瘦臉針等假藥橫行"朋友圈":謹慎網購更需加強監管

劉亞 金鴻浩

2016年05月04日08:19  來源:正義網
 
原標題:瘦臉針等假藥橫行"朋友圈":謹慎網購更需加強監管

  微信“朋友圈”賣假藥

  從美容藥到減肥藥,“朋友圈”賣藥泛濫,事實上大多數屬於假藥,含有有毒或國家明令禁止成分。你還敢買嗎?

  從美白針、瘦臉針美容藥品到減肥藥、壯陽藥,甚至包括兒童感冒藥等各類特效藥紛紛進駐微信“朋友圈”。事實上,這些藥品多數產自沒有資質的工廠,不僅夸大療效,甚至含有有毒和違禁成分,對人體有百害而無一益。2013年至2016年1月,北京市朝陽區檢察院共審查起訴生產、銷售假藥犯罪案件59件,其中通過網絡售賣假藥的佔案件數量的75%,而且有不少是利用微信“朋友圈”銷售。針對微信“朋友圈”違法銷售假藥案件存在的問題,記者進行了調查。

  “朋友圈”成假藥銷售新途徑

  “正規美容醫院打一支瘦臉針要六七千塊,‘朋友圈’裡隻賣一千塊,而且我有朋友以前在她那裡打過,效果還不錯,所以挺相信的。”今年20歲的在校大學生李玉林(化名)這樣解釋為何選擇購買“朋友圈”裡的瘦臉針。

  由於想從事演藝事業,李玉林對自己的臉型要求很高。2015年4月,李玉林通過朋友介紹加了一名在微信“朋友圈”裡售賣瘦臉針的女子為好友,兩人取得聯系后,商量好以1000元的價格注射一支“保妥適肉毒素瘦臉針”,也就是俗稱的“A型肉毒素”。接著,兩人約在北京市朝陽區一家俱樂部見面,女子將李玉林帶到一間屋子裡打了瘦臉針,當時李玉林並沒感覺到什麼異樣,便如數給了對方1000元。但過了半個月,李玉林的臉不但沒有變小,反而出現了一邊大一邊小、兩側不對稱的情況。李玉林急忙給對方打電話,被告知是正常現象,再等等就好了。一個月過去后情況並沒有好轉,對方才回應說“每個人體質不一樣,吸收也不一樣”,並退給了李玉林500元做補償。“后來才知道她賣的是假藥,早知道這個結果,說什麼我也不會相信她。”李玉林說。

  “朋友圈”裡賣美容藥的情況並不少見。記者在微信上聯系到一家名為“美妝美甲培訓”的機構,對方宣稱正在做“V-line溶脂針”促銷,就是將含有能夠瘦身成分的液體以針的形式,直接注射入人體的皮下脂肪層,將皮下脂肪溶解,一個療程隻要3000元,三針之后保証不反彈。記者詢問對方是否有美容醫師資格証書、執業証書等資質,對方發來一張韓國某美容機構的培訓証書,但並無國內頒發的資格証。在進一步詢問溶脂針的來源時,對方則出示了一張全韓語的証書圖片,稱是從韓國美容院進口,保証正品。

  “無資質或資質模糊幾乎是‘朋友圈’裡賣藥的共性。但在低廉價格以及對美的追求的驅動下,一些學生、模特等愛美人士對該類非正規的瘦臉針趨之若鹜,他們或通過微信‘朋友圈’裡熟人介紹,或在網上主動聯系賣美容針的商家,有些人甚至在明知對方沒有美容醫師資格証書、執業証書等任何資質的情況下,仍然願意鋌而走險一試。”北京市朝陽區檢察院檢察官劉珮露告訴記者。

  “但他們不知道的是,注射到他們身體內一支賣到上千元的瘦臉針,進貨價格很可能隻需要不到一百元的價格,而這種所謂的標有制藥廠的小藥瓶是從一個無營業執照、無藥品經營許可証、無醫療器械經營許可証的個人手中購入的,其成分、含量、臨床試驗結果可能連生產該類假藥的人自己都不知道。”劉珮露表示,根據衛生部《醫療美容項目分級管理目錄》的規定,A型肉毒素美容注射屬於醫療美容項目,從事這一項目應取得相應的醫療資格,肉毒素屬於國家嚴格管控的醫療用毒性藥品,非法使用足以嚴重危害人體健康。

