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務部等12部門日前聯合印發《關於加強公益性農產品市場體系建設的指導意見》。《意見》提出,爭取到2020年,初步建立起覆蓋全國農產品重要流通節點,以跨區域公益性農產品批發市場為龍頭、區域公益性農產品批發市場為骨干、公益性農產品零售市場和田頭市場為基礎的全國公益性農產品市場體系。
《意見》指出,在我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的背景下,推進公益性農產品市場體系建設,有利於補足農產品流通短板,推動農業增效、農村發展和農民增收﹔有利於推動農產品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提高農產品供給質量和效率,滿足多層次消費需求﹔有利於穩定農產品市場運行,增強政府宏觀調控能力。
《意見》要求,完善公益性市場的投資、運營及監管機制,形成公益性農產品市場與其他市場相互促進、有序競爭、協調發展的農產品流通新格局,在保供穩價和安全環保等方面發揮骨干支撐作用。(記者 陳恆)
【“十三五”,我們這樣走過】市場主體創新步伐堅實 “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培育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一流企業。全面實施市場准入負面清單制度,清理廢除妨礙統一市場和公平競爭的各種規定和做法,支持民營企業發展,激發各類市場主體活力。”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論述,為激發各類市場主體活力指明了方向。“十三五”以來,在一項項惠企政策、改革措施推動下,市場主體實力越發雄厚、活力更加充沛。 【詳細】
【總書記擘畫高質量發展】共享發展,民生改善奔小康 高質量發展,是共享成為根本目的的發展。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疫情防控期間如何全力醫治患者拯救生命、兜牢民生底線?扶貧產業是否落地生根、易地搬遷群眾能否穩定就業?改革發展成果怎樣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眾?總書記在國內考察中訪民情、察民意、問民生,殷殷囑托和深切關懷體現了大黨大國領袖真摯的人民情懷。 【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