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主席即將對埃及進行國事訪問,推動新時期中埃高層往來步入新高潮
相知無遠近,萬裡尚為鄰。中埃相隔萬裡,但山水隔不斷兩國相濡以沫的真摯情誼,時空擋不住雙方貫通古今的交往合作。新年伊始,在中埃人民的共同期盼中,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應埃及總統塞西邀請即將對埃及進行國事訪問。這是中國國家元首時隔12年首次訪埃,並恰逢中埃建交60周年。此訪將成為新時期中埃關系發展的裡程碑,有力推動兩國團結友好、合作共贏、共同發展的全面戰略伙伴關系蓬勃發展。
回望歷史,2000多年前的古絲綢之路就將中埃兩大文明古國聯系在一起。中國西漢時期的使者曾遠抵今天埃及的亞歷山大。埃及成為傳統上連接東西方的貿易中心和文化樞紐,見証了駝鈴聲聲、舟楫相望的絲路歷史篇章。中國古老發明經由此地傳播到歐洲。記得我出使埃及之初,一位埃及政府部長興奮地對我說,世上罕有與古埃及文明比肩者,唯中華文明堪能媲美,這是對中國文化最真誠的贊美。而綿延千年、貫通古今的絲路精神,正是中埃友好交往的真實寫照。
回憶是共同的,心靈是相通的。中國人民不會忘記,埃及是第一個與新中國建交的阿拉伯國家和非洲國家,在中國同廣大阿拉伯國家和非洲國家關系的發展進程中發揮了獨特而重要的作用。中國政府和人民支持埃及收回蘇伊士運河主權,兩國老一輩領導人在萬隆會議共商亞非團結等光輝片段,也為許多埃及朋友津津樂道。建交60年來,無論國際風雲如何變幻,友誼與合作始終是引領中埃關系發展的主旋律。共同走過輝煌的歲月,中埃兩國早已成為同舟共濟、彼此信賴的親密朋友。
在新的歷史時期,古老的絲綢之路煥發出新的時代光彩。隨著“一帶一路”建設和“新蘇伊士運河走廊”開發工程的實施推進,中埃發展戰略對接迎來歷史機遇。兩年多來,中埃年貿易額連續突破百億美元,中國對埃投資規模不斷擴大,蘇伊士經貿合作區拓展區即將啟動,埃及成為亞投行創始成員國,中埃簽署產能合作框架協議,中資企業在埃及不斷收獲商業佳績和社會贊譽。中埃在電力能源、鐵路交通、衛星科技等領域的合作潛能不斷激發,兩國互利合作勢頭強勁,成為攜手逐夢、共同發展的堅定伙伴。
國之交在於民相親,人文交流作為中埃友好的寶貴財富和生動剪影,也在不斷拉近兩國人民的感情。從絲路文明到當代藝術,千百年來中埃文化交融從未中斷。今天,行走在開羅的大街小巷,中國文化元素常會突然映入眼帘,熱情的民眾也嘗試著用中文問好。許多埃及朋友因為中華文化而喜歡上中國。從“歡樂春節”大廟會、“漢語橋”中文比賽,到中國電視譯制劇在埃熱播,再到即將啟動的2016中埃文化年,這些多彩靈動的人文活動,成為增進中埃友誼的文化橋梁與心靈紐帶。
歷經千百載絲路情、60年兄弟誼,中埃關系歷久彌新。兩國是經得起時間考驗的老朋友,並在共同發展道路上日益成為命運共同體和利益共同體。習近平主席即將對埃及進行國事訪問,推動新時期中埃高層往來步入新高潮。在兩國領導人的共同推動下,中埃全面戰略伙伴關系也將登上新高峰。 (作者為中國駐埃及大使)
友好提示:本文為“人民日報全媒體平台”(中央廚房)出品,歡迎轉載,請注明來源,謝謝合作!
【“十三五”,我們這樣走過】市場主體創新步伐堅實 “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培育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一流企業。全面實施市場准入負面清單制度,清理廢除妨礙統一市場和公平競爭的各種規定和做法,支持民營企業發展,激發各類市場主體活力。”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論述,為激發各類市場主體活力指明了方向。“十三五”以來,在一項項惠企政策、改革措施推動下,市場主體實力越發雄厚、活力更加充沛。 【詳細】
【總書記擘畫高質量發展】共享發展,民生改善奔小康 高質量發展,是共享成為根本目的的發展。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疫情防控期間如何全力醫治患者拯救生命、兜牢民生底線?扶貧產業是否落地生根、易地搬遷群眾能否穩定就業?改革發展成果怎樣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眾?總書記在國內考察中訪民情、察民意、問民生,殷殷囑托和深切關懷體現了大黨大國領袖真摯的人民情懷。 【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