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曼特拉 馬特拉 Sumantra Maitra (印度)
中國外交部宣布,國家主席習近平將於1月19日至23日對沙特阿拉伯、埃及、伊朗三國進行國事訪問。中國最高領導人自2009年以來還沒有訪問過沙特阿拉伯,而自2002年以來也還沒有訪問過伊朗。此次訪問正值中東局勢緊張之時,戰火從敘利亞蔓延到也門。在如此動蕩時期,中國國家主席對該地區進行國事訪問彰顯中國作為一個泱泱大國負責任的風范。
中東大國政治實際上已被歐洲、美國和俄羅斯支配,不過中國近年來日益積極參與其中。中方邀請敘利亞政府代表和有關反對派代表訪華,並已計劃在中東、北非和吉布提建立軍事基地和開展安全合作。中國還在北非展開大規模撤僑行動並派遣軍艦前往索馬裡危險水域進行反海盜巡邏。隨著中國對石油需求的增長,中國的利益在中東地區擴展,中國遲早會開始在這一地區尋找更強大的安全與合作,這只是一個時間問題。
《中國對阿拉伯國家政策文件》是中國政府制訂的首份對阿拉伯國家政策文件,它重點闡述了2000多年以來陸上、海上絲綢之路一直把中阿兩大民族連接在一起。
文件指出:“中阿雙方順應要和平、謀發展、促合作的世界潮流,相互尊重,平等相待,致力於深化傳統友好,積極發展雙邊關系,政治、經貿、科技、文教、軍事、衛生、體育、新聞等領域合作成果顯著,構建起面向新世紀的友好合作關系。”
阿拉伯國家是中國第七大貿易伙伴和石油供應方。文件提到了這些貿易往來的重要性。
中國在中東的重要性也在不斷增長。由於中東國家與傳統大國之間產生了信任危機,他們也期待著中國的經濟和軍事調解。但迄今為止,中國的利益還僅僅局限於傳統的經濟領域。
文件表明了中國勇於承擔國際責任的決心。中國支持和平解決巴以沖突,近期內已敦促沙特阿拉伯和伊朗以和平方式解決爭端。
中方承諾與阿方開展安全與情報合作,舉行更多聯合軍事演習。但文件這一部分內容主要針對反恐合作。文件還指出,反恐合作應是長期的,強調徹底鏟除恐怖主義根源和結構性誘因。鑒於恐怖主義正在成為中國面臨的一大問題,這完全可以理解。
同時,中國表示尊重阿拉伯人民關於本國政府的選擇,這意味著中國不會干涉任何阿拉伯國家內部事務。
文件綜合而全面,從根本上體現了中國著重經濟發展和雙贏局面的長遠外交理念。最重要的是,這是中國政府制訂的首份對阿拉伯國家政策文件,它本身就標志著中國外交的重要階段,描繪出中國在中東的地緣政治和戰略思想中日益增長的重要性。(編譯:李京榮)
(作者為中國網專欄作家,國際問題觀察員。文章僅代表個人觀點)
(原文鏈接:Xi's Middle East visit coincides with China's Arab policy paper)
【“十三五”,我們這樣走過】市場主體創新步伐堅實 “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培育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一流企業。全面實施市場准入負面清單制度,清理廢除妨礙統一市場和公平競爭的各種規定和做法,支持民營企業發展,激發各類市場主體活力。”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論述,為激發各類市場主體活力指明了方向。“十三五”以來,在一項項惠企政策、改革措施推動下,市場主體實力越發雄厚、活力更加充沛。 【詳細】
【總書記擘畫高質量發展】共享發展,民生改善奔小康 高質量發展,是共享成為根本目的的發展。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疫情防控期間如何全力醫治患者拯救生命、兜牢民生底線?扶貧產業是否落地生根、易地搬遷群眾能否穩定就業?改革發展成果怎樣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眾?總書記在國內考察中訪民情、察民意、問民生,殷殷囑托和深切關懷體現了大黨大國領袖真摯的人民情懷。 【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