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2015年習近平傳播五大發展理念的足跡【5】

【查看原圖】

  圖為:2014年12月9日至11日,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在北京舉行。習近平發表重要講話。

  五、傳播共享發展理念的足跡

  五中全會提出,“共享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必須堅持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作出更有效的制度安排,使全體人民在共建共享發展中有更多獲得感,增強發展動力,增進人民團結,朝著共同富裕方向穩步前進。”

  新年首次考察雲南,習近平對魯甸地震后的災區重建十分牽挂,1月19日,習近平一下飛機,就轉乘汽車一路顛簸前往魯甸縣。魯甸所屬的昭通市位於烏蒙山區,全市11個區縣中有10個屬於烏蒙山集中連片特困地區,扶貧開發任務重、難度大。習近平對這裡的扶貧開發工作高度重視。他指出,扶貧開發是我們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的重點工作,是最艱巨的任務。現在距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隻有五、六年時間了,時不我待,扶貧開發要增強緊迫感,真抓實干,不能光喊口號,決不能讓困難地區和困難群眾掉隊。要以更加明確的目標、更加有力的舉措、更加有效的行動,深入實施精准扶貧、精准脫貧,項目安排和資金使用都要提高精准度,扶到點上、根上,讓貧困群眾真正得到實惠。

  在陝西延安考察時,習近平特意來到楊家嶺福州希望小學,他在講話中說,教育很重要,革命老區、貧困地區要脫貧致富,從根兒上還是要把教育抓好,不能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國家的資金會向教育傾斜、向基礎教育傾斜、向革命老區基礎教育傾斜。

  習近平對這所小學有著一份特殊牽挂。1995年,時任福州市委書記的習近平發起“千家企業建千校”愛心活動。福州一家企業全體員工捐款52萬元,對建於1974年的延安楊家嶺小學進行了重建。當年3月,習近平給學校校長寫來一封信。信中說:“有機會通過捐建希望小學與你們建立聯系,很高興。幫助老區、貧困地區發展教育事業,解決學生入學困難問題,是實現共同富裕的一個重要方式,也是新時期扶貧工作的一項富有意義的內容。”

  習近平6月18日在貴州召開部分省區市黨委主要負責同志座談會時指出,“十三五”時期是我們確定的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時間節點,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最艱巨最繁重的任務在農村,特別是在貧困地區。各級黨委和政府要把握時間節點,努力補齊短板,科學謀劃好“十三五”時期扶貧開發工作,確保貧困人口到2020年如期脫貧。習近平強調,消除貧困、改善民生、實現共同富裕,是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是我們黨的重要使命。改革開放以來,經過全國范圍有計劃有組織的大規模開發式扶貧,我國貧困人口大量減少,貧困地區面貌顯著變化,但扶貧開發工作依然面臨十分艱巨而繁重的任務,已進入啃硬骨頭、攻堅拔寨的沖刺期。形勢逼人,形勢不等人。各級黨委和政府必須增強緊迫感和主動性,在扶貧攻堅上進一步理清思路、強化責任,採取力度更大、針對性更強、作用更直接、效果更可持續的措施,特別要在精准扶貧、精准脫貧上下更大功夫。

  習近平就加大力度推進扶貧開發工作提出“4個切實”的具體要求。第一,切實落實領導責任。第二,切實做到精准扶貧。第三,切實強化社會合力。第四,切實加強基層組織。

  在遵義縣楓香鎮花茂村考察時,習近平指出,我們的第一個百年目標是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沒有農民的小康就不是全面小康。以習近平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十分關心廣大農民特別是農村貧困人口,制定了一系列方針政策促進農村發展。他說,好日子是干出來的,貧困並不可怕,隻要有信心、有決心,就沒有克服不了的困難。對於該村把扶貧開發與富在農家、學在農家、樂在農家、美在農家的美麗鄉村建設結合起來的做法,習近平高度贊賞,他說,希望村黨支部、村委會和村干部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汗往一處流,共同把鄉親們的事情辦好。

