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一單位的垃圾桶堆滿了外賣餐盒等垃圾。李金磊 攝
如今,在線外賣市場越來越火爆,在龐大的訂單量背后,是不容忽視的資源浪費和環境污染問題。調查發現,目前外賣垃圾基本處於無人回收的狀態。
在享受網絡外賣等O2O行業帶來生活便利的同時,人們會付出多大的環境成本,又該如何實現生活便利和減少污染的雙贏,這亟待引起社會的重視和思考。
外賣垃圾問題鮮有關注
近年來,網上訂餐逐漸走進人們的生活,越來越多的人已經習慣通過手機APP或者電話叫外賣,來解決吃飯問題。
記者發現,外賣市場日益火爆,大量的餐飲包裝垃圾也隨之產生。塑料或發泡餐盒、塑料袋、一次性筷子等,構成了外賣垃圾的主要部分。
在北京一家互聯網公司工作的白領王燕對記者表示,帶飯的時間成本太高,上班族沒有那麼多精力准備,去外面餐館吃又太貴,現在外賣商家有很多優惠,一般都比去餐館吃便宜,在這樣的情況下,即使是知道叫外賣會造成一些“白色污染”,但也難以抵抗外賣便宜、方便、快捷的誘惑。
大量的外賣垃圾讓保潔員們叫苦不迭。年近50歲的保潔員楊蘭對此深有體會,她告訴,每天午餐過后,單位的垃圾桶裡差不多都堆滿了餐盒、塑料袋、一次性筷子等外賣垃圾,有的餐盒裡還有剩飯剩湯,要處理好這些垃圾,也著實令人頭疼。
“以前沒有這麼多外賣垃圾,現在明顯增多了。”楊蘭對記者表示,這些外賣垃圾,基本沒有人回收,隻能當生活垃圾處理掉。
“現在人們生活節奏很快,訂外賣就是為了圖方便,但是可能很少人意識到外賣垃圾問題。”美團外賣的送餐員沈先生對記者表示,有的顧客即使在家可以用家裡的筷子,也會因為外賣裡沒有配筷子而進行投訴。“可能是懶得洗吧,這也側面說明了人們的環保意識還有待提高”。
一份外賣至少產生餐盒、塑料袋、一次性筷子等垃圾。李金磊 攝
“白色污染”難以避免
在享受了網上訂餐便利的同時,民眾也要為隨之而來的環境污染問題買單。那麼,外賣垃圾造成的環境污染究竟有多麼嚴重?
在天通苑經營一家涼皮餐館的趙老板對表示,自己這家店剛開業不到2個月,外賣是主要經營收入來源,目前每天多的時候可以接二三十個外賣訂單。一份外賣的包裝成本(1個透明餐盒+1雙筷子+1個塑料袋)的成本大約是1元多錢。
記者注意到,趙老板這家店的店面並不大,店裡隻有四張桌子,但是在美團外賣的經營業績已經達到月售500多單。
事實上,各家外賣平台的訂單量正在快速增長,而這也意味著外賣垃圾也在不斷增加。對於外賣垃圾的數量,雖然目前並沒有權威統計數據,但可以從外賣平台的訂單量窺一斑而知全豹。
根據美團外賣、餓了麼、百度外賣等公布的數據,這三家外賣平台的日訂單量大概在700萬單左右,據此可以粗略算一筆賬,按照每單外賣用1個塑料袋,每個塑料袋0.06平方米計算,每天所用的塑料袋可覆蓋42萬平方米,大約相當於59個足球場,大約15天即可覆蓋一個西湖。
記者注意到,基於減少垃圾和“白色污染”、保障校園安全等因素考慮,國內陸續有一些高校出台禁令,禁止外賣進入校園。
外賣垃圾基本無人回收
“最近每次叫外賣,或者在外面打包,總覺得罪惡,這活脫脫是在制造白色污染啊。”在深圳工作的金女士平均一周叫一次外賣,她對表示,每次叫來的外賣餐盒幾乎都是用塑料盒來裝,再加上塑料袋、一次性筷子,這些外賣垃圾最后都到哪兒去了?
