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端天氣對全球經濟影響不容低估

2016年01月07日06:35  
 
原標題:極端天氣對全球經濟影響不容低估

  1月5日,兩名游客在美國紐約布萊恩特公園觀賞結冰的噴泉。當日,紐約迎來入冬以來最冷的一天,全天最低氣溫降至零下8攝氏度,與剛剛過去的溫暖的聖誕新年假期形成鮮明反差。新華社發

  近來,美國遭遇龍卷風和洪災,墨西哥出現異常降雪,南美國家以及英國遭受嚴重洪災襲擊。此間經濟學家表示,極端天氣對經濟的負面影響巨大,將給一些國家和行業帶來重大經濟損失。

  美國全國氣象研究中心科學家凱文·特倫伯斯日前表示,正在影響美洲大陸的厄爾尼諾現象將會導致洪水與干旱等重大自然災害。自2013年以來的兩個冬季,美國經濟都遭受極端天氣的影響,華爾街市場分析機構曾把美國經濟去年一季度疲弱的“罪魁禍首”歸咎為惡劣天氣。但極端天氣對美國經濟的影響程度到底有多大呢?此間市場分析人士的意見不一。針對2014年至2015年冬季極端天氣對經濟的影響,美聯儲芝加哥分行的經濟學家在一份研究報告中稱,天氣因素對美國經濟活動的影響明顯,但較為短暫。除了公共設施、建筑、交通、酒店、餐飲與零售業之外,惡劣天氣的影響范圍有限。美國的國民收入與生產核算數據顯示,導致美國經濟疲弱的一個重要原因是當時的庫存調整與對外貿易。

  華爾街金融機構目前在衡量極端天氣對經濟的影響時,並未將其列為影響美國經濟增長的主要原因,而是將其歸為影響新興市場與大宗產品的重要因素。美銀美林全球研究部門的經濟學家日前在研究報告中指出,由厄爾尼諾引發的極端天氣將對全球經濟產生負面影響,導致糧食價格上漲與通貨膨脹。依賴漁業與農業的國家將受到較大沖擊。另外,低油價的效益可能被惡劣天氣抵消。市場分析人士指出,目前正在全球各地肆虐的厄爾尼諾現象,對全球經濟的影響不容低估。據凱文·特倫伯斯估算,1997年至1998年那場禍害全球的厄爾尼諾造成高達1000億美元的經濟損失。世界糧食署(WEP)日前表示,近年來最強的厄爾尼諾正在肆虐非洲,持續導致糧食歉收與大量牲畜死亡。

  聯合國秘書長減災事務特別代表、聯合國減災辦公室負責人瓦爾斯特倫日前曾敦促各國政府採取更加強有力的預防行動,以減少極端天氣所造成的損失。她指出,與天氣相關的災害繼續增加,給數以百萬計的人造成影響。為使更多人得到保護,免受自然災害影響,各國採取預防措施至關重要,如提升早期預警系統,修改建筑規范,加大防洪設施投資等,確保學校、醫院和道路等關鍵基礎設施更堅固,更容易災后復原。

  研究顯示,南美國家近期出現的密集洪災是過去10年以來最嚴重的,共造成巴拉圭、阿根廷、巴西和烏拉圭等國17萬人撤離。世界氣象組織曾在去年11月預報,該地區將出現反常的洪災現象。瓦爾斯特倫督促有關國家將科學發現和災害預報納入長期政策中。她同時警告,英國頻繁發生洪災,墨西哥出現異常暴風雪是在向世界發出警報,但是目前准確預測全球變暖和氣候變化還存在一定難度。(經濟日報駐紐約記者 張 偉)

(來源:中國經濟網—《經濟日報》)

推薦閱讀

【“十三五”,我們這樣走過】市場主體創新步伐堅實    “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培育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一流企業。全面實施市場准入負面清單制度,清理廢除妨礙統一市場和公平競爭的各種規定和做法,支持民營企業發展,激發各類市場主體活力。”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論述,為激發各類市場主體活力指明了方向。“十三五”以來,在一項項惠企政策、改革措施推動下,市場主體實力越發雄厚、活力更加充沛。 【詳細】

服務業實現快速發展|我國教師隊伍建設成就斐然 | 我國控輟保學成效顯著 

【總書記擘畫高質量發展】共享發展,民生改善奔小康     高質量發展,是共享成為根本目的的發展。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疫情防控期間如何全力醫治患者拯救生命、兜牢民生底線?扶貧產業是否落地生根、易地搬遷群眾能否穩定就業?改革發展成果怎樣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眾?總書記在國內考察中訪民情、察民意、問民生,殷殷囑托和深切關懷體現了大黨大國領袖真摯的人民情懷。 【詳細】

開放發展,合作共贏創新局 | 綠色發展,美麗中國邁大步 | 協調發展,補齊短板潛力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