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台首次向公眾發布重大成果

2016年01月02日18:13  來源:中國新聞網
 
原標題: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台首次向公眾發布重大成果

  中新社北京1月2日電 (記者 張素)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台2日對外發布三項天文觀測新成果,依次是對銀河系恆星做“人口普查”、快速射電暴、黑洞數據。

  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台新聞發言人薛隨建介紹稱,第一項成果是中國自主建造的、目前世界上光譜獲取率最高的天文望遠鏡“郭守敬望遠鏡”,已成功獲取高質量恆星光譜462萬個,“比世界上所有已知光譜巡天項目獲取的數據總數還要多”。

  第二項成果是國家天文台研究人員在參與的國際合作項目中,發現了快速射電暴,猜想可能是一個近期的超新星遺跡或是活躍的恆星星雲。

  “快速射電暴是指遙遠宇宙中突然出現的短暫而猛烈的無線電波暴發,持續時間極短,通常隻有幾毫秒,卻能夠釋放出相當於太陽在一整天內釋放的能量。”薛隨建說。

  第三項成果是國家天文台研究團隊聯合美國科學家,成功測量了距離地球約16000光年的一個黑洞數據。他們發現“Nova Muscae 1991”(蒼蠅座新星)黑洞質量是太陽的11倍,其轉動速度是每秒鐘379轉。

  薛隨建解釋說,電影《星際穿越》裡的主人公在圍繞黑洞轉動的行星上隻停留了3個小時,卻發現黑洞以外的飛船已經過21年,這種差異就在於行星非常接近黑洞的同時,黑洞高速轉動,行星上的時鐘由此走得很慢。

  這是成立於2001年的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台首次向公眾發布重大基礎性成果。薛隨建表示,科研成果以往更多是“被鎖在象牙塔裡,沒有被大眾關注和理解”。他們希望通過定期發布,讓科研成果更接地氣,“更多激發廣大社會群體投身太空探索的熱情”。(完)

(來源:中國新聞網)

推薦閱讀

【“十三五”,我們這樣走過】市場主體創新步伐堅實    “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培育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一流企業。全面實施市場准入負面清單制度,清理廢除妨礙統一市場和公平競爭的各種規定和做法,支持民營企業發展,激發各類市場主體活力。”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論述,為激發各類市場主體活力指明了方向。“十三五”以來,在一項項惠企政策、改革措施推動下,市場主體實力越發雄厚、活力更加充沛。 【詳細】

服務業實現快速發展|我國教師隊伍建設成就斐然 | 我國控輟保學成效顯著 

【總書記擘畫高質量發展】共享發展,民生改善奔小康     高質量發展,是共享成為根本目的的發展。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疫情防控期間如何全力醫治患者拯救生命、兜牢民生底線?扶貧產業是否落地生根、易地搬遷群眾能否穩定就業?改革發展成果怎樣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眾?總書記在國內考察中訪民情、察民意、問民生,殷殷囑托和深切關懷體現了大黨大國領袖真摯的人民情懷。 【詳細】

開放發展,合作共贏創新局 | 綠色發展,美麗中國邁大步 | 協調發展,補齊短板潛力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