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躺在病床上,想要人陪。
他一生省吃儉用,熱心助殘助困、修橋護路
一輩子行善,錢都拿去做好事
紹興“好事爺爺”病危缺錢治
這樣的浙江好人,我們拿什麼回報
“來了嗎?來了嗎?”昨天下午,鄭老虎躺在紹興文理學院附屬醫院昌安院區的病床上,有些神志不清,嘴裡仍喃喃自語。他在等誰?
侄子鄭國祥說,“他做了一輩子好事,臨老了覺得孤單,還是希望有人來看看他。”
2016年1月最新一期的“浙江好人榜”上,鄭老虎和杭州的韋思浩老人一起入圍。此前,他還獲評過紹興的“慈善之星”等稱號。在紹興,他是大家耳熟能詳的“好事爺爺”。
1985年,鄭老虎從原紹興第二建筑工程公司退休后,義務修路護路二十載,熱心於助殘、助困,平時省吃儉用下來的7萬多元退休工資,幾乎都拿去做了善事。
“他的錢平時都用光了,現在要搶救,費用有些緊張。”鄭國祥說。
家裡最多的是各種獎狀條幅。
山村裡的“行善明星”
修路一年穿破了十雙球鞋
鄭老虎爺爺是紹興蕺山街道昌安東村的明星,街坊鄰居說起他,基本上就是三個字——“大好人”。要問老虎爺爺31年來修了多少路?大家都說記不清楚了。侄子鄭國祥說,看看他穿破的鞋就知道了。
昨天,在老虎爺爺簡陋的家裡,凳子下、床下、天井裡放著幾十雙破球鞋。鄭國祥說,老人很節約,鞋子破了也不舍得丟。最近幾年的鞋,都放在家裡。
鄭國祥講述了叔叔修路的故事:
剛退休時,老虎爺爺還住在紹興市區新建南路的老房子裡。小區外靜寧巷口的路面破損嚴重,他在散步時看到一位媽媽帶著小孩摔倒,受了傷。他馬上買來水泥,補好了坑。
從那以后,他每天都要帶工具出門,看到有破損的路,立即修好。圖什麼?就圖退休后有事做。
三年后,老房子拆遷,他把家搬到昌安東村。於是,這附近的路又歸他“養護”了。
那年,小區旁建立交橋,路面幾乎都是坑坑窪窪的。老人就想幫大家修一條臨時便道。他四處“勘查”,發現文理學院附屬醫院后面有一條小路,大家平時都繞道這裡。老人找了些別人不要的斷磚鋪在路面。有些大的坑,他就跑到工地討了一些枕木,再撒上碎石子鋪平。就這樣,本來是一條小路,老人搗騰了幾個月,竟然能通汽車了。
這些年,類似的好事,隨便一個鄰居都能講一大堆。
附近的路修得差不多了,慢慢擴大了檢查的圈子。由於腿腳不便,他就雇了一輛三輪車,從小區出發轉一個大圈,需要花兩個多小時。
他有一個筆記本,看到路上有破損或隱患的地方就記下來,隨后落實修補。
這樣穿破的鞋子家裡起碼堆了幾十雙。
他把省下的錢拿去做善事
住的房子是侄子們買的
鄭老虎不僅熱心修路,還經常力所能及地向身邊需要幫助的人伸出援手。
昌安東村有位居民朱某患有精神病,日常生活依靠年邁的父母照料,幾年前,朱某的父親又檢查出胃癌晚期。他知道這件事,拿出200元委托社區干部交給朱某。捐款,對鄭老虎來說是“家常便飯”,給多少人捐過款,他自己也記不清了。
僅剛剛開始的2016年,他就捐了兩次錢,一次是向慈善總會捐款2000元,一次是向社區捐款2000元資助貧困家庭。另外,現有記錄顯示,老人這些年已累積為希望工程和環城河整治等捐款兩萬多元。
昨天,在老虎爺爺的家裡,記者沒看到一件像樣的家具,電飯煲和空調是僅有的電器。這台空調還是兩年前大家湊錢買的。房間裡堆放最多的是獎狀、報紙等。
那套齊全的修路工具整齊地擺放在門后,鏟子、榔頭、扳手等,不知道的,還以為他是一名貨真價實的養路工人。
鄭國祥說,叔叔一生節省,在自己身上花錢近乎苛刻,平時就弄點梅干菜或青菜下飯,幾乎不起油鍋。腳上的襪子,身上的衣服,都是重重補丁。連社區裡送他的新棉被,也被拿去送給了更困難的人。
