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網北京5月12日電(記者 謝青)“我在公眾面前宣誓:終身純潔,忠貞職守……竭誠協助醫師診治,務謀病者之福利。”
當王曉芳帶上聖潔的燕帽那一刻,就堅定了踐行“南丁格爾”誓言的決心。懷揣仁心、身兼重擔,成為一名護士,在王曉芳看來,這是一個無比崇高而又神聖的崗位。
一個世紀前,英國近代護理專業先驅南丁格爾女士以其專業的理論知識、豐富的實踐經驗以及偉大的人道主義精神奠定了近代護理事業的基石,為世人所敬仰。
在5月12日國際護士節來臨之際,更多像王曉芳一樣的“南丁格爾”帶上燕帽,繼承和弘揚著“南丁格爾”救死扶傷、甘於奉獻的人道主義精神。
而在這些“南丁格爾”中,如果面對的是嬌嫩的“祖國花朵”少年兒童,更加需要她們用愛為孩子們守護陽光,用耐心完成每一個考驗。
護士授“燕帽”儀式。圖片來自網絡
火眼金睛:“啞科”的守護與拯救
兒科俗稱“啞科”,急診分診最大的困難是:孩子不會或缺乏正確表達的能力,有的孩子懼怕打針吃藥,會故意不表達自己的真實感受,為正確分診帶來困難。
如何為孩子確定准確的診室就診,這就需要分診護士有著非常扎實的兒科基本功,更需要敏銳和正確的判斷能力。
無錫市兒童醫院急診室護士王曉芳,在護理的崗位上整整工作了35年,如今已經53歲的她卻毅然選擇堅守在急診的第一站——預檢分診,用她的“火眼金睛”幫助每一個患兒准確就診。
在急診中,往往夜間的就診尤為重要。有一次為夜間前來就診的患兒測量體溫時,王曉芳發現孩子睡得很沉,這立刻引起了她的警覺,一邊詢問病史,一邊建議患兒進一步的檢查。
“我孫子之前一直哭鬧,現在好不容易睡著了,你就不要去弄醒他了,弄醒了再哭,你負責幫我哄入睡了!”孩子的奶奶拒絕了王曉芳的建議,不耐煩的說道。
通過多年的工作經驗,王曉芳初步判斷孩子是脫水造成病情加重,她仔細查看患兒,耐心跟家長做著解釋,立即走綠色通道,將孩子送入搶救室優先救治,及時挽救了患兒的生命。
面對事后家長對她的感激謝意,王曉芳表示十分理解家長當時焦急的心情,而她也同時用自己的行動打消了所有人的顧慮。
多年來,在她的“火眼金睛”下沒有漏掉一個危重患兒,很多急躁的家長在她的安撫下總能慢慢平息情緒,面對裡三層外三層的家長和哭鬧的患兒,她總是能從容應對。
用王曉芳自己的話說:“有時想想這個崗位真的挺辛苦,但是我收獲的快樂更多,在這個崗位上,我更能找到一個護士的價值所在。”
大道至簡:兒科的純真美麗與挑戰
“一份耕耘一份收獲,兒科是一個純真美麗又充滿挑戰的科室,在這裡工作不僅需要專科精湛的技術,還需要愛心與耐心的結合,這對每一個護士來說都是身心能力最大的考驗。”
幾十年資深的護理經驗,讓王曉芳從一個青澀少女成長為一名精通業務的副主任護師。而在護士這一行中,像王曉芳一樣幾十年如一日奉獻的人,還有好多好多。
安徽省淮南市婦幼保健院護士長張慧,堅守兒科二十余年,每每言及多年來的心路歷程,字字感悟如刻心間。
張慧護理技術高超,尤其是靜脈穿刺技術,是全院被患兒家屬點名穿刺率最高的護士。
曾有一名患兒出生35天,因頭部血腫住院,術后患兒的整個頭部都被石膏和繃帶包裹得嚴嚴實實,隻露兩隻眼睛,能穿刺的部位很少。
為了不破壞血管,張慧制定了靜脈使用計劃,天天“一針見血”,節假日也放棄休息,和同事們協同為患兒治療。
嫻熟的技術,可以減輕患兒的痛苦,少一聲哭泣,就是對患兒家屬最好的安慰。
每天堅持記醫護日志,寫下典型案例、疑難問題﹔鑽研護理操作技巧,堅持練習實操、業務知識。
正是這樣日積月累地堅守,讓張慧看到患兒的微笑,同時也感受到人生最大的幸福和快樂。
走進兒童病房,會看到透視窗上張貼著兒童喜歡的塑料卡通圖案,病房走廊的牆壁上張貼色澤鮮艷的育兒知識,在每個病房裡都挂有色彩鮮艷圖文並茂的育兒小冊子,病房內張貼溫馨提示卡……
這些都是為了減輕患兒對醫院陌生環境的恐懼心理,給孩子們創造一個溫馨的環境,張慧親自帶領護士們一點點將病房創造出了家庭式的溫暖。
【“十三五”,我們這樣走過】市場主體創新步伐堅實 “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培育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一流企業。全面實施市場准入負面清單制度,清理廢除妨礙統一市場和公平競爭的各種規定和做法,支持民營企業發展,激發各類市場主體活力。”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論述,為激發各類市場主體活力指明了方向。“十三五”以來,在一項項惠企政策、改革措施推動下,市場主體實力越發雄厚、活力更加充沛。 【詳細】
【總書記擘畫高質量發展】共享發展,民生改善奔小康 高質量發展,是共享成為根本目的的發展。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疫情防控期間如何全力醫治患者拯救生命、兜牢民生底線?扶貧產業是否落地生根、易地搬遷群眾能否穩定就業?改革發展成果怎樣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眾?總書記在國內考察中訪民情、察民意、問民生,殷殷囑托和深切關懷體現了大黨大國領袖真摯的人民情懷。 【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