瀾湄六國領導人共襄“六水合一”

2016年03月23日22:23  來源:中國政府網
 

李克強與湄公河五國領導人並排站立,微微傾斜手中的竹筒,清澈的瀾滄江-湄公河水從6支竹筒汩汩流出,匯聚在一起。3月23日在海南三亞舉行的瀾湄合作機制啟動儀式,構成一種再清晰不過的意象:瀾滄江-湄公河上下游“同飲一江水”的6個國家,正在致力於結成更加緊密的“命運共同體、發展共同體、合作共同體”。

“瀾湄合作因水結緣,水善利萬物而不爭。這次會議的主題就是‘同飲一江水,命運緊相連’。”在瀾湄合作首次領導人會議上,李克強總理說,“我們要共同維護地區和平穩定與安寧,手挽手、攥成拳,齊心協力謀求合作,集中精力推動發展,讓瀾湄流域各國人民的福祉能夠一年更比一年多,各國發展前景一年更比一年好,保持瀾湄地區的祥和與安寧。”

起源於青海唐古拉山的瀾滄江,在流經西藏雲南、從西雙版納出境后被稱為湄公河,先后流經緬甸、老撾、泰國、柬埔寨、越南,干流全長4880公裡,流域面積81萬平方公裡。2014年11月,李克強總理出席在緬甸內比都舉行的第17次中國-東盟領導人會議上首次提出,在中國-東盟(10+1)框架下探討建立瀾滄江-湄公河合作機制。今年3月23日,瀾湄合作首次領導人會議的成功舉行,宣告瀾湄合作機制正式啟動。

李克強在會議中說:“六國通過瀾湄合作能形成6個1相加大於6的效應,既能頂住外部經濟下行壓力,促進自身發展,也可以為促進次區域發展振興探索新路。”

從內比都到三亞 瀾湄合作機制逐步成現實

瀾滄江-湄公河流經六國,也幾乎貫穿瀾湄合作領導人會議的每一個細節。3月22日的歡迎晚宴上,李克強總理與湄公河五國領導人的禮服上繡著瀾滄江-湄公河的流域圖,每個國家對應的流域位置上還繡上了各國的國花。

3月23日與湄公河五國領導人共見記者時,李克強進一步表示,瀾滄江-湄公河是“瀾湄合作一條重要的生命線”。

“我們今天共同宣告瀾湄合作機制的誕生。我們一致認為,此次會議對於密切瀾湄流域國家間關系、充實中國-東盟合作具有歷史性意義。”李克強說。

瀾湄合作機制不僅確定了政治安全、經濟和可持續發展社會人文三大支柱,以及互聯互通、產能、跨境經濟、水資源、農業和減貧五個優先合作方向,還研究提出了近百個早期收獲項目。

“從內比都到三亞,瀾湄合作機制從倡議一步一個腳印地變成了現實,風正帆滿,蓄勢待發。這本身就說明,瀾湄六國在現有基礎上進一步增進互信、加強合作、密切交流、推動發展,是得民心、順民意的,蘊藏著巨大的需求和發展潛力。”李克強說。

據介紹,2015年,中國同湄公河五國貿易總額達1939億美元,雙邊人員往來超過1500萬人次。中國和湄公河五國互派留學生總數超過6萬人,《舌尖上的中國》等多部中國電視節目也深受湄公河國家民眾的喜愛。

李克強就此表示:創建瀾湄合作機制可以說是水到渠成,有利於發揮六國地緣相近、人文相親、經濟互補性強的優勢,激發各國的內在潛力,也將為亞洲發展和民生改善注入新的活力。

瀾湄合作首次領導人會議通過了一系列成果文件,就深化各領域合作及水資源管理、應對非傳統安全挑戰、加強人文交流等達成新共識,確定了瀾湄機制未來的發展方向。

泰國總理巴育說,相信瀾湄合作必將為各成員國帶來福祉。代表緬甸總統登盛來華的緬甸副總統賽茂康稱贊:“瀾湄合作建立在李克強總理提出的願景上,現在成為了現實。相信未來,瀾湄合作將成為一個建設性機制,促進次區域的發展。”

中國開閘放水 是瀾湄合作的良好開始

通過瀾滄江-湄公河的滾滾江水,湄公河5國的民眾已經感受到了來自中國的濃濃善意。

“中國在瀾滄江及時開閘放水,緩解下游國家的干旱,這是瀾湄合作的一個良好開始。”越南副總理范平明在瀾湄合作首次領導人會議上說。

近期以來以來,受強厄爾尼諾現象影響,越南南部的湄公河三角洲遭受百年來最嚴重的旱情。湄公河流域受災稻田達16萬公頃,損失近2.22億美元。柬埔寨等湄公河流域的其他國家也遭受干旱襲擊。

