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網民個人信息泄露問題嚴重 保護之網亟待編織

劉 峣

2016年05月17日08:29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原標題:中國網民個人信息泄露問題嚴重 保護之網亟待編織

  “我是你領導,明天到我辦公室來一下。”“您的航班被取消,請聯系改簽電話。”……接到這樣的電話或是短信,你的個人信息很有可能已被泄露了。

  當前,中國網民個人信息泄露問題嚴重。根據中國互聯網協會發布的《中國網民權益保護調查報告(2015)》,63.4%的網民通話記錄、網上購物記錄等網上活動信息遭泄露﹔78.2%的網民個人身份信息曾被泄露,包括姓名、家庭住址、身份証號及工作單位等。

  信息買賣形成黑色產業鏈

  大數據時代為人們帶來便利,同樣增加了信息泄露的風險。網銀、網購、社交等常見的互聯網場景,都離不開個人身份、電話、工作單位及家庭住址等信息的提供。而目前,對於這些海量信息的監管仍存在盲區。

  個人信息泄露,輕則要面對垃圾短信或詐騙電話的騷擾,重則面臨財產甚至生命安全的風險。據中國互聯網協會12321網絡不良與垃圾信息舉報受理中心發布的《中國網民權益保護調查報告(2015)》統計,僅2015年,網民因個人信息泄露、垃圾信息、詐騙信息等現象導致的總體損失約805億元,人均約124元。

  目前,由個人身份泄露而導致的銀行卡信息盜取、買賣等已形成黑色產業鏈。許多互聯網企業由於存在安全防范漏洞,淪為不法分子盜取用戶信息的主要渠道,給金融安全帶來重大危害和隱患。

  據360互聯網安全中心統計數字顯示,新型網絡騙術層出不窮的一個重要原因是網絡詐騙產業鏈的形成。這一黑色產業鏈不僅人數眾多,且分工明確,涵蓋了從開發制作、批發零售、詐騙實施到分贓銷贓等不同環節。

  上海市信息安全行業協會會長談劍峰日前表示,現在許多銀行卡泄露主要是因為線上的技術問題,黑客有多種方式可以通過網站竊取用戶數據。在安全防護上,國內許多網站做得並不到位,大量用戶數據正是被互聯網公司泄露出去的。

  網站安全漏洞儼然已成用戶信息泄露的罪魁禍首。近年來,包括12306網站在內的國內外網站頻繁曝出用戶信息泄露事件,用戶信息在黑客網站被賤賣,一時間人心惶惶。

  數據同樣顯示了這一隱患,360網站安全監測平台2015年共掃描各類網站231.2萬個,其中,存在安全漏洞的網站為101.5萬個,佔掃描網站總數的43.9%﹔存在高危安全漏洞的網站有30.8萬個,佔掃描網站總數的13%。

  信息泄露渠道多種多樣

  個人信息為何容易遭到泄露並被非法應用?中消協曾發布報告提出5點原因:網絡信息傳播速度快、范圍廣,個人信息易獲取﹔網絡環境下個人信息收集手段日益隱蔽﹔網絡搜索功能日益強大,個人信息更容易被整合﹔網絡信息監管缺位,服務商缺乏法律和社會責任意識﹔網絡服務商對收集和存儲的海量個人數據在保護方面缺乏足夠投入。

  與此同時,個人信息有可能通過多種渠道遭到泄露。如在購物、支付、租房等過程中登記的信息﹔在“雲服務”中存儲的數據﹔在瀏覽網站、玩網游時產生的大量上網行為數據﹔在手機上儲存的通訊錄、通話短信記錄、位置信息等……

  大眾在享受互聯網生活的同時,理應對自身信息進行保護,如不明鏈接不點、密碼分級管理等。不過,對普通用戶而言,面對無孔不入的互聯網生活,僅靠自我提醒很難保証萬無一失。事實上,由於信息泄露而導致財產損失的案件多發,不少用戶已成“驚弓之鳥”。此前,“微信綁卡會導致傾家蕩產”等危言聳聽的謠言一度通過網絡傳播引起恐慌,從某種程度上反映出“小白”用戶對個人信息泄露的敏感程度。

  企業數據採集將設底線

  近年來,我國對於個人信息保護的重視程度越來越高。新《消費者權益保護法》中,將個人信息保護作為消費者的一種權益加以確認。盡管法律對於公民隱私權的保護有明確規定,但是在取証、舉証等調查問題上難度較大,受害者維權往往費時費力,成本較高。

  因此,信息安全專家建議,國家應加強立法,完善相關法律法規,從根本上保障個人隱私,並對違法現象進行嚴厲打擊。企業也應在創新的同時保証信息、數據安全,保護用戶信息。

  全國信息安全標准化技術委員會秘書長高林日前表示,目前有關數據採集方面的國家標准已在報批過程中。該標准將為企業行為標明一個底線,但不具有強制性。標准出台后,可能會有一些政策來推動使用和落實。此外,大數據安全管理能力方面的標准制定工作也將馬上啟動。

  高林認為,對於個人信息安全規范的標准要從兩方面入手。一是在數據採集階段,對企業收集用戶個人信息要有合理限制,不是什麼信息都可以收集﹔二是對信息收集之后的管理制定標准。(記者 劉峣)

(責編:蓋琳(實習)、曾偉)

推薦閱讀

【“十三五”,我們這樣走過】市場主體創新步伐堅實    “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培育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一流企業。全面實施市場准入負面清單制度,清理廢除妨礙統一市場和公平競爭的各種規定和做法,支持民營企業發展,激發各類市場主體活力。”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論述,為激發各類市場主體活力指明了方向。“十三五”以來,在一項項惠企政策、改革措施推動下,市場主體實力越發雄厚、活力更加充沛。 【詳細】

服務業實現快速發展|我國教師隊伍建設成就斐然 | 我國控輟保學成效顯著 

【總書記擘畫高質量發展】共享發展,民生改善奔小康     高質量發展,是共享成為根本目的的發展。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疫情防控期間如何全力醫治患者拯救生命、兜牢民生底線?扶貧產業是否落地生根、易地搬遷群眾能否穩定就業?改革發展成果怎樣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眾?總書記在國內考察中訪民情、察民意、問民生,殷殷囑托和深切關懷體現了大黨大國領袖真摯的人民情懷。 【詳細】

開放發展,合作共贏創新局 | 綠色發展,美麗中國邁大步 | 協調發展,補齊短板潛力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