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治軍3年,軍隊血脈承載紅色基因

2016年01月13日20:53  來源:中國青年網
 

  1月5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到第13集團軍視察。新華社記者李剛 攝

  視察第13集團軍,“半截皮帶”前駐足感觸

  2016年1月5日,習近平在重慶期間來到“十分熟悉”的第13集團軍視察。第13集團軍是從鄂豫皖蘇區走出來的老部隊,歷史悠久,戰功赫赫。在集團軍軍史館,習近平邊聽邊看,不時詢問有關情況。他在3件展品前駐足的時間最長,其中之一就是長征中紅軍戰士周國才過草地時保留下來的半截皮帶,看到這半截皮帶,習近平深有感觸地說:“這就是信仰的力量,就是‘鐵心跟黨走’的生動寫照。”,為何這半截皮帶引發軍委主席習近平如此的感慨?

紅軍戰士周國才的半截皮帶。

  “半截皮帶”,赤膽忠心的見証

  原來這背后講述的一段紅軍戰士對黨“忠貞信仰”的故事,讓習近平贊嘆不已。故事是這樣的,1936年7月,紅四方面軍31軍93師274團8連(第13集團軍某紅軍團4連的前身)戰士周國才跟隨部隊穿越草地北上,進入草地不久后他們就斷糧了,他和6位戰友隻好煮皮帶充飢。最后輪到吃周國才的皮帶時,看著心愛的皮帶被細細地切成一小段一小段的皮帶絲,漂在稀溜溜的湯水裡,周國才禁不住流下了眼淚。當皮帶第一個眼兒前面那一截被吃完后,他實在忍不住了,哭著懇求戰友說:“我不吃了,同志們,我們把它留著作個紀念吧,我們帶著它去見毛主席。”,這樣,懷著對革命勝利的憧憬,大家忍飢挨餓,將這吃剩的半截皮帶保留了下來。在隨后的長征途中,周國才的6位戰友相繼犧牲,隻有他隨紅四方面軍勝利抵達延安。為了緬懷犧牲的戰友,他用鐵筷子在皮帶背面燙上了“長征記”3個字,並用紅綢子包裹起來。1975年,周國才將這條珍藏了幾十年的半截皮帶捐贈給國家。

  在第13集團軍軍史館裡展出的,雖然是這件珍貴文物的復制品,但它始終是激勵著官兵鑄牢“聽黨指揮”的軍魂。因此,習主席才深有感觸地說:“這就是信仰的力量,就是‘鐵心跟黨走’的生動寫照。”習近平在視察中特意叮囑要發掘好、運用好部隊中的紅色資源,豐富“紅色基因代代傳”工程內涵,加強黨史軍史和光榮傳統教育,確保官兵永遠聽黨話、跟黨走。

  2013年2月4日,習近平來到蘭州軍區某通信團執勤機房,看望正在值班的官兵,詳細了解她們的學習、工作情況。新華社記者 李剛 攝

  視察蘭州軍區,首提“紅色基因”

  2013年2月2日上午,習近平冒著嚴寒參觀了蘭州軍區空軍某試驗訓練基地部分裝備,接見基地官兵和技術人員代表。習近平還到酒泉衛星發射中心,向安葬在東風革命烈士陵園的聶榮臻元帥和為我國航天科技事業獻身的英烈敬獻花籃,向共和國的功臣們表示敬意。他還參觀了發射中心歷史展覽館,視察了載人航天發射場垂直總裝測試廠房。

  4日下午,習近平來到蘭州軍區機關,接見了駐蘭州部隊師以上領導干部,並看望軍區某通信團執勤機房正在值班的官兵。他在蘭州軍區視察時指出,西北地區紅色資源豐富,是延安精神的發源地,要發揚紅色資源優勢,深入進行黨史軍史和優良傳統教育,把“紅色基因”一代代傳下去。

 

  2014年4月29日下午,習近平參觀新疆軍區某紅軍師師史館。新華社記者 李剛 攝

  赴新疆觀摩紅軍師,叮囑把“紅色基因”融入官兵血脈

  2014年4月29日下午,習近平冒雨來到烏魯木齊市郊的新疆軍區綜合訓練場,觀摩部分火器實彈射擊等部隊實戰化訓練課目演示。他對官兵從難從嚴刻苦訓練表現出的過硬素質給予充分肯定,稱贊“演練很好!”。在參觀新疆軍區某紅軍師師史館時,習近平叮囑部隊領導,要把“紅色基因”融入官兵血脈,讓“紅色基因”代代相傳。

  習近平在新疆軍區“紅色基因”的講話,成了江西省省委書記強衛當年在《求是》撰文的緣起。他以《激活紅色基因煥發生機活力》為題,談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的體會。在這篇文章中,強衛說,新時代需要激活“紅色基因”,隻有激活“紅色基因”,才能增強體內抗體,從根本上保証黨的思想純潔、組織純潔、作風純潔。

