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深化改革,是“四個全面”戰略布局的重要組成部分。三年來,以習近平為總書記的黨中央精心部署,穩步推進,全面深化各項改革,讓人民群眾有了更多獲得感。
“改革是由問題倒逼而產生”
黨的十八大后,習近平總書記第一次到外地考察去的是廣東。在那裡,他表達了“改革不停頓、開放不止步”的決心和態度。2012年12月,他在主持十八屆中央政治局第二次集體學習時又強調:“改革開放隻有進行時沒有完成時。沒有改革開放,就沒有中國的今天,也就沒有中國的明天”。
為什麼如此重視全面深化改革?習近平總書記做過生動和透徹的闡釋。2013年9月,他在征求黨外人士意見和建議的座談會上指出,改革是由問題倒逼而產生,又在不斷解決問題中而深化。在十八屆三中全會關於改革決定的說明中,他列舉了倒逼改革的一系列問題。包括發展中不平衡、不協調、不可持續問題依然突出,科技創新能力不強,產業結構不合理,發展方式依然粗放,城鄉區域發展差距和居民收入分配差距依然較大,社會矛盾明顯增多,教育、就業、社會保障、醫療、住房、生態環境、食品藥品安全、安全生產、社會治安、執法司法等關系群眾切身利益的問題較多,部分群眾生活困難,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享樂主義和奢靡之風問題突出,一些領域消極腐敗現象易發多發,反腐敗斗爭形勢依然嚴峻,等等。他指出:“解決這些問題,關鍵在於深化改革。”
在習近平總書記看來,黨和國家事業發展面臨的各種難題,尤其是深層次問題,隻能通過改革加以解決。十八大以來,他一再強調問題意識、問題導向,這就是一個很好的例証。
改革要“敢於啃硬骨頭”
改革是思想觀念和利益格局等方面的深刻變革,具有很大的難度。如果說改革開放初期改革的主要障礙是舊的思想觀念,而今天更多的困難是來自於不同群體的不同利益訴求。對很多人而言,改革如能受益則容易接受,沒有好處會很漠然,如果利益受損一定會反對。今天,幾乎沒有一項改革能讓不同群體同等程度地受益,改革難就難在這裡。
習近平總書記深知改革的難度。2014年2月7日,他在接受俄羅斯電視台專訪時說:“在中國這樣一個擁有13億多人口的國家深化改革,絕非易事。中國改革經過30多年,已進入深水區,可以說,容易的、皆大歡喜的改革已經完成了,好吃的肉都吃掉了,剩下的都是難啃的硬骨頭。這就要求我們膽子要大、步子要穩。”
他強調,全面深化改革必須堅持正確的方法論。要加強頂層設計和整體謀劃,加強各項改革的關聯性、系統性、可行性研究。還要摸著石頭過河,在實踐中不斷探索。他還提出,成立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負責改革總體設計、統籌協調、整體推進、督促落實。
在習近平總書記主持下,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就全面深化改革做出總體部署。提出改革的總目標是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制定了改革的路線圖和時間表,涉及15個領域、330多項較大的改革舉措,包括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文明和黨的建設等各個方面。在十八大后僅僅一年,就能推出如此范圍和力度的改革方案,反映了以習近平為總書記的黨中央總攬全局和協調各方的高超智慧和能力。
改革必須“促進社會公平正義”
改革為了人民,改革也必須依靠人民。而要想得到人民支持,就必須體現公平正義,讓人民從改革中受益,有更多獲得感。2013年11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十八屆三中全會上強調:“全面深化改革必須以促進社會公平正義、增進人民福祉為出發點和落腳點。”“要把促進社會公平正義、增進人民福祉作為一面鏡子,審視我們各方面體制機制和政策規定,哪裡有不符合促進社會公平正義的問題,哪裡就需要改革﹔哪個領域哪個環節問題突出,哪個領域哪個環節就是改革的重點。”
十八大以來的改革,之所以能夠穩步推進,最重要的是因為很好體現了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上述指導思想,贏得了廣大人民群眾的擁護和支持。比如,養老雙軌制的改革,機關事業單位同企業實行一樣的辦法,大家覺得公平了﹔降低國企高管的過高收入,取消職務消費,贏得了包括國企普通員工在內的很多人的認同﹔戶籍制度改革,對農民有利,有助於推進城鎮化,實現農村的小康,改變過去長期存在的城鄉二元結構,公眾支持這樣的改革﹔農村土地制度的改革,確保農民的土地承包權、經營權、流轉權,保障農民房屋、宅基地等的用益物權,農村建設用地也可以投放市場,受到廣大農民歡迎﹔公車制度改革,省部級以下干部取消專車,極大地減少了浪費,讓絕大多數人叫好﹔高考制度改革,取消了很多名目的加分,重點高校拿出一些名額,定向招收農村地區生源、欠發達地區生源、少數民族地區生源,廣受好評﹔司法制度改革,有助於實現司法公正,保障人民的合法權利,防止冤假錯案的發生,受到社會公眾歡迎。
當然,全面深化改革正在推進中,還面臨著不少難題。但是,隻要按照習近平總書記的要求,促進公平正義、增進人民福祉,讓人民群眾有更多獲得感,全面深化改革就一定能夠推進下去,取得預期的成功。
(作者謝春濤為中央黨校黨史教研部主任、教授)
【“十三五”,我們這樣走過】市場主體創新步伐堅實 “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培育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一流企業。全面實施市場准入負面清單制度,清理廢除妨礙統一市場和公平競爭的各種規定和做法,支持民營企業發展,激發各類市場主體活力。”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論述,為激發各類市場主體活力指明了方向。“十三五”以來,在一項項惠企政策、改革措施推動下,市場主體實力越發雄厚、活力更加充沛。 【詳細】
【總書記擘畫高質量發展】共享發展,民生改善奔小康 高質量發展,是共享成為根本目的的發展。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疫情防控期間如何全力醫治患者拯救生命、兜牢民生底線?扶貧產業是否落地生根、易地搬遷群眾能否穩定就業?改革發展成果怎樣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眾?總書記在國內考察中訪民情、察民意、問民生,殷殷囑托和深切關懷體現了大黨大國領袖真摯的人民情懷。 【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