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參考報》記者日前獲悉,2009年到2015年中國累計生產新能源汽車49.7萬輛,在全球新能源汽車銷量中佔比超過三成。未來圍繞新能源汽車市場的發展,我國將進一步完善相關政策體系,對補貼政策進行調整。
在近日舉行的“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論壇(2016)上,科技部部長萬鋼表示,按照EVI(電動車發展倡議)統計的標准,截至2015年底,全球新能源汽車累計銷量達到95萬輛,其中純電動汽車超過35萬輛。這個數據尚未包括中國的49萬輛新能源車,照此估算,中國新能源汽車銷量的全球佔比超過30%。
多位專家表示,我國迄今推出的多項針對新能源汽車的扶持政策,在促進國內電動汽車市場發展上,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
萬鋼表示,2015年,我國從購置補貼、稅費減免、研發支持、消費優惠、基礎設施以及標准規范等方面出台了一系列重大政策措施。《國家重點研發計劃新能源汽車重點專項實施方案》明確了“十三五”戰略目標,為未來五年的技術創新確定了發展的方向和目標。我國的政策更具有針對性,為鼓勵新能源公交車的應用發展,連續出台了完善公交車成品油價格補貼政策、新能源公交車推廣應用考核辦法等﹔各種政策工具多樣化,隨著產業的發展逐步優化與調整,如新補貼退坡機制、稅費減免、限行限購等非財政扶持政策相結合,形成了一套政策的工具箱﹔扶持的領域更加寬泛,覆蓋了整車、動力電池、充電設施等眾多領域,建立了從研發、生產、購買、使用、監督各方面較為完善的政策體系。
據了解,未來我國將進一步完善新能源汽車相關政策體系。萬鋼指出,我國電動汽車標准體系在逐漸完善過程中,現行的有效標准達到了87項,正在審查待批的標准有5項,在整個標准體系下,還有44項細分的標准正在研發過程當中。專家們形成了一套標准研發體系,近兩到三年能夠完成第一輪所有的標准設計。
財政部部長樓繼偉說,消費補貼的政策初衷是培育初期市場,實踐証明這項政策是行之有效的。但長期執行消費補貼,企業容易患上政策依賴症,緊盯政策去設定產品,缺乏技術研發和產業升級的動力和壓力。行業容易出現低水平盲目擴張,形成新的產業過剩。因此,補貼政策要適應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進行調整完善。
樓繼偉還表示,針對部分企業數據造假,騙取財政補貼,財政部、工信部、科技部、發改委近日將聯合組織專項檢查,對查實的騙補問題依法依規嚴肅處理,檢查和處理結果向社會公開。此外,財政部一直在努力推進建立新能源汽車積分交易機制,反復論証和研究過多次,已經有成形的思路,它借助市場的力量激勵和倒逼企業,把更多資源投入產品的研發和技術創新上,可避免部分企業的補貼依賴症和騙補行為。
著名經濟學家吳敬璉表示,政府需要做的第一件事是提供良好的法制環境和平等競爭的經營環境。其次,要建立良好的教育系統和基礎性科學研究體系,科研主要分為基礎研究、應用研究和開發研究,其中基礎研究部分應主要由政府承擔責任。此外,政府應該介入那些需要比較大的投資和不確定性的革命性的技術或者共用技術,以分擔小企業的壓力。最后,政府應該想辦法促進企業進入規模生產,如減少企業排污和補貼需求方等。
吳敬璉還提醒政府部門特別需要注意兩件事:一是避免競爭后補貼,“已經進入競爭了,對有些企業進行補貼,實際上是打擊了別的企業”﹔另一個則是政府不可去認定技術路線。他認為,政府應該去組織、規劃,最好是因勢利導的來制定規劃,設立平台讓許許多多的單位都來提供規劃設想,這樣可能風險小一些。(記者 林遠 實習生 章靜怡)
【“十三五”,我們這樣走過】市場主體創新步伐堅實 “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培育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一流企業。全面實施市場准入負面清單制度,清理廢除妨礙統一市場和公平競爭的各種規定和做法,支持民營企業發展,激發各類市場主體活力。”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論述,為激發各類市場主體活力指明了方向。“十三五”以來,在一項項惠企政策、改革措施推動下,市場主體實力越發雄厚、活力更加充沛。 【詳細】
【總書記擘畫高質量發展】共享發展,民生改善奔小康 高質量發展,是共享成為根本目的的發展。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疫情防控期間如何全力醫治患者拯救生命、兜牢民生底線?扶貧產業是否落地生根、易地搬遷群眾能否穩定就業?改革發展成果怎樣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眾?總書記在國內考察中訪民情、察民意、問民生,殷殷囑托和深切關懷體現了大黨大國領袖真摯的人民情懷。 【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