可是,在修路這方面,他卻十分大方,花再多錢都舍得。
鄰居尤金妹說,老人的房子還是侄子們湊錢買的,又花錢簡單裝修了給老人住。“他口袋裡放不牢錢的,都捐出去了。”
四年前,鄭國祥的孩子結婚,“別人都送2000元的禮金,他是我親叔叔,才送了200元。”更讓人感動的是,網友知道他的事跡后上門獻愛心,送來慰問金,一轉身,他又捐了出去。
老人摔傷住院未脫離生命危險
巨額費用讓侄子有些吃不消
以前,老人生再重的病也不願意住院,因為他一直挂念著很多事要做。
鄭國祥說,樓道裡的水電費都是叔叔幫忙收的,近幾年腿腳不好,但他仍堅持要做。為了讓老人安心住院,鄭國祥跑上跑下,幫小區安裝了一戶一表,這樣老人就不用操心收費的事。
今年1月4日,已經90歲高齡的老人在家中不慎摔倒,導致鎖骨骨折。
紹興文理學院附屬醫院昌安院區主任醫師盧曙芳說,老人年紀偏大,本身有高血壓、冠心病等,手術風險比較大,所以選擇保守治療。
老人無兒無女,平時都是侄子鄭國祥過來照顧。“我一個人忙不過來,請了個護工。”鄭國祥說。
老人沒有積蓄,目前治病的錢,是侄子和社區此前偷偷幫他存下來的。眼下肯定要長期住院,這點錢根本不夠用,費用方面是個難題。“他肯定是不想讓大家幫他捐款的,我們家也暫時不想用別人的錢(幫著治療)。”
鄭國祥給我們算了筆賬:請一名護工一個月需要5000元,加上治療費,除去醫保報銷,一個月的開銷在2萬元左右。醫生說,骨折需要靜躺三四個月,差不多共需10萬元的費用。
鄭國祥年紀也不小了,他拿出一疊單子嘮叨,“這是CT發票,這是打營養針的錢……”
醫生說,老人目前意識不清,仍未脫離生命危險,仍處於病危狀態。錢江晚報記者在病房採訪的時候,病床上的他一直在念叨著什麼。
“他是覺得太冷清了,希望有更多的人來陪陪他。”鄭國祥解釋說。
老虎爺爺做了一輩子好事,他的慈善精神感動過很多人。我們真心希望,老人能夠早日康復。
本報通訊員 陳玉婷 本報記者 苗麗娜 文/攝
(來源:錢江晚報)
【“十三五”,我們這樣走過】市場主體創新步伐堅實 “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培育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一流企業。全面實施市場准入負面清單制度,清理廢除妨礙統一市場和公平競爭的各種規定和做法,支持民營企業發展,激發各類市場主體活力。”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論述,為激發各類市場主體活力指明了方向。“十三五”以來,在一項項惠企政策、改革措施推動下,市場主體實力越發雄厚、活力更加充沛。 【詳細】
【總書記擘畫高質量發展】共享發展,民生改善奔小康 高質量發展,是共享成為根本目的的發展。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疫情防控期間如何全力醫治患者拯救生命、兜牢民生底線?扶貧產業是否落地生根、易地搬遷群眾能否穩定就業?改革發展成果怎樣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眾?總書記在國內考察中訪民情、察民意、問民生,殷殷囑托和深切關懷體現了大黨大國領袖真摯的人民情懷。 【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