恰指出了將經濟產業政策與促進高校畢業生就業緊密結合的機會。“實施中國制造2025、‘互聯網+’,大力發展現代生產性服務業、生活性服務業,以及傳統產業的轉型升級,存在著大量穩定和提升現有崗位、創造新崗位的機會。”
“新經濟的發展提供了新的機遇和空間。”陳雲認為,隨著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和新模式的發展成長,分享經濟、平台經濟發展迅猛,新的就業資源和機會不斷被開發,就業機會的配置機制也更加靈活,提供了很多有效的、高質量的就業崗位和機會,會吸納大量畢業生就業。
與此同時,陳雲表示,隨著區域經濟發展以及社會治理和基層治理水平的提升,中西部地區和基層單位對高校畢業生的需求也有所加大,為畢業生就業提供了更多機會。
有幫扶:讓大學生成為不斷線的風箏
今年以來,中央和各地進一步完善和推進畢業生就業促進計劃和創業引領計劃,出台了一系列促進高校畢業生創業就業的重要措施。陝西大學生自主創業可申請10萬元貸款擔保﹔湖北提出到2017年扶持4萬名大學生創業﹔北京將實施“高校未就業畢業生就業促進計劃”……
“要建立覆蓋畢業生在校離校各個階段、就業創業全過程的政策和服務體系,讓大學生成為不斷線的風箏。”陳雲說,人社部門和教育部門作為主管部門,通過聯合開展就業服務活動,加強政策和服務的針對性,實現精准扶持。一個是點對點,要適應畢業生靈活多樣的服務需求,運用新媒體、新技術進行點對點的信息和指導服務。另一個是突出重點,對其中就業困難的,尤其是農村貧困、少數民族、長期失業的畢業生,提供“一人一策”的專項幫扶。
此外,鄭東亮認為,要著力夯實基層就業渠道,結合創新公共服務方式和政府購買服務,開發一批基層公共管理和社會服務領域就業崗位,推動解決畢業生基層就業面臨的實際困難,引導畢業生到中西部地區、城鄉基層和中小微企業就業。
“隨著這些政策措施的出台和落實,畢業生就業將有望保持平穩局勢。”陳雲強調,要將促進高校畢業生就業的政策與國家的改革方向緊密結合起來,這樣的崗位才是可持續的。當前,要綜合運用財稅、金融等政策,支持發展一批適合高校畢業生就業的新形態、新模式,努力拓展多元化就業空間和渠道。在此過程中,要進一步落實好各項便利化措施,提供多渠道資金支持,加大鼓勵和扶持畢業生創業就業力度。(記者 邱玥 陳恆)
【“十三五”,我們這樣走過】市場主體創新步伐堅實 “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培育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一流企業。全面實施市場准入負面清單制度,清理廢除妨礙統一市場和公平競爭的各種規定和做法,支持民營企業發展,激發各類市場主體活力。”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論述,為激發各類市場主體活力指明了方向。“十三五”以來,在一項項惠企政策、改革措施推動下,市場主體實力越發雄厚、活力更加充沛。 【詳細】
【總書記擘畫高質量發展】共享發展,民生改善奔小康 高質量發展,是共享成為根本目的的發展。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疫情防控期間如何全力醫治患者拯救生命、兜牢民生底線?扶貧產業是否落地生根、易地搬遷群眾能否穩定就業?改革發展成果怎樣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眾?總書記在國內考察中訪民情、察民意、問民生,殷殷囑托和深切關懷體現了大黨大國領袖真摯的人民情懷。 【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