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法工作報告起草過程揭秘 30次修改方才定稿

周斌

2016年03月17日08:33  來源:法制日報
 
原標題:最高法工作報告起草過程揭秘 30次修改方才定稿

    今天(16日)上午,十二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表決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工作報告的決議草案。經過表決,最高人民法院工作報告獲得贊成2600票,反對208票,棄權46票。反對票數較2015年的213票,下降5票。

  最高人民法院工作報告為何會高票通過?這份優質報告是如何出爐的?有哪些看點?今天,最高人民法院有關負責人介紹了工作報告的起草經過。

  修改30稿力求精益求精

  如何全面總結過去一年工作,如何順應時代要求和人民期盼,謀劃好新一年工作?對於最高法來說是一件大事。2015年10月,以最高法辦公廳負責人及院長辦公室工作人員為主體的工作報告起草組成立,正式開始報告起草工作。

  最高人民法院院長周強高度重視這項工作:在起草籌備階段,對工作報告的指導思想、總體框架、重點內容、寫作文風等提出明確要求﹔在征求意見階段,高度重視每一條反饋意見,要求起草組認真研究吸收﹔在修改完善階段,主持黨組會專門研究討論,並帶領起草組反復研究、精益求精。春節期間,周強仍利用休息時間修改報告,節后上班第一天,即召集起草組研究修改報告,直到報告定稿前,他召集起草組研究報告數十次,提出許多新的思想觀點和工作部署。

  為確保圓滿完成報告起草任務,在籌備階段,起草組制定了報告起草工作方案和工作台賬,嚴格按照方案有序開展工作。

  起草組深入學習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以及中央政法工作會議文件,深入學習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按照黨中央一系列會議精神和部署,著手起草工作。為確保報告總結工作全面翔實,起草組前期廣泛收集資料,梳理了最高法2015年開展重要會議活動、制定司法解釋和規范性文件、發布指導性案例和典型案例的情況,匯總了最高法各部門提供的2015年工作總結材料。起草組深入北京、陝西等多個省(區、市)法院調研,了解各級法院的工作成績和存在的問題,並在全國各高級人民法院報送的工作總結和信息簡報中挖掘有價值的素材。

  在此基礎上,經過深入研究論証,科學謀篇布局,根據各方意見對報告反復推敲打磨,不斷修改潤色,經過30次修改,報告方才定稿。這是近年來最高法工作報告修改次數最多的一次。

  隨著一次次討論、一次次修改,工作報告逐漸呈現出四個鮮明的特點:司法為民根本宗旨貫穿全文﹔充分體現“狠抓落實”的精神﹔既客觀總結成績,又坦誠指出問題﹔體現人民法院的歷史擔當。

  匯聚民智吸收意見132條

  充分征求社會各界意見建議,廣泛匯聚民智民意,是報告起草工作必不可少的環節。

  今年1月底至2月底,報告分別征求了有關領導、部分全國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專家學者、特邀咨詢員、各高院院長、機關各部門意見。到“兩會”召開前夕,起草組共收到569條意見,經過匯總梳理和認真研究后,採納了132條。

  起草組根據征求到的意見,對各地的重點和亮點工作進行了精細化梳理,力求把各地法院一年來最突出的工作寫入報告。比如,一些法院審理了一批大案要案和典型案例,如周永康受賄、濫用職權、故意泄露國家秘密案,全國首例“斑馬線罰款案”等﹔一些法院在審判執行工作中積累了好經驗、好做法,比如四川眉山矛盾糾紛多元化解經驗、河南維護農民工權益經驗等﹔一些法院積極參與司法改革試點,如第一、第二批司法體制改革試點、人民陪審員制度改革試點等。

  有人建議,報告加上推動用法治辦法化解產能過剩,也有人建議增加司法更好服務國家開放發展戰略內容,這些意見充分體現了當前黨和國家的施政理念,而且契合人民法院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的要求,報告充分吸收了這些意見。

  有人提出,希望在維護婦女、兒童、老人合法權益方面給予更多關注。這一意見反映了群眾呼聲,也是人民法院長期以來的重點工作,因此,對於這一內容,報告著墨很多。

  刑事審判工作部分專列一段介紹嚴懲侵犯婦女兒童權益犯罪的情況,民事審判工作部分介紹了多地法院保護婦女兒童人身安全的司法實踐,接受監督工作部分提到了根據代表建議加大對家庭暴力犯罪懲治力度,2016年工作安排部分明確提出依法審理涉及老年人、婦女、未成年人、殘疾人等案件,積極開展家事審判改革試點工作。在報告有限的篇幅內,4次提到同一事項,並不多見,這是對於“群眾利益無小事”的最好詮釋。

