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141個部門集體晒預算 生態建設做足“功課”

2016年03月08日08:00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原標題:北京141個部門集體晒預算 生態建設做足“功課”

  “借東風” 徐駿作 新華社發

  圖片來源:新華社

  近日,北京市141個市級部門集體晒出2016年預算賬本,公開部門數量之多創歷年之最。梳理各部門預算發現,2016年財政預算聚焦於生態環境、城市管理、民生改善、創業創新和疏解功能五大重點領域,其中,在北京市環保局的預算中,僅治理大氣一項預算就達126077萬元。

  生態建設做足“功課”

  加強生態環境建設,建設和諧宜居之都是落實北京城市戰略定位的重要舉措。

  北京市水務局預算數據顯示,2016年部門項目支出預算為45.3674億元,包括南水北調中線工程調水資金28億元﹔污水處理支出8.1332億元,主要用於污水處理廠運行費﹔水資源費項目支出3.36億元,主要用於再生水利用和水資源保護與管理。而城市通風廊道規劃控制導則及實施意見預算,根據北京市規劃委的預算也將達到112.5萬元。

  另外,北京市市政市容管理委員會預算,垃圾分類評比表彰15萬元,2016年垃圾分類日常檢查88.15萬元,2016年北京垃圾分類管理信息系統運維5.82萬元。

  對於新能源汽車研發費,北京市科學技術委員會預算,項目支出預算4900萬元,主要為新能源汽車關鍵技術研究與示范應用。而北京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則將12億元的預算用於新能源車補助,其中包括示范推廣補助2.5億元和2016年新能源汽車市級補助9.5億元。

  三地共建“綠色走廊”

  今年141個部門的預算安排中,有一大顯著亮點,京津冀協同發展項目的經費安排“頻頻出現”,僅市發改委的項目支出預算中,就有8項經費涉及京津冀協同發展,費用總額達到1.5億元,生態領域協同發展的經費,則更為可觀。如市發改委安排了7210萬元用於“支持河北省張承地區發展農業節水補助資金項目”。

  而日前,北京大興區、天津武清區、河北廊坊市三地及北京光華設計發展基金會也簽署了共建京津冀綠色設計走廊等系列合作協議。這標志著京津冀三地將共享綠色設計資源,在綠色設計產業開展全面戰略合作。

  大興區相關負責人介紹,當前京津冀地區存在資源約束趨緊、環境污染嚴重、生態系統退化的問題。三地共建綠色設計走廊,“抱團”共謀綠色發展,將提升京津冀的“綠色顏值”,助推京津冀“設計新藍海”成型。據了解,三地將重點面向設計及綠色設計產業,共建公共服務平台,共享設計產業資源,共促設計人才培養,共推設計產業發展。同時,還會通過四方合作,逐步推動北京設計產業要素資源向津、冀流動,帶動津、冀設計產業發展。

  監測網絡多點“升級”

  根據規劃,北京市今年還將升級多個大氣環境質量監測網絡,預算經費為11526.87萬元,將新增30余個環境監測站點,總數將達60至70個。這意味著,北京市將在現有環境空氣監測網絡基礎上,建設由四個子網絡、一個移動系統組成的“4+1”多功能大氣環境質量監測網絡體系。

  當前,北京市地面環境空氣質量自動監測網由35個子站組成,包括城市環境評價點、城市清潔對照點、區域北京傳輸點和交通污染監控點等四大類型,監測大氣中的六項主要污染物,包括二氧化硫、二氧化氮、臭氧、一氧化碳、PM10和PM2.5。

  升級后的監測站點不僅在類型和數量上有所增加,在空間分布上,也將選擇在山區、農村等地增加監測點,以完善監測網絡。同時擬將在條件適宜的中學建設監測站點。目前部分站房已開始建設,監測設備已進入到驗收階段。

(責編:董婧(實習生)、盛卉)

推薦閱讀

【“十三五”,我們這樣走過】市場主體創新步伐堅實    “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培育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一流企業。全面實施市場准入負面清單制度,清理廢除妨礙統一市場和公平競爭的各種規定和做法,支持民營企業發展,激發各類市場主體活力。”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論述,為激發各類市場主體活力指明了方向。“十三五”以來,在一項項惠企政策、改革措施推動下,市場主體實力越發雄厚、活力更加充沛。 【詳細】

服務業實現快速發展|我國教師隊伍建設成就斐然 | 我國控輟保學成效顯著 

【總書記擘畫高質量發展】共享發展,民生改善奔小康     高質量發展,是共享成為根本目的的發展。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疫情防控期間如何全力醫治患者拯救生命、兜牢民生底線?扶貧產業是否落地生根、易地搬遷群眾能否穩定就業?改革發展成果怎樣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眾?總書記在國內考察中訪民情、察民意、問民生,殷殷囑托和深切關懷體現了大黨大國領袖真摯的人民情懷。 【詳細】

開放發展,合作共贏創新局 | 綠色發展,美麗中國邁大步 | 協調發展,補齊短板潛力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