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溪村書記:感謝人民網傳來總書記的“特別回信”

2016年02月20日13:54  來源:人民網
 

人民網寧德2月19日電(記者唐維紅 趙艷紅 潘婧瑤)“我真的是很緊張也很激動,沒有想到能跟總書記這樣‘見面’!”福建省寧德市赤溪村支書杜家住對人民網記者表達著自己激動的心情。今日上午,習近平總書記通過人民網視頻連線,與被稱為“中國扶貧第一村”的赤溪村村民視頻連線,杜家住代表全村人向總書記匯報了赤溪村的扶貧新進展。

習近平通過人民網視頻連線福建赤溪村村民。攝影 新華社記者 蘭紅光

杜家住說,感謝《人民日報》30多年來一直關注赤溪,感謝人民網這個平台。“我想象不到,竟然能通過網絡視頻的方式見到總書記,聽到總書記對我們的肯定和關心,感覺很真實、很親切。”

春節前,人民日報人民網記者深入福建寧德赤溪村採訪,並於2月1日,在人民日報頭版頭條、10版整版和人民網首頁頭條刊發了赤溪村脫貧致富的報道,引發強烈反響。採訪期間,杜家住托人民日報人民網記者給總書記帶去了一封信。

春節過后,人民網記者再次回到赤溪村“走基層”,並在今天與總書記進行了視頻連線。杜家住在連線中向總書記再次匯報了此前信中所寫的赤溪村新變化:“楊赤公路正式通車,村民年人均純收入達到13600元。您倡導我們保護下來的綠水青山,真正的變成了老百姓山上的銀行。全村貧困率從80年代的92%,下降到現在的1%。”

在人民網演播室,總書記給杜家住和赤溪村民傳來了“特別回信”。他說:“‘中國扶貧第一村’這個評價是很高的,這裡面也確實凝聚著寧德人民群眾、赤溪村的心血和汗水。我在寧德講過,滴水穿石,久久為功,弱鳥先飛,你們做到了。你們的實踐也印証了我們現在的方針,就是扶貧工作要因地制宜,精准發力。”

1988年-1990年,習近平在擔任寧德地委書記期間曾“四下基層”,親身參與當地的扶貧工作。此后,他也始終關注這裡的發展。去年1月29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一份介紹寧德市赤溪村扶貧工作的文件上作出重要批示:“30年來,在黨的扶貧政策支持下,寧德赤溪畬族村干部群眾艱苦奮斗、頑強拼搏、滴水穿石、久久為功,把一個遠近聞名的貧困村建成了小康村。全面實現小康,少數民族一個都不能少,一個都不能掉隊。要以‘時不我待’的擔當精神,創新工作思路,加大扶持力度,因地制宜、精准發力,確保如期啃下少數民族脫貧這塊硬骨頭,確保各族群眾如期實現全面小康。”杜家住通過視頻告訴總書記,這次批示讓赤溪村村民“倍感振奮,歡欣鼓舞”。

2015年,赤溪村民人均年收入達13600元,比2014年增加了近3000元。依托太姥山、九鯉溪的美麗風光和畬族民俗文化特色,赤溪大力發展鄉村旅游,2015年共接待游客15萬人次。歷經十年“輸血”就地扶貧、十年“換血”搬遷扶貧、十年“造血”的“旅游+產業”扶貧,赤溪村從三十多年前的貧困村,成為了如今的美麗村庄。

杜家住告訴人民網記者,2016年伊始,赤溪又出現了可喜的變化。春節期間,村民都忙著接待絡繹不絕的游客,連去鄰村走親戚都顧不上。“今年春節來的游客很多都是慕名而來,來看看我們‘中國扶貧第一村’的變化。村裡的農家樂幾乎爆滿,有的游客中午都找不到空位吃飯。街上還常常堵車,游客的小轎車排著隊一直堵到村口。旅游發展起來后,對農民思想沖擊很大。大家都意識到,要主動尋求方法脫貧致富。”

“在不久的將來,我們要完全消除貧困,確保少數民族群眾一個也不掉隊。”杜家住對總書記做出保証。總書記也希望赤溪村再接再厲,在現有取得很好成績的基礎上,自強不息,繼續努力。“扶貧根本還要靠自力更生、還要靠鄉親們內生動力。但是黨和國家會一直關心你們、支持你們。”

為了消除赤溪村最后1%的貧困人口,杜家住盼望,在2016年,能進一步提升赤溪旅游扶貧的質量,借旅游推動生態農業產業發展,建立種植產業合作社,打造有赤溪特色的鄉村美食品牌。“我們一定再接再厲,不斷改進工作方式和作風,帶領村民苦干實干,讓村民的收入更上一個台階!”

習近平通過人民網視頻連線福建赤溪村村民。攝影 於凱

(責編:袁勃、劉軍濤)

推薦閱讀

【“十三五”,我們這樣走過】市場主體創新步伐堅實    “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培育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一流企業。全面實施市場准入負面清單制度,清理廢除妨礙統一市場和公平競爭的各種規定和做法,支持民營企業發展,激發各類市場主體活力。”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論述,為激發各類市場主體活力指明了方向。“十三五”以來,在一項項惠企政策、改革措施推動下,市場主體實力越發雄厚、活力更加充沛。 【詳細】

服務業實現快速發展|我國教師隊伍建設成就斐然 | 我國控輟保學成效顯著 

【總書記擘畫高質量發展】共享發展,民生改善奔小康     高質量發展,是共享成為根本目的的發展。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疫情防控期間如何全力醫治患者拯救生命、兜牢民生底線?扶貧產業是否落地生根、易地搬遷群眾能否穩定就業?改革發展成果怎樣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眾?總書記在國內考察中訪民情、察民意、問民生,殷殷囑托和深切關懷體現了大黨大國領袖真摯的人民情懷。 【詳細】

開放發展,合作共贏創新局 | 綠色發展,美麗中國邁大步 | 協調發展,補齊短板潛力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