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國理政 新實踐】“問責”利器讓履職擔當更有力

2016年01月15日17:21  來源:央視網
 
原標題:【治國理政 新實踐】“問責”利器讓履職擔當更有力

1月12日,習近平在十八屆中央紀委六次全會上發表重要講話,強調“要整合問責制度,健全問責機制,堅持有責必問、問責必嚴。”在前不久召開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上,黨中央也提出要堅決把全面從嚴治黨的主體責任壓下去,加大問責力度,讓失責必問成為常態。

有權必有責,有責要擔當,失職必追究。把好關口,強化擔當,成為各級黨委、紀委的重要職責。問責,成為近幾年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工作關鍵詞。

勇於擔當敢負責

近日,審計署機關各單位、各派出機構共70個單位主要負責人,作為黨風廉政建設第一責任人,分別與黨組簽訂了《審計署2016年度落實黨風廉政建設責任承諾書》,鄭重承諾要增強責任意識,切實履行黨風廉政建設職責。

一諾千金,下屬違紀違法,主要領導難辭其咎。像這樣“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的壓力傳導機制,已經常態化,各級黨委、紀委特別是“一把手”以身作則,切實把責任扛到了肩上。

隻有分清責任,才能落實責任。習近平總書記在十八屆中央紀委三次全會上指出“落實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黨委負主體責任,紀委負監督責任”。之后,中央紀委就落實“兩個責任”作出一系列部署。2015年初,十八屆中央紀委五次全會提出“要突出問責”,總書記再次強調,要“強化黨風廉政建設主體責任,各級黨委(黨組)要切實把黨風廉政建設當作分內之事、應盡之責”。今年剛剛召開的十八屆中央紀委六次全會進一步提出“堅持有責必問、問責必嚴”。

責任落實根本在於擔當。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堅持原則、敢於擔當是黨的干部必須具備的基本素質。在落實責任過程中,國家行政學院教授許耀桐認為,“黨委一把手要加強責任意識,不能止於念念文件開開會,必須務實,拿出實實在在的行動。”黨的十八大以來,新一屆黨中央利劍高懸,“打虎滅蠅”、狠剎“四風”,成效有目共睹。各級黨委、紀委也勇擔當、見行動,落實責任的舉措更加具體務實。

堅決追責剎歪風

新年初始,中央紀委監察部網站發布消息,最高人民法院先后兩次公開通報13名法院院長及相關領導干部被問責的情況。自十八大以來,全國法院共實施黨風廉政建設責任追究270人,其中包括各級法院的黨組書記、院長42人。

沒有問責,責任就落實不下去,近三年來,各地早已頻頻掀起“問責”風暴:

2014年,中央第三輪巡視反饋工作結束,13家被巡視單位中,有12家被指出“兩個責任”落實不力﹔在貴州,2014年有21人因不履行主體責任或履行不力受到黨紀處分﹔2015年,雲南省共對“兩個責任”落實不力的345名領導干部追責,問責領導班子52個﹔新疆自治區2015年追責黨員領導干部103人,紀委分4批通報曝光26人﹔2015年,河南省共有85個單位的黨委(黨組)、紀委(紀檢組)和940名黨員領導干部,受到責任追究。在四川,2015年因落實主體責任不力而被問責的黨組織有92個、黨員干部486人﹔在2015年,山東共有51個單位黨委(黨組)和1036名黨員領導干部因履責不力被問責﹔新年伊始,山東省紀委通報10起黨風廉政建設責任追究典型,聊城市科技局原黨組書記、局長劉淼等領導干部,因下屬違規違紀受到責任追究。

動員千遍,不如問責一個。“問責”機制敲響了警種,有效剎住歪風,提高效能,促進了責任意識刻印在心、落實於行。

倒逼盡責促廉潔

圍繞落實“兩個責任”,近三年來,各級黨委和紀檢監察機關健全機制,開列責任清單,將責任層層分解、級級落實,保障“履責有依、問責有據”。

2015年,在山東省高青縣的干部述廉述責會上,縣委常委、縣紀委書記耿慶瑋擔任“主考官”,與10個縣直部門“一把手”進行互動質詢,耿慶瑋先后提出20多個比較尖銳的問題,讓不少述廉述責對象都緊張得紅了臉。

述廉述責是山東落實主體責任的一項重要舉措,2015年,山東省紀委常委與55名市廳級黨政正職進行廉政談話,在4個市、70個縣(市、區)開展了述廉述責試點。山東省委定期召開落實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領導小組會議和反腐敗協調小組會議,推動形成黨風廉政建設整體合力,並開展了6輪落實“兩個責任”巡視。2015年,共對1036人實施責任追究,加大問責力度,倒逼責任落實。

四川省委2014年就出台落實“兩個責任”的意見,在省政府系統56個部門(單位)探索推行個性化責任清單制度,並通過整合監督檢查、專項治理、巡視監督、紀律審查、黨風廉政建設社會評價等方式,強化監督成效。

在緊抓責任追究同時,雲南省通過檢查考核、誡勉談話、述廉述責等舉措,倒逼盡職盡責。2015年,對22名上年度黨風廉政建設考核不合格或基本合格的州市和單位黨政主要領導和紀委書記(紀檢組長),進行了誡勉談話,取消了班子及“一把手”年度評先評優資格,限期整改。

權力就是責任,責任就要擔當。黨的十八大以來,“問責”利器成了廉政建設的“撒手锏”,倒逼各級黨委、紀委轉變觀念,抓黨風,抓反腐,“種好責任田、守好責任區”。 (記者 李文亮)

(責編:紀   宇、曹昆)

推薦閱讀

【“十三五”,我們這樣走過】市場主體創新步伐堅實    “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培育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一流企業。全面實施市場准入負面清單制度,清理廢除妨礙統一市場和公平競爭的各種規定和做法,支持民營企業發展,激發各類市場主體活力。”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論述,為激發各類市場主體活力指明了方向。“十三五”以來,在一項項惠企政策、改革措施推動下,市場主體實力越發雄厚、活力更加充沛。 【詳細】

服務業實現快速發展|我國教師隊伍建設成就斐然 | 我國控輟保學成效顯著 

【總書記擘畫高質量發展】共享發展,民生改善奔小康     高質量發展,是共享成為根本目的的發展。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疫情防控期間如何全力醫治患者拯救生命、兜牢民生底線?扶貧產業是否落地生根、易地搬遷群眾能否穩定就業?改革發展成果怎樣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眾?總書記在國內考察中訪民情、察民意、問民生,殷殷囑托和深切關懷體現了大黨大國領袖真摯的人民情懷。 【詳細】

開放發展,合作共贏創新局 | 綠色發展,美麗中國邁大步 | 協調發展,補齊短板潛力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