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新年首訪中東拉近中阿關系 “一帶一路”朋友圈再擴容

朱敏 劉樂 王宗英

2016年01月24日11:18  來源:央廣網
 
原標題:習近平新年首訪中東拉近中阿關系 “一帶一路”朋友圈再擴容

  央廣網北京1月24日消息(記者朱敏 劉樂 王宗英)今天(24日)上午,國家主席習近平乘坐專機將抵達北京,結束對中東三國的訪問。本次訪問是習近平就任中國最高領導人后首次訪問中東。自黨的十八大以來,習主席的足跡覆蓋世界五大洲。作為2016年的外交首秀,中東之行為習主席的全球外交增添了重要一筆,中國大國外交版圖也因此得以完善。

  沙特、埃及、伊朗是中東地區三個影響力最大的國家。五天四晚,三國四城,習主席的行程緊湊,活動豐富,特色鮮明、成果豐碩。

  地點:沙特首都利雅得

  關鍵詞:全面戰略伙伴關系

  沙特阿拉伯是習近平此訪的第一站。沙特以超高規格接待了習近平。當地時間1月20號,習近平在沙特國王薩勒曼的陪同下參觀了“四方宮”。“四方宮”始建於1936年,1945年完工,是一座沙特傳統風格建筑,因外形方正,故得名“四方宮”。這裡曾是沙特開國國王阿卜杜勒·阿齊茲的王宮。

  習近平在薩勒曼國王的陪同下,在四方宮共同觀看了劍舞等沙特民俗表演,興致勃勃地與在場群眾共同起舞。

  習近平還和薩勒曼國王品嘗了阿拉伯咖啡和阿拉伯特色美食。習近平參觀了阿卜杜勒·阿齊茲國王生平紀念館展廳,薩勒曼國王介紹了阿卜杜勒·阿齊茲國王生平。

  習近平說,“四方宮”處處展現出沙特傳統建筑獨具匠心的藝術魅力和文化傳承,讓人感受到阿拉伯民族的豪邁。習近平表示,中沙兩國一致同意成立高級別的委員會,指導協調兩國各領域合作。下階段,兩國要以建立全面戰略伙伴關系為契機,落實好各項重要共識和成果,推動兩國各領域合作更好更快發展。

  地點:埃及首都開羅

  關鍵詞:阿盟、中東

  埃及是習近平此訪第二站。埃及擁有歷史悠久、輝煌燦爛的文明,也是中東地區有著舉足輕重地位的國家。首都開羅也是阿盟總部所在地。當地時間1月21號,習近平在阿盟總部發表重要演講,面向整個阿拉伯國家,系統闡釋了中國的中東政策、全方位展望了中阿合作的美好圖景。

  習近平說:“‘未之見而親焉,可以往矣﹔久而不忘焉,可以來矣。’來到阿拉伯國家,我和我的同事們都有一種親近感。這是因為,在穿越時空的往來中,中阿兩個民族彼此真誠相待,在古絲綢之路上出入相友,在爭取民族獨立的斗爭中甘苦與共,在建設國家的征程上守望相助。這份信任牢不可破,是金錢買不到的。”

  中東這塊富饒的土地上至今紛爭不斷。中東向何處去?是世界屢屢提及的“中東之問”。對此,習近平提出中方的主張:“有一位阿拉伯詩人曾說:‘當你面向太陽的時候,你定會看到自己的希望。’中東蘊含希望,各方要在追求對話和發展的道路上尋找希望。化解分歧,關鍵要加強對話。武力不是解決問題之道,沖突各方應該開啟對話,在推進政治解決上形成聚焦。破解難題,關鍵要加快發展。道路選擇,關鍵要符合國情。一個國家的發展道路,隻能由這個國家的人民,依據自己的歷史傳承、文化傳統、經濟社會發展水平來決定。”

  習近平強調,中阿共建“一帶一路”,構建以能源合作為主軸,以基礎設施建設、貿易、能源三大高新領域為突破口的“1+2+3”合作格局已經有了早期收獲,要抓住未來5年的關鍵時期共建“一帶一路”。