記者發現,當前,外賣垃圾普遍存在回收難的問題,一次性筷子、塑料袋、發泡餐盒基本處於無人回收的狀態,透明的塑料餐盒雖然可以回收,但回收量也很少。
記者咨詢了多位負責廢品回收的人員。在北京方庄地區的從事廢品回收的李師傅告訴,透明的純聚丙烯(PP)塑料餐盒可以回收,收購價是3元/公斤,發泡餐盒等其他類別的外賣餐盒基本不回收,因為太便宜,很難清洗也很難賣出去。
在北京朝陽從事二手回收的劉師傅對表示,發泡餐盒一般都不收,透明PP塑料餐盒回收價格是2元/公斤,而且必須是干淨的才要,不干淨的不要。“透明PP塑料餐盒回收過來會賣給塑料加工廠,工廠會將其粉碎成顆粒,制作成其他塑料制品。”
“白色發泡餐盒在一些工地還是很常見的。”卓創資訊塑料分析師翟秋萍對記者表示,這種發泡餐盒很便宜,幾分錢一個,很少有人回收,因為清洗很麻煩,回收價值不大,一般都被當做填埋物或者焚燒處理了。
在天通苑地區工作兩年多的外賣配送員羅先生告訴,目前正規一點的餐館大多使用透明餐盒,偶爾可見用發泡餐盒裝米飯,雖然聽說透明餐盒可以回收,但是從沒見過有人進行回收,平時拾荒者們也沒有人撿。
資料圖。南寧市場在售的一次性發泡餐具。來自南寧晚報
減少外賣垃圾需多方努力
在外賣逐漸成為一種生活習慣的背景下,如何減少外賣垃圾,這是一道亟待引起全社會關注的問題。外賣平台、商家、消費者乃至全社會都應引起重視,並作出努力。
“現在身邊好多人訂外賣,以前都沒想過污染問題,現在想想確實造成了污染。”白領王燕建議,應努力提高人們的環保意識,減少使用一次性餐具,呼吁大家自備餐具。
送餐員沈先生建議,要減少使用一次性餐盒,可以大力推廣使用能夠回收利用的透明環保餐盒。
也有網友建議,外賣平台可以提供一些選擇項,比如是否自備筷子,袋子是否可以回收等。
“現在人們吃完外賣,餐盒往往直接扔掉,很少會有人保留下來清洗繼續循環使用。”翟秋萍表示,要減少外賣垃圾,一方面,應當提倡大家盡量少點外賣,多走出去用餐﹔另一方面,也要加強垃圾分類和回收體系的建立,讓垃圾變廢為寶。目前中國在垃圾分類回收和利用方面仍有很多工作要做。
記者注意到,今年公布的“十三五”規劃綱要已經明確提出,限制一次性用品使用。健全再生資源回收利用網絡,加強生活垃圾分類回收與再生資源回收的銜接。
【“十三五”,我們這樣走過】市場主體創新步伐堅實 “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培育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一流企業。全面實施市場准入負面清單制度,清理廢除妨礙統一市場和公平競爭的各種規定和做法,支持民營企業發展,激發各類市場主體活力。”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論述,為激發各類市場主體活力指明了方向。“十三五”以來,在一項項惠企政策、改革措施推動下,市場主體實力越發雄厚、活力更加充沛。 【詳細】
【總書記擘畫高質量發展】共享發展,民生改善奔小康 高質量發展,是共享成為根本目的的發展。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疫情防控期間如何全力醫治患者拯救生命、兜牢民生底線?扶貧產業是否落地生根、易地搬遷群眾能否穩定就業?改革發展成果怎樣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眾?總書記在國內考察中訪民情、察民意、問民生,殷殷囑托和深切關懷體現了大黨大國領袖真摯的人民情懷。 【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