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霧霾“元凶”現形 PM2.5主要源自工業生產和燃煤

2016年01月15日10:54  來源:荊楚網
 
原標題:武漢霧霾“元凶”現形 PM2.5主要源自工業生產和燃煤

  昨日,武漢市政府舉行報告會,邀請中科院大氣物理研究所王自發研究員就“武漢市空氣污染源解析和治霾建議”作專題報告。王自發說,根據武漢市大氣顆粒物來源研究初步結果顯示,該市PM2.5綜合來源主要為工業生產和燃煤等,PM10綜合來源解析主要為揚塵等。

  三大原因形成重污染天氣

  2015年,武漢市城區空氣優良天數201天,空氣質量優良率為55.1%,比2014年增加19天,空氣質量優良率上升了5.2個百分點。但是進入2016年已經15天了,截止到1月13日的數據顯示,新年前13天,武漢市空氣質量沒有一天達到優良的標准。

  王自發結合國內有關城市開展的大氣顆粒物來源解析情況,對武漢市的灰霾成因與機理進行一次全方位的深入研究。

  武漢市大氣顆粒物來源解析主要是基於武漢市能源結構、產業結構、氣象因素、地形地貌等經濟社會及污染源等方面的分析﹔以大氣污染源和環境受體的PM10、PM2.5為主要監測對象,對武漢市PM10、PM2.5進行定量來源解析,以大氣顆粒物質量及其主要化學成分為主要監測因子。

  武漢市大氣顆粒物來源研究初步結果顯示,武漢市PM2.5綜合來源主要為工業生產和燃煤等,武漢市PM10綜合來源解析主要為揚塵等。

  通過對武漢過去幾年幾次重污染天氣的研究,王自發提出了武漢重污染天氣成因:一是本地污染重﹔二是氣象條件不利,如逆溫現象、擴散條件差等﹔三是在特定氣象條件下,外源性污染影響較大。

  不同監測站點因地區的不同,導致重污染的原因也不盡相同。月湖、梨園等站點顆粒物以煙塵集合體和飛灰顆粒為主、礦物顆粒較少﹔吳家山顆粒物以飛灰、煙塵集合體及礦物顆粒為主,礦物顆粒以不規則顆粒物為主﹔沌口新區採集的大氣顆粒物形態較為復雜,顆粒物中礦物顆粒物高於其他幾個監測站點。

  治霾要加強區域協同

  王自發表示,治理大氣污染需要全社會各行各業的共同努力。首先要精准治霾,針對不同的原因,採取不同的措施。“一定要深入調查研究,把原因找准,把對策選准。否則,很有可能耗費了大量時間、財力,最后卻達不到效果,甚至情況越來越糟。”

  區域協同也非常重要。霧霾除本地來源以外,還有一個原因就是區域傳輸。大氣是流動的,一個地區在遭受別人污染的同時也在造成其他地方的污染。王自發說:“近幾年來,武漢地區的霧霾狀況受周邊的影響在加大。”

  此外,企業事業單位和其他生產經營者應當採取有效措施,防止、減少大氣污染。一般公民應當增強大氣環境保護意識,採取低碳、節儉的生活方式,自覺履行大氣環境保護義務。

  ◎相關新聞

  去年湖北氣象災害直接經濟損失83.2億

  本報訊(記者 徐靚麗 通訊員 李傲)昨日,湖北省氣象台發布2015年湖北省氣候評價年報,2015年湖北省年平均氣溫總體偏高,降水總體略多,因災造成直接經濟損失83.2億元,低於近五年平均值。

  2015年春季冷暖起伏大,出現極端降水、倒春寒、大風過程﹔夏季降水大部偏少,氣溫偏低,出現區域性強降水和局地強對流天氣﹔秋季雨日偏多,出現罕見連陰雨。入春入夏提前,入秋正常、入冬提前。年內主要氣象災害為低溫雨雪、暴雨洪澇、強對流、倒春寒、連陰雨及霧霾。

  2015年湖北省年平均氣溫13.0(神農架)—18.4℃(陽新),18℃以上的區域僅分布在鄂東南部分地區。與常年同期相比,大部氣溫偏高0.1—1.1℃。全省各站年平均氣溫16.9℃,高於常年平均0.5℃,排歷史同期第9位。氣溫變幅大。1月上中旬、2月中旬、3月下旬、4月下旬、10月中旬偏高2.0—4.5℃,而4月上旬、7月上旬、11月下旬大部地區偏低2.0—4.0℃。

  2015年湖北省年降水量628(鄖西)—1824(赤壁)毫米,其中鄂西北、江漢平原北部不足1000毫米,鄂東大部、江漢平原東南部、鄂西南局部1400—1824毫米,其余地區1000—1400毫米。與常年同期相比,鄂東、江漢平原大部、鄂西局部偏多1—3成,其余地區偏少0—2成。全省平均年降水量1262毫米,較常年同期偏多5%。年降雨日數101—171天,與常年同期相比,僅鄂西北中北部、鄂西南部分地區偏少1—20天,其余地區均偏多,其中鄂東大部、江漢平原中部偏多10—25天。

  2015年大霧天氣主要出現在1月、2月、3月、12月﹔較大范圍霾過程出現在1月8日—12日、12月10日—14日、 25日—31日。1月8日—12日湖北省出現大范圍霾天氣,鄂東大部、江漢平原北部、鄂西南東部、鄂北崗地霾日3到5天。

  汛期湖北省先后出現11場區域性暴雨過程,其中5月14日—15日、6月1日—3日、6月16日—17日和7月14日—16日這四場區域性暴雨過程影響較大,且伴隨不同程度強對流天氣。今年汛期湖北省共出現15次局地強對流天氣,5月出現5次、6月2次、7月4次、8月3次、9月1次。

(來源:荊楚網)

推薦閱讀

【“十三五”,我們這樣走過】市場主體創新步伐堅實    “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培育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一流企業。全面實施市場准入負面清單制度,清理廢除妨礙統一市場和公平競爭的各種規定和做法,支持民營企業發展,激發各類市場主體活力。”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論述,為激發各類市場主體活力指明了方向。“十三五”以來,在一項項惠企政策、改革措施推動下,市場主體實力越發雄厚、活力更加充沛。 【詳細】

服務業實現快速發展|我國教師隊伍建設成就斐然 | 我國控輟保學成效顯著 

【總書記擘畫高質量發展】共享發展,民生改善奔小康     高質量發展,是共享成為根本目的的發展。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疫情防控期間如何全力醫治患者拯救生命、兜牢民生底線?扶貧產業是否落地生根、易地搬遷群眾能否穩定就業?改革發展成果怎樣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眾?總書記在國內考察中訪民情、察民意、問民生,殷殷囑托和深切關懷體現了大黨大國領袖真摯的人民情懷。 【詳細】

開放發展,合作共贏創新局 | 綠色發展,美麗中國邁大步 | 協調發展,補齊短板潛力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