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將實施30萬貧困人口易地扶貧搬遷

劉久鋒

2016年02月22日08:23  來源:農民日報
 
原標題:貴州將實施30萬貧困人口易地扶貧搬遷

  本報訊(記者劉久鋒)日前,記者從貴州省十二屆人大四次會議上獲悉,2016年貴州省將投入180億元實施易地扶貧搬遷30萬人,項目將以“一方水土養不起一方人”的自然村寨整體搬遷為主。

  為從根本上解決深山區、生態脆弱區的貧困問題,2012年,貴州省委、省政府立足消除貧困落后的主要矛盾,確保與全國同步建成全面小康社會,提出用9年時間,對全省47萬戶204萬人實施扶貧生態移民工程。在國家相關部門的支持下,截至“十二五”末,貴州累計實施搬遷62萬人,共建設668個安置點。

  數字的背后,是居住環境之變、生活改善之變、發展理念之變。這些變化交織在一起,讓我們看到了易地扶貧搬遷的真切實踐。

  “原以為我這輩子隻有住爛房子的命。”村民高新祖輩三代,在黔西縣紅林鄉六斗村的一座木質結構蓋石板的房子生活了幾十年。夏天,雨季面臨“天上下大雨屋裡下小雨”,要是連續幾天下雨還會擔心山體滑坡﹔冬天,山村多風少水,在街上撿一塊廣告布往牆上一釘,權當遮風御寒。

  據貴州省水庫和生態移民局統計數據,在易地扶貧搬遷的62萬人中,武陵山區、烏蒙山區和滇桂黔石漠化區三大集中連片特困地區困難群眾達55萬人,佔90%。

  變化時時刻刻,惠民點點滴滴。2016年作為“十三五”的開局之年,貴州計劃實施易地扶貧搬遷30萬人,總投資180億元。本年度的易地扶貧搬遷以就業和增收為核心,以城鎮化安置為主,提倡多元化安置,尊重搬遷民眾意願,滿足搬遷對象多元化需求,適宜集中安置的依托縣城、集鎮、產業園區、旅游景區和農民新村進行安置,也可以依托安置區已有條件由政府回購的安置房進行安置﹔亦可通過進城務工、投親靠友自行安置等。

  貴州省委副書記、省長孫志剛表示,易地扶貧搬遷將以自然村整村搬遷為重點,貧困程度最深的村寨優先搬遷,堅持民眾自願,積極穩妥、因地制宜選好搬遷安置點﹔貴州將建設好安置房、搞好配套設施建設、出台完善后續扶持政策、加強技能培訓、促進多渠道就業,確保搬遷對象“搬得出、穩得住、能致富”。

(責編:申亞欣、盛卉)

推薦閱讀

【“十三五”,我們這樣走過】市場主體創新步伐堅實    “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培育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一流企業。全面實施市場准入負面清單制度,清理廢除妨礙統一市場和公平競爭的各種規定和做法,支持民營企業發展,激發各類市場主體活力。”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論述,為激發各類市場主體活力指明了方向。“十三五”以來,在一項項惠企政策、改革措施推動下,市場主體實力越發雄厚、活力更加充沛。 【詳細】

服務業實現快速發展|我國教師隊伍建設成就斐然 | 我國控輟保學成效顯著 

【總書記擘畫高質量發展】共享發展,民生改善奔小康     高質量發展,是共享成為根本目的的發展。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疫情防控期間如何全力醫治患者拯救生命、兜牢民生底線?扶貧產業是否落地生根、易地搬遷群眾能否穩定就業?改革發展成果怎樣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眾?總書記在國內考察中訪民情、察民意、問民生,殷殷囑托和深切關懷體現了大黨大國領袖真摯的人民情懷。 【詳細】

開放發展,合作共贏創新局 | 綠色發展,美麗中國邁大步 | 協調發展,補齊短板潛力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