為照顧下游國家利益,中國於3月15日-4月10日通過景洪水電站對下游實施應急補水。這一舉動受到各國的一致好評。越南網友稱贊“中國此舉充滿善意”,柬埔寨外交與國際合作部更專門發布聲明,對中國政府開閘放水表示歡迎。

在瀾湄合作首次領導人會議上,湄公河5國領導人均對中國向瀾湄下游地區開閘放水表示衷心感謝,認為這是中國睦鄰友好政策的具體體現。李克強說,這表明了中方希望湄公河區域國家民生改善的誠意。

“好鄰居是福,但再好的鄰居也難免有磕碰的時候,我們要用好成熟的溝通機制,以誠相待、互諒互讓,有事商量著辦,就能夠不斷增加瀾湄國家間的政治互信,共同維護瀾湄次區域和平穩定的好局面。”他說。

李克強進一步表示,願與湄公河國家共同設立瀾湄水資源合作中心和環境合作中心,加強技術合作、人才和信息交流,促進綠色、協調、可持續發展。

“中國和湄公河五國唇齒相依,有著互尊互信、和睦相處、守望相助的良好傳統。加強瀾湄合作,讓瀾湄各國好上加好、親上加親,是地區各國人民的共同心願。”他說。

瀾湄合作要以項目說話 給民眾帶來實際好處

在3月22日的歡迎晚宴上,李克強總理用中國一句俗語表達對瀾湄合作機制的期待:“中國北方有一句話叫‘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在瀾湄流域的緯度上,一年可以耕種兩季、三季,我們要以時不我待的精神,不斷播種合作的種子,不懈耕耘希望的田野,一定能夠收獲豐碩的果實。”

事實上,經過一年多的准備,瀾湄合作機制已經收獲了一批最初的“果實”。瀾湄合作首次領導人會議通過了早期收獲的項目清單。李克強表示,要推動項目盡快實施、盡早見效,廣泛惠及地區民眾。這些成果將為未來瀾湄合作奠定堅實的基礎。

“瀾湄合作機制不是‘清談館’,不僅要討論原則性的問題,更要勾畫合作藍圖,推進藍圖的實現。”他說。

針對瀾湄合作未來發展,李克強提出“共促和平穩定,堅持發展為先,依托項目推進,促進開放包容”的四個導向,並建議共建瀾湄國家命運共同體,加強互聯互通和產能合作,聚焦可持續發展議題,構筑人文交流橋梁。

他進一步表示,中國已同多個湄公河國家簽署或正在商談共建“一帶一路”合作文件,願加強同各國的發展戰略對接。中國願設立優惠貸款和信貸額度,支持瀾湄地區基礎設施建設和產能合作項目,也願同湄公河國家加強人力資源培訓合作,未來3年將提供1.8萬人年政府獎學金和5000名來華培訓名額,並探討設立職業教育培訓中心。

柬埔寨首相洪森表示,柬埔寨支持建設瀾湄國家命運共同體。老撾總理通邢形象比喻稱,瀾湄合作標志著瀾滄江-湄公河是一條造福沿河六國的幸福之河、合作之河。

李克強強調,瀾湄合作要以項目說話,給民眾帶來看得見、摸得著的好處。

他說:“相信在我們共同努力下,瀾湄國家將結成更緊密的命運共同體、發展共同體、合作共同體,更好造福次區域國家和人民,為亞洲和世界的和平繁榮發展做出更多貢獻!”(特約記者 儲思琮) 

(責編:袁勃、張玉珂)

推薦閱讀

【“十三五”,我們這樣走過】市場主體創新步伐堅實    “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培育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一流企業。全面實施市場准入負面清單制度,清理廢除妨礙統一市場和公平競爭的各種規定和做法,支持民營企業發展,激發各類市場主體活力。”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論述,為激發各類市場主體活力指明了方向。“十三五”以來,在一項項惠企政策、改革措施推動下,市場主體實力越發雄厚、活力更加充沛。 【詳細】

服務業實現快速發展|我國教師隊伍建設成就斐然 | 我國控輟保學成效顯著 

【總書記擘畫高質量發展】共享發展,民生改善奔小康     高質量發展,是共享成為根本目的的發展。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疫情防控期間如何全力醫治患者拯救生命、兜牢民生底線?扶貧產業是否落地生根、易地搬遷群眾能否穩定就業?改革發展成果怎樣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眾?總書記在國內考察中訪民情、察民意、問民生,殷殷囑托和深切關懷體現了大黨大國領袖真摯的人民情懷。 【詳細】

開放發展,合作共贏創新局 | 綠色發展,美麗中國邁大步 | 協調發展,補齊短板潛力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