  在劉珮露看來,以往的網絡銷售假藥模式正在異化,一方面是因為微信“朋友圈”裡的人大多數是相熟的,利用這個平台可以拉近對方距離,並且在“朋友圈”裡展示售賣藥品的圖片,讓人一目了然,也容易對其產生興趣;另一方面是由於許多電商平台現在不允許出售藥品,很多犯罪分子便開始利用微信、微博等社交平台進行銷售,並且在銷售時以瘦身用品、保健品等名義進行售賣,在買家問詢時,再告知系藥品,這種做法更加隱蔽,大大增加了破案難度。

  假藥橫行“朋友圈”

  從美容藥到減肥藥,從感冒藥到壯陽藥,“朋友圈”裡售賣的各類藥物可謂五花八門種類繁多,加上口若懸河的廣告和眾多客戶好評和點贊,實在讓人難辨真假。朝陽區檢察院的調研報告顯示,該院辦理的銷售假藥類案件中約77.9%涉及美容類假藥,以銷售注射用肉毒素和減肥類假藥案件居多,這類案件往往伴隨著提供注射服務等非法行醫行為。

  2015年7月,在北京就讀的大學生小王正好放暑假。由於她上大學后打過瘦臉針,覺得效果不錯也很掙錢,就在網上查到了一家自稱“濟南費德羅醫療培訓機構”的“微整形”短期培訓班。在這個培訓班裡,她和其他學員通過互相注射生理鹽水的方式學會了注射瘦臉針,三天后,培訓班老師給學員們介紹了三家進貨藥廠,小王通過微信“朋友圈”找到其中一家,以每針1800元的價格購買了15支“保妥適肉毒素瘦臉針”。

  在培訓班學習9天后,小王順利畢業,並拿到培訓機構頒發的韓國美容培訓機構的注射美容資格証。有了這個所謂的資格証和注射水平,小王在北京市朝陽區租了一間房,專門用於經營自己的美容院,並取名為“一針美微整形”,還在58同城網站上發布了美容店開業酬賓廣告。同時,小王將售價定為1800元一針,想著前期不賺錢,先聚集人氣再提價。

  幾天后,女孩萌萌在網上看見小王發布的廣告,1800元一針,讓一直想瘦臉的她心動了。2015年7月31日,她在男友陪同下前往小王的店裡。在半路上,心存疑慮的男友向警方舉報有人在賣假藥。經查,小王所出售的“保妥適肉毒素瘦臉針”系假冒偽劣產品。

  “除了美容藥,隨著‘海外代購’‘國外網站直售’等新興購物模式的風靡,還有人在‘朋友圈’裡賣起了‘海外代購藥品’。”據朝陽區檢察院檢察官黃成介紹,比如在銷售假藥過程中多宣稱所售藥物是由代購人員從國外正規醫院開具,或者是從國外網站直接購買,絕對不是假藥,自己也曾服用過,買家可放心使用等等。嫌疑人到案后,往往也以類似理由辯解稱所售藥物並不是假藥。

  “售賣未經國家批准進口的境外藥品成為假藥類犯罪熱衷的模式。”黃成介紹,涉案藥品通常集中在泰國的減肥藥、印度的抗癌藥及美國、德國的兒童藥,比如嫌疑人封某於2013年6月至10月通過德國網站直購未經我國進口許可和登記備案的兒童止咳藥等藥品,涉案藥品經DHL快遞運抵北京后,犯罪人員隨即在網上向國內買家銷售。

  “根據我國藥品管理法等規定,必須批准而未經批准生產、進口,或者必須檢驗未經檢驗即銷售的,按假藥論處。比如在德國網站上直購的兒童止咳藥,就屬於未經國家批准進口、未經檢驗即銷售的藥品,應當按假藥論處。”黃成表示。

  假藥背后的黑團伙

  這些活躍在“朋友圈”裡的各類“神藥”究竟從何而來?答案並沒有那麼簡單。朝陽區檢察院檢察官燕帥告訴記者,近日該院就對一個利用微信平台大量非法銷售瘦臉針等假藥的團伙以涉嫌銷售假藥罪提起公訴,涉案人員共有10人,作案手段分工細致、環環相扣。