  重點突出36處提到改革

  報告雖然隻有18頁,9900余字,但反映的是全國法院一年來的工作,內容涉及立案、審判、執行以及司法改革、隊伍建設等諸多方面,可謂“簡約而不簡單”。

  據了解,報告進行重大體例創新,將2015年人民法院推進司法改革情況作為一個獨立部分。報告一改以往“上一年主要工作”+“下一步工作安排”的“兩段式”結構,採用全新框架體例,分為三大部分,即2015年依法履職情況、2015年深化司法改革情況和2016年工作安排。

  其中,2015年深化司法改革情況部分,首先概括性匯報推進中央部署的重大改革試點、落實人民法院65項改革舉措情況,並在附件中詳細介紹了進展,之后重點報告了全面實施立案登記制改革、推進最高人民法院巡回法庭建設、推進跨行政區劃法院建設、推進知識產權法院建設、推進司法責任制改革、深化執行體制機制改革、完善法律統一適用機制、推進人員分類管理改革、推進人民陪審員制度改革、深化司法公開等“十大改革”內容。這些內容全景式展現了2015年人民法院推進司法改革情況,多角度回應了社會各界對司法改革的關心關切。

  報告定稿后,全文共計36次提到“改革”一詞。

  全篇44個段落110組數據

  報告信息量很大,全篇用44個段落和110組數據介紹了人民法院不同方面的工作。為落實“短、實、新”要求,起草組把部分亮點工作的細節內容從正文移出,放到附件中。附件在去年報告的基礎上有所創新,適應“互聯網+”時代要求,8處使用二維碼,首次鏈接微視頻(無聲版)和H5動圖(無聲版),使報告“動”起來,變得可視化,努力增強報告的感染力、吸引力和親和力,既方便代表委員審議討論工作報告,又體現人性化,以“無聲版”的視頻和動圖全景呈現人民法院工作。

  報告的起草緊緊圍繞人民群眾的關切和期待展開,在回應社會關切方面,有很多內容值得關注。

  立案登記制。人民法院自2015年5月1日起全面實施立案登記制,做到有案必立、有訴必理,當場登記立案率達到95%,基本解決立案難問題,為人民群眾依法維護自身權益敞開大門。

  讓司法更加貼近人民群眾。推廣安徽法院訴訟服務經驗,加快推進訴訟服務大廳、訴訟服務網、12368訴訟服務熱線“三位一體”的訴訟服務中心建設,為當事人提供線上線下、方便快捷的訴訟服務。報告7處提及“律師”,強調要建立律師服務平台,完善網上立案、查詢等功能,方便律師參與訴訟。

  解決執行難。對拒不執行判決裁定的,不論是什麼人,堅決依法制裁,對1.4萬失信被執行人決定司法拘留,對1145人給予刑事處罰。盡管如此,執行難問題仍然存在。在2016年工作安排部分,報告提出堅持以人民呼聲為第一信號,向執行難全面宣戰。

  美麗中國。從嚴懲治污染環境犯罪,審結污染環境、破壞資源等犯罪案件1.9萬件,同比上升18.8%。發布審理環境侵權案件司法解釋,各級法院審結涉環保民事案件7.8萬件,著力服務保障綠色發展。

  智慧法院。建成人民法院數據集中管理平台,實時統計、實時更新、動態管理。深入推進審判流程、裁判文書、執行信息三大公開平台建設,實現全國法院全覆蓋、各項工作全覆蓋、人員崗位全覆蓋。報告提出,加快建設“智慧法院”,這是人民法院信息化建設的方向和目標。(本報記者 周斌)

(責編:潘婧瑤、申亞欣)

推薦閱讀

【“十三五”,我們這樣走過】市場主體創新步伐堅實    “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培育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一流企業。全面實施市場准入負面清單制度,清理廢除妨礙統一市場和公平競爭的各種規定和做法,支持民營企業發展,激發各類市場主體活力。”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論述,為激發各類市場主體活力指明了方向。“十三五”以來,在一項項惠企政策、改革措施推動下,市場主體實力越發雄厚、活力更加充沛。 【詳細】

服務業實現快速發展|我國教師隊伍建設成就斐然 | 我國控輟保學成效顯著 

【總書記擘畫高質量發展】共享發展,民生改善奔小康     高質量發展,是共享成為根本目的的發展。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疫情防控期間如何全力醫治患者拯救生命、兜牢民生底線?扶貧產業是否落地生根、易地搬遷群眾能否穩定就業?改革發展成果怎樣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眾?總書記在國內考察中訪民情、察民意、問民生,殷殷囑托和深切關懷體現了大黨大國領袖真摯的人民情懷。 【詳細】

開放發展,合作共贏創新局 | 綠色發展,美麗中國邁大步 | 協調發展,補齊短板潛力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