  2014年10月31日,習近平專程來到福建省上杭縣古田鎮,出席正在這裡召開的全軍政治工作會議。習近平同基層會議代表共進午餐、吃“紅軍飯”。新華社記者李剛 攝

  古田重溫“紅軍飯”,叮囑青年一代傳承好“紅色基因”

  2014年10月,在全軍政治工作會議時隔15年后再次召開之際,習近平重回古田。“在古田會議召開85周年之際,我們來到這裡”,習近平說,“目的是尋根溯源,深入思考我們當初是從哪裡出發的、為什麼出發的……”

  2014年10月31日中午,習近平在福建上杭古田出席全軍政治工作會議期間同11位部隊基層干部和英模代表圍坐在一起,紅米飯,南瓜湯,大家津津有味吃起了“紅軍飯”。他同大家邊吃邊談,回顧老紅軍艱苦卓絕的戰斗歲月。習近平語重心長叮囑大家,青年一代是黨和軍隊的未來和希望,革命事業靠你們接續奮斗,優良傳統靠你們繼承發揚。軍隊政治工作要大家一起來做,基層做好工作是重要環節。要帶頭學傳統、愛傳統、講傳統,帶動部隊官兵傳承好“紅色基因”、保持老紅軍本色。

  重回古田的“古田會議”,最初動議者即為習近平,會址也由習近平在“軍隊一次重要會議上”親自決策定在古田。習近平就古田會議曾作指示:要在政治工作的發源地進行情景教育,尋根溯源、正本清源,傳承“紅色基因”,不忘本、不迷途,從歷史中汲取前進的智慧營養。

  2014年12月14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來到南京軍區機關視察。這是習近平參觀軍區軍史館。中國軍網記者岱天榮 攝

  南京倡官兵保本色,不讓歷史悲劇重演

  距全軍政治工作會議僅時隔兩個月后的2014年12月14日,習近平到訪南京軍區軍史館。館內一組組大型雕塑,一件件歷史文物,一幅幅圖片史料,生動展示了南京軍區部隊英勇善戰的光榮歷程和新時期部隊建設的重大成果。習近平對軍區部隊的歷史十分熟悉,一邊仔細觀看,一邊與大家交流。他叮囑軍區領導要把紅色資源利用好、把紅色傳統發揚好、把“紅色基因”傳承好,教育官兵學傳統、愛傳統、講傳統,始終保持老紅軍本色。

  首個國家公祭日后,在南京回顧這段血的歷史,是為了更好的前行,教導官兵把先輩們用鮮血和生命鑄就的優良傳統一代代傳下去。在指針永久定格於9時的投降簽字儀式用鐘前,習近平告誡大家:“歷史刻骨銘心,永遠不能忘記。要教育官兵勿忘國恥、奮發圖強,決不讓歷史悲劇重演。”

  在以習近平主席、中央軍委及各大軍區領導的積極號召下,濟南軍區、蘭州軍區、南京軍區等單位分別舉辦了豐富的學習活動,使“紅色基因”切實深入到了官兵的工作生活之中,在各地軍隊掀起了一場弘揚軍隊優良作風的紅色風暴。

  結語:傳統不是守住爐灰,而是熱情火焰的傳遞。在這偉大的變革時代,那些和血與火相伴隨、與最可愛的人相聯系的紅色基因,是子弟兵情感的依附、精神的歸宿、前行的動力。這基因,代代相傳,青春常駐,讓人民軍隊的每個時期都有其獨特的魅力。時光荏苒,不變的是官兵聽黨話、跟黨走的赤子之情。(文字由吳章勇 曹宏琰 整理)

(責編:白宇)

推薦閱讀

【“十三五”,我們這樣走過】市場主體創新步伐堅實    “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培育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一流企業。全面實施市場准入負面清單制度,清理廢除妨礙統一市場和公平競爭的各種規定和做法,支持民營企業發展,激發各類市場主體活力。”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論述,為激發各類市場主體活力指明了方向。“十三五”以來,在一項項惠企政策、改革措施推動下,市場主體實力越發雄厚、活力更加充沛。 【詳細】

服務業實現快速發展|我國教師隊伍建設成就斐然 | 我國控輟保學成效顯著 

【總書記擘畫高質量發展】共享發展,民生改善奔小康     高質量發展,是共享成為根本目的的發展。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疫情防控期間如何全力醫治患者拯救生命、兜牢民生底線?扶貧產業是否落地生根、易地搬遷群眾能否穩定就業?改革發展成果怎樣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眾?總書記在國內考察中訪民情、察民意、問民生,殷殷囑托和深切關懷體現了大黨大國領袖真摯的人民情懷。 【詳細】

開放發展,合作共贏創新局 | 綠色發展,美麗中國邁大步 | 協調發展,補齊短板潛力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