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地景區門票亂漲價 “門票依賴症”久攻難破

2016年02月16日08:01  來源:新華社
 

   門票車票保險捆綁銷售﹔學生票隻在暑假銷售﹔全價票40元半價票變30元﹔幾個景點打包銷售……國家發改委近期在全國200余家景區檢查門票時,發現一些景區存在不執行政府指導價、未按規定執行門票優惠政策、捆綁銷售和不合理聯票等亂象。

  記者調查發現,景區違規定價痼疾難除,門票收入甚至成為地方財政“提款機”。而“門票依賴症”之所以久攻難破,在於長期以來國內景區門票的收入支出隨意化,缺少約束與監管。

  景區票價“明漲”“暗浮” 違規定價亂象叢生

  根據國家發改委2007年發布的《關於進一步做好當前游覽參觀點門票價格管理工作的通知》要求,對實行政府定價和政府指導價管理的門票價格,上調頻率不得低於3年。不過這並沒有從根本上抑制住景區門票的漲價沖動,景區門票反而陷入“逢調必漲”的怪圈。2015年上海東方明珠電視塔、廣西桂林銀子岩等景區相繼公布上調門票價格。

  門票價格“明漲”之外,“暗浮”現象也層出不窮。國家發改委此次檢查發現,一些景區存在“強制或者變相強制服務並收費”的違法行為,捆綁銷售門票、觀光車票、保險等。如重慶大足石刻景區售票人員要求游客必須一並購買進出景區車票,不能單獨購買單程車票﹔廣東陽春崆峒景區對主管部門核定的25元門票價格,強制搭售1元保險。

  部分景區還在半價優惠票上打起了小算盤,“隱性”抬高價格。杭州雷峰塔景區對持有學生証的學生,一度隻在每年的7月至8月給予優惠價格,40元的普通票價半價優惠后應為20元,但景區實際定價為30元。北京天壇公園祈年殿、回音壁、圜丘等景點也並未按規定執行免票或半價優惠。

  同時,還有景區不合理打包實行“一票制”,讓游客無法選擇各景點單項票。位於湖北的神農架世界地質公園,由神農頂、大九湖、官門山等6個園區組成,園區間相隔較遠,最遠達100多公裡。地質公園卻隻設一張價格為319元的聯票,而游覽個別區域的游客則沒了選擇權。

  景區竟成地方“提款機” 收支“任性”監管乏力

  記者採訪發現,不少景區因經營渠道有限,“門票依賴症”突出,加上門票收入支出混亂,地方政府在門票收入中既是獲益者,又當監督者,使門票價格調整缺乏足夠監管,致使景區門票陷入“解禁必漲”的怪圈。

  ——門票收入佔比仍然過高。

  盡管近年來國內旅游景點收入中,門票收入佔比總體保持下降,然而比重仍高,大多數景區未來盈利增長預期均指向門票,多數5A級景區門票收入佔比超過40%,其中最高的超過80%。

  北京旅游學會副秘書長劉思敏表示,景區運營收入構成中門票“一家獨大”局面未有改觀,尤其是不少觀光型景區更是完全依賴門票收入,加上門票業務毛利率高,門票價格上漲對於增加景區運營收益能起到“立竿見影”效果,因而門票上漲沖動強烈。

  ——景區門票收入成地方政府“提款機”。

  那麼景區門票收入都去哪兒了?記者從峨眉山旅游公司公布數據中發現,景區游山門票收入在扣除相關稅費等成本后的50%需支付給峨眉山管委會,僅2015年上半年,峨眉山旅游公司的1.8億多元游山門票中,要支付給管委會的分成款就超過7000萬元,此外還有新農村建設專項資金和風景區專項資金兩項供給超過900萬元。

  海南省旅游協會秘書長王健生坦言,國內一些景區門票收入往往變成個別地方政府的“提款機”,對門票漲價能否有效監管,肯定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產權不明,收支“任性”。