  鄭春華(化名)是一家美容會所的負責人,她的會所位於北京市朝陽區一個居民區內,主要經營瘦身美白等業務,生意一直很不錯。在她的店裡,有一種名為“保妥適肉毒素瘦臉針”的產品非常受顧客的青睞。但很多自以為佔了便宜的顧客沒有想到,這種針劑的實際進貨價格隻有幾十元,鄭春華攫取的是幾十倍的暴利。

  每當需要補貨時,鄭春華便會用微信聯系一個名為姜強的人,這個人安排送貨很及時,但是從來不會出現在美容會所內,每次交貨時,雙方都會約定一個不容易被人發現的街角路邊進行交易。這個人名義上所代表的,是一家名為北京某生物制藥有限公司的公司,但實際上是一個分工細致,規模龐大的售賣假藥的團伙。

  這家公司的主要負責人叫盧某,在他的手下,有一個將近10人的團伙,這個團伙採用嚴格的銷儲分離方式,銷售人員平時在郊區某處窩點活動,主要通過微信平台聯系買家,確認訂單,無論對內還是對外一律使用化名。而假藥的儲藏地,則位於南三環中路的一處出租房內,平時有5名左右的人員在此活動,1名庫管、1名打包工、2名送貨人員,另有1人負責管理貨款,給其他幾名員工發工資和做飯。待銷售人員確認訂單后,會電話通知庫管,由庫管員安排藥品,由打包人員打包,由送貨員工送貨。另外,該團伙為了拓展業務,還經常組織銷售人員參加各種美容產品的展會,發掘潛在買家,再通過微信等渠道私下向這些買家兜售。

  除了鄭春華這樣分工嚴密的團伙,還有不少人圍繞微信的特點建立類似傳銷的組織,一邊在“朋友圈”發布假藥信息,自行出賣假貨,一邊發展下線,抽取提成。2015年11月,江蘇南京警方摧毀了一個以微信銷售假性藥的犯罪團伙,抓獲涉案人員10人。涉案金額1000多萬元。上線劉某藏身於廣西桂林,隻需要繳納500元的加盟費,就可以成為他微信銷售網中的一員,他通過層層分銷,發展一級二級代理的方式,把下線發展到了江蘇、安徽和廣東等省。在分銷的過程中,假藥的利潤也在成倍地翻漲,進價僅3角一粒的藥丸通過層層“代理”,最高翻賣到5元一粒。

  “在這種情況下,許多微商甚至連自己賣的藥都沒有見過,在微信‘朋友圈’裡發的廣告宣傳照片絕大多數也不是自己實景拍攝,而是其上級代理商發過來直接用的。因為利用客戶優良反饋的照片進行宣傳可以讓更多的人相信,以此提高銷量。”燕帥表示。

  服用假藥危險重重

  相比萌萌因為男友的警惕躲過一劫,很多受害者並沒有她這樣的運氣。2014年11月,湖南一名女子向湘潭市食藥監局舉報,她通過一個叫何芳的人微信“朋友圈”購買到泰國減肥藥“雁禧”,服用后產生頭暈等症狀,隨即入院進行治療。經檢驗,泰國雁禧減肥藥中含有國內明令禁用禁售的成分西布曲明,這是一種中樞神經抑制劑,具有興奮、抑食等作用,它有可能引起血壓升高、心率加快、厭食、失眠、肝功能異常等危害嚴重的副作用。

  “我通過微信‘朋友圈’買了幾盒‘強效瘦身丸’,吃完后頭暈腦漲、渾身難受、心裡發慌,直到送醫就診才緩過勁來,我懷疑買到了假藥。”2014年10月中旬,山東黃島食藥監局接到一名女子舉報。經藥品稽查人員了解,該女子也是通過朋友介紹得知有人在微信圈裡賣減肥產品,看起來瘦身效果不錯,她才加對方微信並購買減肥產品的,沒想到差點要了命。

  稽查人員對其所銷售的兩種產品展開了全面調查,發現“強效瘦身丸”既沒有批准文號、生產廠家,也未標注生產日期和有效期,屬典型的假藥。經山東省藥檢所檢驗証實,這種“強效瘦身丸”含酚酞、鹽酸西布曲明等禁用藥物成分。酚酞是一種用於治療便秘的臨床處方藥,也就是一種瀉藥,如果過量或長期濫用,可造成電解質紊亂,誘發心律失常、神志不清以及倦怠無力等症狀。同時會誘發頑固性便秘、結腸炎、流產,甚至腸癌等疾病,女性長期服用還可能導致不孕。