  地點:埃及首都開羅

  關鍵詞:一帶一路 蘇伊士運河走廊

  埃及是“一帶一路”沿線支點重要國家。同時,經歷過政治動蕩的埃及提出了“蘇伊士運河走廊”、新行政首都等大項目建設。中埃兩國經貿合作前景廣闊、良機無限。此訪埃及,習近平和埃及總統塞西共同見証了兩國多項合作文件的簽署。習近平在共見記者會上說:“當前中國人們正在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努力奮斗,埃及人民也在塞西總統領導下,為國強民富的埃及夢而積極探索。我們願意同埃方攜手努力,共同進步,中方願加強一帶一路倡議,同埃方蘇伊士運河走廊等國家發展戰略的對接,推動產能基礎設施建設領域的合作。”

  塞西表示,歡迎中國企業加大對埃及的投資,同時感謝習主席邀請塞西作為嘉賓國元首出席2016年二十國集團領導人杭州峰會。他說:“我要感謝習近平主席,您是我們埃及的親愛的客人。我本人也珍視同你的友好感情。埃及政府和人民願意繼續努力,推動我們兩國友好關系在各個領域的發展。60年來,埃中友好關系穩步平穩、健康發展。我們之間沒有任何問題。我毫不客套地說:埃及贊賞同中國之間的關系,我對於同您之間的友誼感到驕傲。”

  地點:伊朗首都德黑蘭

  關鍵詞:絲綢之路、全面戰略伙伴關系

  伊朗是習近平此訪的最后一站。中國與伊朗有著悠久的交往史。最早可追溯到2000多年前。古代的波斯帝國通過絲綢之路與中國往來密切。

  習近平此訪又恰逢伊朗核問題全面協議開始落實之際,習近平歡迎伊朗以嶄新姿態出現在地區和國際舞台,願意同伊方共同努力,推動兩國合作邁上新台階。習近平在與伊朗總統魯哈尼的共見記者會上說:“我們一致決定將兩國關系提升為全面戰略伙伴關系,並發表聯合聲明。雙方將以此為契機,繼續擴大高層交往和各層級的交流,鞏固和增進兩國政治互信,在涉及彼此核心利益問題上繼續相互理解,相互支持。”

  魯哈尼表示,習近平主席是伊核問題解決后首位到訪伊朗的外國元首。此訪必將成為兩國關系發展史上的裡程碑。魯哈尼表示,伊方願同中方保持高層交往,深化經貿、投資、能源、金融、環保等領域合作,積極參與“一帶一路”建設,密切雙方在國際事務中溝通協調。

  習近平和魯哈尼共同見証了中伊雙方多項合作文件的簽署。雙方發表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和伊朗伊斯蘭共和國關於建立全面戰略伙伴關系的聯合聲明》。習近平說:“通過這次對伊朗的國事訪問,我對中伊全面戰略伙伴關系的前景充滿信心。相信中伊關系進一步發展將造福兩國和兩國人民,為地區乃至世界的和平與發展做出貢獻。”

(責編:袁勃)

推薦閱讀

【“十三五”,我們這樣走過】市場主體創新步伐堅實    “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培育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一流企業。全面實施市場准入負面清單制度,清理廢除妨礙統一市場和公平競爭的各種規定和做法,支持民營企業發展,激發各類市場主體活力。”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論述,為激發各類市場主體活力指明了方向。“十三五”以來,在一項項惠企政策、改革措施推動下,市場主體實力越發雄厚、活力更加充沛。 【詳細】

服務業實現快速發展|我國教師隊伍建設成就斐然 | 我國控輟保學成效顯著 

【總書記擘畫高質量發展】共享發展,民生改善奔小康     高質量發展,是共享成為根本目的的發展。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疫情防控期間如何全力醫治患者拯救生命、兜牢民生底線?扶貧產業是否落地生根、易地搬遷群眾能否穩定就業?改革發展成果怎樣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眾?總書記在國內考察中訪民情、察民意、問民生,殷殷囑托和深切關懷體現了大黨大國領袖真摯的人民情懷。 【詳細】

開放發展,合作共贏創新局 | 綠色發展,美麗中國邁大步 | 協調發展,補齊短板潛力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