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出版廣電總局日前下發通知,將從節目數量、節目內容、播出時間等方面對真人秀節目進行引導調控,原則上不允許再制作播出明星子女參與的真人秀節目。
這份《關於進一步加強電視上星綜合頻道節目管理的通知》要求:嚴格控制未成年人參與真人秀節目,不得借真人秀節目炒作包裝明星,也不得在娛樂訪談、娛樂報道等節目中宣傳炒作明星子女,防止包裝造“星”、一夜成名。
一些地方衛視表示,目前已對涉及的節目進行了相應調整,《爸爸去哪兒》《爸爸回來了》等明星親子真人秀將不再制作播出。
據統計,2015年,全國衛視頻道有100余檔綜藝節目播出,其廣告市場份額也超過百億元,其中不乏一些兒童真人秀節目。同年7月,新聞出版廣電總局發出《關於加強真人秀節目管理的通知》,要求真人秀節目避免過度明星化,摒棄“靠明星博收視”的錯誤認識,不能把節目變成拼明星和炫富的場所﹔並提出,真人秀節目應注意加強對未成年人的保護,盡量減少未成年人參與。
■新聞快評
給孩子正確的價值引導
對於跟風嚴重的明星親子真人秀降火的呼聲早已不絕於耳。2015年7月,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發出《關於加強真人秀節目管理的通知》,要求“真人秀節目應注意加強對未成年人的保護,盡量減少未成年人參與,對少數有未成年人參與的節目要堅決杜絕商業化、成人化和過度娛樂化的不良傾向以及侵犯未成年人權益的現象。”在政策引導下,真人秀節目數量明顯減少。
同年9月起實施的新《廣告法》也做出明確規定:“不得利用不滿十周歲的未成年人作為廣告代言人”。
對此,樂正傳媒研發咨詢總監彭侃認為,新聞出版廣電總局的政策一般是針對數量比較多、市場風氣不正的節目做出限制。“顯然,明星大肆借助真秀培育星二代並不在鼓勵范圍內。”
專家指出,“限童令”並非要限制“星二代”的未來發展,也並非取消孩子成長的平台,而是為了確保孩子擁有正確的價值引導。“限童令”既是對名人子女的保護,也是對電視機前的兒童的保護。
從事綜藝節目投資的葉榕投資創始人黃歷表示,從長遠來看,真人秀節目“限童令”會對綜藝節目起到正確的引導及匡扶作用,也為尚未成年的孩子撐起了一把“保護傘”。
不少業內人士認為,真人秀節目在追求高收視率的同時,還應搭載更多價值內容,注入更深遠的精神內涵和社會意義。
“中國電視節目未來的發展應以社會價值為導向,電視節目應成長為文化產品,從而推動整個產業的發展和創新,”吳聞博說。
【“十三五”,我們這樣走過】市場主體創新步伐堅實 “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培育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一流企業。全面實施市場准入負面清單制度,清理廢除妨礙統一市場和公平競爭的各種規定和做法,支持民營企業發展,激發各類市場主體活力。”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論述,為激發各類市場主體活力指明了方向。“十三五”以來,在一項項惠企政策、改革措施推動下,市場主體實力越發雄厚、活力更加充沛。 【詳細】
【總書記擘畫高質量發展】共享發展,民生改善奔小康 高質量發展,是共享成為根本目的的發展。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疫情防控期間如何全力醫治患者拯救生命、兜牢民生底線?扶貧產業是否落地生根、易地搬遷群眾能否穩定就業?改革發展成果怎樣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眾?總書記在國內考察中訪民情、察民意、問民生,殷殷囑托和深切關懷體現了大黨大國領袖真摯的人民情懷。 【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