  據劉珮露介紹,無論是所謂的“國外代購”還是“國內廠家直接拿貨”的藥品,往往效果不僅沒有在“朋友圈”裡宣傳的那麼神奇,還會對人體健康造成一定的損害。比如一些泰國“YAHNEE”減肥藥的買家表示,自己使用后效果並不明顯,服藥后會覺得口干;有的稱服用后感覺起不來床;有的則稱初期瘦得很快,后來就病了,臉上長了很多斑,干脆把藥扔了;還有一位注射了“A型肉毒素”的男性模特出現了兩側臉大小不一的情況。

  “美容瘦臉並非兒戲,如果要使用注射類美容藥物更需謹慎。”劉珮露表示,消費者應該盡量選擇正規醫院或手續齊全的美容機構,貪圖便宜使用假冒的美容產品,不僅有可能讓消費者的健康受損,甚至可能會導致毀容、殘疾等嚴重后果。事后不僅會因使用的是假產品而維權、賠償無門,即使得到了一定的賠償,恐怕也難以換回健康的身體和美麗的容顏。

  網絡購藥需謹慎

  在劉珮露看來,網上銷售藥品的要求十分嚴格,除了工商營業執照外,還必須獲得《互聯網藥品交易服務資格証書》,未經批准不得通過網絡銷售。而微信“朋友圈”的銷售門檻非常低,查處起來也有不少困難,所以才有不少人看中這個平台。但毫無疑問的是,如果不具備相關資質和相關手續,以個人名義在微信上是不允許售賣藥品的。

  “網絡購買藥品風險較大。所以消費者要加強用藥安全的知識普及,應盡量到正規實體藥店、商店購買。”劉珮露認為。

  “除了消費者自身應該警惕之外,加強行業自律和市場監管更為重要。”燕帥表示,當前美容市場,尤其是微整形市場魚龍混雜,違法注射物、非法美容場所、無証醫師充斥其中。首先,我們需要加緊整頓整形、美容行業和代購行業的秩序,提高從業人員的法律意識,嚴格市場准入標准,限定代購商品范圍;其次,我們要強化藥品監督管理,完善藥品銷毀、回收機制,有效避免假劣藥回流市場;最后,要加大對生產、銷售假藥犯罪的打擊力度,強化司法機關與藥監、工商、網監等部門的配合,健全行刑銜接機制和資源共享平台,有效排查利用網絡途徑實施的藥品犯罪。

  黃成同時建議,應當加強司法、立法、行政機關之間的聯動關系,全方位多層次地保障藥品使用安全。就司法和立法部門而言,應進一步完善法律規定,保証執法機關依法正確把握藥品安全類犯罪情節認定標准。充分發揮檢察機關的監督作用,建立自上而下的督辦機制,第一時間進行指導協調,並依托執法司法信息共享平台,定期梳理線索,建立各機關部門快速、有效地長效合作機制。就行政和司法部門而言,可以完善行刑對接平台,提高行政執法人員的相關法律意識,關注司法實踐中辦理藥品安全犯罪對証據的相關要求,提高取証的針對性、有效性。司法機關與行政執法部門要加強互聯互通,完善犯罪線索和贓証物移交等制度,形成打擊合力。

(責編:程瑤(實習)、申亞欣)

推薦閱讀

【“十三五”,我們這樣走過】市場主體創新步伐堅實    “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培育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一流企業。全面實施市場准入負面清單制度,清理廢除妨礙統一市場和公平競爭的各種規定和做法,支持民營企業發展,激發各類市場主體活力。”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論述,為激發各類市場主體活力指明了方向。“十三五”以來,在一項項惠企政策、改革措施推動下,市場主體實力越發雄厚、活力更加充沛。 【詳細】

服務業實現快速發展|我國教師隊伍建設成就斐然 | 我國控輟保學成效顯著 

【總書記擘畫高質量發展】共享發展,民生改善奔小康     高質量發展,是共享成為根本目的的發展。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疫情防控期間如何全力醫治患者拯救生命、兜牢民生底線?扶貧產業是否落地生根、易地搬遷群眾能否穩定就業?改革發展成果怎樣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眾?總書記在國內考察中訪民情、察民意、問民生,殷殷囑托和深切關懷體現了大黨大國領袖真摯的人民情懷。 【詳細】

開放發展,合作共贏創新局 | 綠色發展,美麗中國邁大步 | 協調發展,補齊短板潛力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