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迎來免費教育 部分地區嘗試普及15年教育

2016年03月02日08:16  來源:中國新聞網
 

  3月1日,開學季,青海省海東市樂都區下營藏族鄉蓓蕾幼兒園裡,庄稼漢孟義森拖著5歲的兒子的小手來報名,他說今年碰上了從沒遇到過的好事情,“沒想到今年可以免費上學啦。”

  今年春季學期開始,青海省六個民族自治州所有學生和西寧、海東兩市貧困家庭學生,受惠學前到高中(含中職)階段的十五年免費教育新政,“十三五”末前覆蓋青海全省。

  而孟義森所在的海東市樂都區,“跳出”青海省西寧市、海東市“貧困家庭學生享受15年免費教育”的范疇,在當地率先實現15年免費教育。

  孟義森向記者算了一筆賬,以前孩子讀幼兒園,每月保育費180元,一學年以10個月算,一學年就需要1800元,“我的大兒子讀六年級,小兒子讀幼兒園,為了照看他倆,我沒精力去打工,隻能蹲在家裡種點庄稼,今年他哥倆的學雜費全免了,就能給家裡省下一大筆錢。”

  “‘小財政’也能辦好‘大民生’。”樂都區教育工委專職副書記張永鶴介紹,樂都區學前幼兒將免收保教費、教材費﹔小學和初中免收學雜費和課本費,並享受寄宿生生活補助和農村學生營養改善補助﹔普通高中學生免收學費、課本費、取暖費、住宿費等,該區43000多名學生受益於該項政策。

  在下營藏族鄉蓓蕾幼兒園裡,園長妥吉芳,忙著給新生登記報名,還不忘給鄉親們介紹十五年免費教育新政。“那時候,幼兒園隻要別出安全事故,教幾首兒歌就行,現在我們山裡的孩子也能從禮貌、行為習慣、動手能力、協作能力等方面來接受免費的正規學前教育了。”

  “我從事學前教育二十多年,從沒見過對教育的投入力度這麼大。”妥吉芳回憶自己小時候的讀書境遇時說,“那時候哪有幼兒園,我在村裡讀小學的時候,手裡搬著凳子去上學,沒有桌子,隻能把本子放在大腿面上寫作業。”妥吉芳指著玩滑梯的幼兒說,“你看,現在,我們山區的幼兒園也是應有盡有,跟城市的幾乎沒什麼差別。”

  張永鶴介紹,根據規劃,樂都區將根據“免費、普及、質量”方針,將普及十五年教育,到2020年,樂都區學前三年教育毛入園率保持在98%以上,義務教育完成率保持100%,高中階段毛入學率保持96%以上,高考本科上線率達80%以上,其中一本上線率達40%。

  記者梳理發現,地處中國西部的多省區,在九年義務教育“兩免一補”的既有政策上,通過多種方式,實行或部分實行高中階段的免費教育政策。

  如西藏自治區從學前教育到高中(含中職),已經實施了包吃、包住、包學費的“三包”政策。內蒙古以及新疆南疆、甘肅甘南、雲南紅河、重慶渝中等地已實現(或部分實現)高中階段免費教育。

  從本學期開始,除了青海,四川將在民族地區全面推行15年免費教育,廣西推行對建檔立卡貧困戶享受15年免費教育的新政。陝西以及寧夏銀川市、貴州福泉市日前也將在今年實施(試點)高中免費教育政策。(記者 張添福)

(責編:董婧(實習生)、申亞欣)

推薦閱讀

【“十三五”,我們這樣走過】市場主體創新步伐堅實    “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培育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一流企業。全面實施市場准入負面清單制度,清理廢除妨礙統一市場和公平競爭的各種規定和做法,支持民營企業發展,激發各類市場主體活力。”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論述,為激發各類市場主體活力指明了方向。“十三五”以來,在一項項惠企政策、改革措施推動下,市場主體實力越發雄厚、活力更加充沛。 【詳細】

服務業實現快速發展|我國教師隊伍建設成就斐然 | 我國控輟保學成效顯著 

【總書記擘畫高質量發展】共享發展,民生改善奔小康     高質量發展,是共享成為根本目的的發展。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疫情防控期間如何全力醫治患者拯救生命、兜牢民生底線?扶貧產業是否落地生根、易地搬遷群眾能否穩定就業?改革發展成果怎樣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眾?總書記在國內考察中訪民情、察民意、問民生,殷殷囑托和深切關懷體現了大黨大國領袖真摯的人民情懷。 【詳細】

開放發展,合作共贏創新局 | 綠色發展,美麗中國邁大步 | 協調發展,補齊短板潛力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