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說:超八成大學生購物渠道為網絡。網絡圖
今天,上海交通大學輿情研究實驗室社會調查中心發布《2015年中國大學生消費行為與品牌認知報告》,調查針對中國29個省市2240所中國普通高等學校(機構)的在校大學生,回收有效問卷9807份。調查發現,大學生的飲食支出超過總支出的一半,超過八成學生的購物渠道為網絡,觀看電影是大學生主要的休閑娛樂方式。
飲食約佔全部支出54.1%
報告顯示,飲食為大學生的主要支出,約佔全部支出的54.1%﹔其次是購買衣物和日用品的支出,分別佔11.1%、10.8%﹔社交娛樂支出排在第四,佔7.7%。就性別差異而言,男生在飲食、社交娛樂和健身運動上的消費支出均略高於女生,但同時,女生的購物消費高於男生。就學歷差異而言,博士生社交娛樂支出的比例高於其他教育背景學生﹔碩士生購買日用品和購買衣物的支出佔比最高。
將受訪大學生進行區域劃分,醫療/保健費用支出佔比總體上呈現出由東部到中部、西部遞增的趨勢﹔而社交娛樂支出佔比則由東部、中部、西部地區依次減少。學習/培訓費用方面,普通高校與專科院校大學生相應支出比例略高於其他類型高校大學生﹔985院校大學生社交娛樂支出佔比高於其他類型高校學生。
選購物渠道網絡佔80.2%
為了解中國大學生消費水平與消費結構概況,中心還對中國大學生購物的主要渠道進行調查,數據顯示:在受訪大學生的購物渠道選擇中,網上購物佔比最高,為80.2%﹔校園超市次之,佔比59.5%﹔大型超市排位第三,佔比51.3%﹔在所列渠道中,跳蚤市場佔比最低,為2.3%。
就性別差異而言,差異最大的渠道是商場,女生佔比60%,男生僅佔38%。就專業而言,人文科學專業學生網購比例最高,文科生通過大型超市購物的比例也高於其他專業學生﹔理科生通過跳蚤市場購物的比例最高﹔此外,醫藥專業的學生通過批發市場購物的比例明顯高於其他專業學生。成長區域為城市的大學生更多通過商場、大型超市和便利店購物,而農村學生往往通過批發市場、跳蚤市場進行購買,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城市學生與農村學生在經濟能力、消費觀方面的城鄉差異。
博士生娛樂活動最豐富
數據顯示,大學生選擇在電影院劇場消費的所佔比重最高,為57.8%﹔其次是KTV,佔39.7%。盡管電影院劇場仍然是各教育背景學生消費佔比最高的,但博士生對娛樂活動的追求明顯不再單一化——當專科生、本科生和碩士生均把KTV作為第2選擇時,隻有博士研究生將運動健身作為第2選擇,此外在酒吧、水療會所、SPA美容、高爾夫等花費較高的項目上的消費佔比均高於其他學歷的學生。
調查還發現,受訪者父母的學歷對其休閑娛樂消費場所的選擇影響顯著,父母學歷越高,大學生子女選擇高爾夫、棋牌娛樂和茶樓等作為休閑娛樂的比例越高﹔家庭月收入越高,對運動健身、酒吧、水療會所、SPA美容、高爾夫等娛樂選擇佔比越高。(新民晚報記者 易蓉)
(來源:新民晚報)
【“十三五”,我們這樣走過】市場主體創新步伐堅實 “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培育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一流企業。全面實施市場准入負面清單制度,清理廢除妨礙統一市場和公平競爭的各種規定和做法,支持民營企業發展,激發各類市場主體活力。”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論述,為激發各類市場主體活力指明了方向。“十三五”以來,在一項項惠企政策、改革措施推動下,市場主體實力越發雄厚、活力更加充沛。 【詳細】
【總書記擘畫高質量發展】共享發展,民生改善奔小康 高質量發展,是共享成為根本目的的發展。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疫情防控期間如何全力醫治患者拯救生命、兜牢民生底線?扶貧產業是否落地生根、易地搬遷群眾能否穩定就業?改革發展成果怎樣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眾?總書記在國內考察中訪民情、察民意、問民生,殷殷囑托和深切關懷體現了大黨大國領袖真摯的人民情懷。 【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