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主席習近平即將開啟對沙特、埃及和伊朗的國事訪問,必將促進中國與中東地區的戰略合作,對此中東國家各界充滿期待。埃及地區戰略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員易卜拉欣·赫伊塔尼在接受人民日報全媒體平台記者專訪時表示,“一帶一路”是共同發展的鑰匙,中東國家在“向東看”,對發展與中國的經貿伙伴關系興趣濃厚。他希望“一帶一路”與“向東看”有效對接,使中國和中東國家之間的合作不斷加強。
赫伊塔尼認為,中國和中東地區經貿互補性較強。海灣地區產油國資源豐富,供需兩端的能源合作關系穩定。中國有一半以上的能源進口來自中東地區,雙方能源戰略合作關系至關重要。沙特與中國合作興建的延布煉廠成為阿中能源戰略合作的延伸。這也體現了阿中合作的新趨勢:一方面,阿中傳統能源合作穩固有力;另一方面,阿中貨物貿易、工程承包等非石油貿易的成果越來越顯著。
赫伊塔尼說,中國基礎設施建設能力處於國際領先水平,與之相關的裝備設備也具有較強的國際競爭力,越來越多國家歡迎來自中國的產品和技術。從前,中東國家是歐美公司的“天下”;現在,在“一帶一路”倡議下,來自中國的投資和技術在中東遍地開花。“中國提出的‘一帶一路’倡議是一串共同發展的鑰匙,和區域內不同國家、不同國情對接,產生不少共贏的合作方案。近年來,中東國家在‘向東看’,對發展與中國的經貿伙伴關系興趣濃厚。如今‘向東看’的目光迎上了‘一帶一路’倡議,合作的共同願望有了新平台。從傳統的互補模式到今天的全面開花,中國和中東國家之間的經貿關系不斷提升。”赫伊塔尼說。
“以埃及為例,我們正在規劃‘蘇伊士運河走廊經濟帶’,兩國在基礎設施建設和投資領域的合作大有可為。”赫伊塔尼說,埃及經歷了政治上的動蕩,目前局勢趨於穩定,但面臨的安全挑戰依然不小,近期國內旅游因此受到創傷。目前,埃及當局推出新首都工程、新蘇伊士運河等一系列旨在刺激經濟發展的工程建設,暌違3年終於成立的埃及議會正在考慮全面修改投資法,以改善國內投資環境。“習近平主席到訪埃及將成為埃中兩國合作步入‘快車道’的助推劑,我們期望中國朋友助力埃及人民實現振興國家的夢想。”
赫伊塔尼說,中東國家雖然距離中國比較遙遠,但以其重要的戰略地位成為“一帶一路”的一個亮點。近年來由於利比亞、敘利亞、也門等區域內國家持續動蕩,合作受到一定影響,但是中國一直在中東地區勸和促談,中國聲音、中國方案受到期待和歡迎,中國在中東問題上一貫秉持公正、公平、客觀的立場,贏得了阿拉伯人民的信任和贊譽,雙方合作得以深入。“在和平與繁榮的道路上,中國與中東國家並肩同行。讓我們一起攜手,勾畫美好的未來。”(人民日報全媒體平台記者 韓曉明)
友好提示:本文為“人民日報全媒體平台”(中央廚房)出品,歡迎轉載,請注明來源,謝謝合作!
【“十三五”,我們這樣走過】市場主體創新步伐堅實 “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培育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一流企業。全面實施市場准入負面清單制度,清理廢除妨礙統一市場和公平競爭的各種規定和做法,支持民營企業發展,激發各類市場主體活力。”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論述,為激發各類市場主體活力指明了方向。“十三五”以來,在一項項惠企政策、改革措施推動下,市場主體實力越發雄厚、活力更加充沛。 【詳細】
【總書記擘畫高質量發展】共享發展,民生改善奔小康 高質量發展,是共享成為根本目的的發展。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疫情防控期間如何全力醫治患者拯救生命、兜牢民生底線?扶貧產業是否落地生根、易地搬遷群眾能否穩定就業?改革發展成果怎樣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眾?總書記在國內考察中訪民情、察民意、問民生,殷殷囑托和深切關懷體現了大黨大國領袖真摯的人民情懷。 【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