  由於景區產權不明,門票收支、管理混亂。發改委此次檢查便發現,以浙江杭州靈隱寺為例,游客參觀靈隱寺需要購買兩次門票,隻因去靈隱寺需要先經過飛來峰景區,而飛來峰和靈隱寺分別屬於市政園林部門和宗教團體,財政關系不同,無法合並售票。

  專家介紹,由於目前國內尚未有專門就門票收入使用范圍進行約定的法規性文件,因此門票收入支出方面較為隨意。不少政府部門往往以資源使用費、基礎建設費等名義分走相當比例的門票收入,也導致監管意願不強。安徽省一家5A景區內部人士透露,由於景區運營公司歸屬景區管委會,而管委會屬於自收自支事業單位,“管委會每年需要多少經費,便從這裡拿多少,也沒固定比例”。

  亂漲價“與民爭利”,明確產權“分類管理”

  業內人士指出,類似迪士尼、海洋館等社會資本投資建設的主題公園和景區,價格漲跌由市場決定不存在問題。但我國當前大部分景區都是圈佔風景名勝、文化遺產等公共資源的旅游資源,因此門票價格構成應是運營成本加合理利潤。這些具有公共產品性質的門票價格,調整過頻、漲幅過高,無疑是“與民爭利”,必須打擊這種亂漲價和價格欺詐行為,改變靠自然景觀“吃飯”的局面。

  劉思敏認為,判斷景區門票價格調整是否合理,關鍵在於漲價是否基於“成本+合理利潤”的定價原則,必須以收支等財務信息的透明、可核查為基礎。因此,國家有關部門有必要下定決心,建立現階段適用的門票價格生成機制、收支管理規范。重要景區應效仿上市公司,做出經過第三方整合的財務報表,使景區的財務、運營處於全民監督之下,“有理有據”的景區門票價格調整才能被公眾接受。

  廣東財經大學旅游管理與規劃設計研究院院長張偉強教授分析說,當前由於各地景區經招商引資開發之后,在景區產權等方面不夠清晰,因此各地應首先明確景區產權歸屬情況。

  日前舉行的全國旅游工作會議上,國家旅游局明確提出,實行景區門票分類改革。對此,專家們認為,遏制景區漲價亂象,若要達到治標的效果,必須盡快明確景區產權歸屬與性質劃分,進而厘清利益分享機制與監管部門管理職責,最終實現門票的分類管理指導﹔對於私有化景區,以指導為主,放開經營,對國有景區則劃分為經營性與公益性景區,明確經營性景區隻能獲取適當的利潤,公益性則應納入財政兜底,明確各級政府的責任,逐步建立由國家公園、省立公園和城市公園組成的三級公益景區體系。(新華社記者張紫赟、安蓓、王存福 參與採寫記者:李勁峰、馬劍)

(責編:董婧(實習生)、盛卉)

推薦閱讀

【“十三五”,我們這樣走過】市場主體創新步伐堅實    “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培育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一流企業。全面實施市場准入負面清單制度,清理廢除妨礙統一市場和公平競爭的各種規定和做法,支持民營企業發展,激發各類市場主體活力。”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論述,為激發各類市場主體活力指明了方向。“十三五”以來,在一項項惠企政策、改革措施推動下,市場主體實力越發雄厚、活力更加充沛。 【詳細】

服務業實現快速發展|我國教師隊伍建設成就斐然 | 我國控輟保學成效顯著 

【總書記擘畫高質量發展】共享發展,民生改善奔小康     高質量發展,是共享成為根本目的的發展。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疫情防控期間如何全力醫治患者拯救生命、兜牢民生底線?扶貧產業是否落地生根、易地搬遷群眾能否穩定就業?改革發展成果怎樣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眾?總書記在國內考察中訪民情、察民意、問民生,殷殷囑托和深切關懷體現了大黨大國領袖真摯的人民情懷。 【詳細】

開放發展,合作共贏創新局 | 綠色發展,美麗中國邁大步 | 協調發展,補齊短板潛力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