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社部官員談大學生起薪低於農民工:個案比較欠妥

2016年05月25日08:05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原標題:人社部官員談大學生起薪低於農民工:個案比較欠妥

今年高校畢業生總量達765萬人,較2014年的727萬人、2015年的749萬人繼續增加。

高校畢業生就業,起薪高低一直是社會關注的熱點。近兩年,“大學生起薪比不上農民工”“起薪一年比一年低”的議論不少。高校畢業生薪資狀況究竟如何?記者進行了採訪。

去年應屆畢業生實際簽約月薪平均值為4793元

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勞動工資研究所“大學畢業生起點薪酬”研究報告顯示,自2009年之后,全國高校畢業生人數呈現出每年穩步增加的趨勢,年均增加約20萬—30萬人,“史上最難就業季”紀錄不斷被刷新。相應地,高校畢業生起薪也呈現出新特點。

高校畢業生起薪基本穩定,不同專業起薪“冷熱不均”。智聯招聘的監測顯示,從薪酬水平看,2015年應屆畢業生總體的實際簽約月薪平均值為4793元,較往年有明顯增加。2016年應屆高校畢業生期望月薪的平均值為4985元。

與此同時,專業之間存在較大差距,工學和法學等專業畢業生實際月薪排名靠前,2015年均值超過5100元﹔教育學、農學、哲學等專業畢業生實際月薪水平相對較低。麥可思的調查數據顯示,2015屆本科生畢業半年后的月收入中,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的畢業生月收入較高,達到4978元,而就業率高的財務管理專業月薪為3645元。

學歷越高,起薪越高。據勞動工資研究所的研究,學歷與起薪呈正相關性。以各學歷初始教育投資回報率(即每增加一年或者一個階段的教育帶來收入提高的百分比)看,專科為0.4%,本科為4.6%,碩士研究生為69.7%,博士生為84.4%。

盡管就業壓力不小,畢業生對起薪的期望值並未有明顯降低。調查顯示,近兩年經濟下行、就業矛盾突出,高校畢業生對於高收入起薪(月薪高於5000元)的預期略有下降,對於中等收入起薪(月薪介於2000—5000元之間)的預期有所提高。

起薪高低對高校畢業生求職的影響在增加。上海地區對2015屆高校畢業生的調查表明,約有77%的畢業生認為薪酬和福利是找工作最看重的因素。

針對有人把大學生起薪和農民工相比,並提出“農民工逆襲”,人社部有關負責人認為這種比法並不合適。數據顯示,2015年我國農民工月均工資剛剛邁過3000元門檻,起薪要更低。如果盯著個案,農民工中的確存在月薪近萬乃至更高的人,但高校畢業生中更不乏用人單位搶著要、開出幾十萬年薪的事例。

高校畢業生頭5年薪水增幅,遠高於社會平均工資增幅

哪些因素影響起薪?勞動工資研究所的調查顯示,總體來看,職業技能、專業符合社會需要、學校知名度、具有社會實習經歷以及社會關系是五個主要因素。

分學歷看,在專科生群體中,職業技能、專業符合社會需要、具有社會實習經歷比較重要。本科畢業生中,職業技能、專業符合社會需要、學校知名度、社會關系等是影響起薪的主要因素。在研究生群體中,學校知名度、專業符合社會需要、具有社會實習經歷對起薪的影響最大。

勞動工資研究所的研究課題認為,各學歷畢業生初次就業的工資由勞動力市場供求關系、勞動力成本以及勞動生產率等因素決定,但不同於一般工資決定規律的是,各學歷畢業生由於教育投資水平的不同,對人力資源投資回報有著不同的預期,實際教育投資收益率也有明顯區別。

研究顯示,由於用人單位在招聘時難以准確評價求職者的能力,因此學歷往往成為顯示求職者能力的信號。相比整個生命周期的人力資本投資與回報,學歷對畢業生職業生涯初期的工資水平影響更為直接,對求職者更重要。但是,隨著工作時間的增加,個人的工作經驗、培訓經歷以及社會資本等因素開始影響到個人收入的變化,學歷與收入的關系會變得復雜。

人社部有關負責人表示,“起薪”中的一個“起”字,點出這是起點,也可以說是職業生涯的收入低點。在用人單位看來,新招錄的員工能力怎樣、能給企業做多大貢獻等還是未知數,再考慮到要給未來薪資留出余地,往往確定一個不太高的起薪。從全世界范圍看,包括大學生在內的青年勞動力進入就業市場的起薪都比較低。有機構做過調查,高校畢業生就業滿1年、滿3年,通常都會迎來加薪機會。測算就業頭5年的薪水走勢,會發現其增幅遠遠高於社會平均工資的增幅。

勞動工資研究所的研究課題建議,在高校畢業生起薪問題上,政府應定位於完善勞動力市場,提供基本公共服務,而不是直接干預起薪的定價。起薪作為畢業生就業市場的價格信號,能夠較好地反映用人單位對畢業生的需求,政府有必要加強起薪的調查、發布和監測工作,為用人單位、畢業生和高校提供權威的薪酬信息,以進一步理順青年就業市場供求關系,實現畢業生起薪的合理定位。

(責編:蓋琳(實習)、曾偉)

推薦閱讀

【“十三五”,我們這樣走過】市場主體創新步伐堅實    “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培育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一流企業。全面實施市場准入負面清單制度,清理廢除妨礙統一市場和公平競爭的各種規定和做法,支持民營企業發展,激發各類市場主體活力。”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論述,為激發各類市場主體活力指明了方向。“十三五”以來,在一項項惠企政策、改革措施推動下,市場主體實力越發雄厚、活力更加充沛。 【詳細】

服務業實現快速發展|我國教師隊伍建設成就斐然 | 我國控輟保學成效顯著 

【總書記擘畫高質量發展】共享發展,民生改善奔小康     高質量發展,是共享成為根本目的的發展。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疫情防控期間如何全力醫治患者拯救生命、兜牢民生底線?扶貧產業是否落地生根、易地搬遷群眾能否穩定就業?改革發展成果怎樣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眾?總書記在國內考察中訪民情、察民意、問民生,殷殷囑托和深切關懷體現了大黨大國領袖真摯的人民情懷。 【詳細】

開放發展,合作共贏創新局 | 綠色發展,美麗中國邁大步 | 協調發展,補齊短板潛力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