  2015年,“構建命運共同體”之所以成為習近平在國際舞台上的高頻詞,因為他不僅希望中國秉持共享發展理念,也希望世界各國都實踐共享發展理念。2015年3月28日,在博鰲亞洲論壇2015年年會開幕式上,他說:“70年來,亞洲國家逐步超越意識形態和社會制度差異,從相互封閉到開放包容,從猜忌隔閡到日益增多的互信認同,越來越成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運共同體。”習近平在2015年的首訪中,就在巴基斯坦議會發表題為《構建中巴命運共同體開辟合作共贏新征程》的重要演講,並希望中巴成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典范。2015年4月,在赴印度尼西亞出席亞非領導人會議和萬隆會議60周年紀念活動中,習近平主席將命運共同體理念同萬隆會議精神、求同存異原則有機結合、融會貫通,強調必須堅持各國相互尊重、平等相待﹔必須堅持合作共贏、共同發展﹔必須堅持實現共同、綜合、合作、可持續的安全﹔必須堅持不同文明兼容並蓄、交流互鑒。在今年4月舉行亞非領導人會議上,習近平指出:“面對新機遇新挑戰,亞非國家要堅持安危與共、守望相助,把握機遇、共迎挑戰,繼續做休戚與共、同甘共苦的好朋友、好伙伴、好兄弟。”今年5月,訪問白俄羅斯時,習近平指出:“雙方應該對接戰略構想,打造利益和命運共同體,在共同圓夢的道路上奮力前行。”今年 7月9日,金磚國家領導人同金磚國家工商理事會代表對話會在俄羅斯烏法舉行,習近平發表講話時指出:“金磚國家合作事業要繁榮昌盛,就要強本固基,打造金磚國家利益共同體。”他還強調:“我們要繼續致力於促進發展中國家共同發展繁榮。” 習近平今年7月10日在俄羅斯烏法會見烏茲別克斯坦總統卡裡莫夫指出:“希望雙方繼續密切配合,通力合作,將中烏兩國打造成平等互利、安危與共、合作共贏的利益共同體和命運共同體。”他還強調:“中方將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則,同烏方一道做好中國-中亞-西亞經濟走廊有關工作。”今年9月訪美前,在接受《華爾街日報》書面採訪時,習近平指出:“全球治理體系是由全球共建共享的,不可能由哪一個國家獨自掌握。” 在今年9月聯合國舉行的南南合作圓桌會上,習近平指出:“擴大同發達國家溝通交流,構建多元伙伴關系,打造各方利益共同體。” 他強調:“中國是發展中國家一員,中國的發展機遇將同發展中國家共享。中方將把自身發展和發展中國家共同發展緊密聯系起來,把中國夢和發展中國家人民過上美好生活的夢想緊密聯系起來,攜手走出一條共同發展的康庄大道。” 今年9月習近平在出席第七十屆聯合國大會一般性辯論時指出:“大家一起發展才是真發展,可持續發展才是好發展。”今年10月訪英時,習近平指出:“中國一直是國際合作的倡導者和國際多邊主義的積極參與者,將堅定不移奉行互利共贏的開放戰略。中國的發展不會犧牲別國利益,隻會增進共同利益。”他強調:“當前國際形勢復雜多變,面臨各種風險挑戰。世界各國命運緊密相連,已經成為不可分割的命運共同體。我們應該發揚同舟共濟的精神,共同建設一個更加繁榮、穩定、和諧的世界。作為負責任的大國,中國願為世界和平與發展作出更多貢獻。” 11月訪問新加坡時,習近平指出:“中國願意把自身發展同周邊國家發展更緊密地結合起來,歡迎周邊國家搭乘中國發展‘快車’、‘便車’,讓中國發展成果更多惠及周邊,讓大家一起過上好日子。”他還強調:“我們將牢固樹立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我們要加強同世界各國特別是周邊鄰國的合作,願意也期待同各國分享發展機遇,共創亞洲美好未來。” 今年11月在土耳其舉行的G20峰會上,習近平指出: “落實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為公平包容發展注入強勁動力。” 今年11月在亞太經合組織工商領導人峰會上,習近平指出:“堅持推進互聯互通。互聯互通的根本目的,是使亞太經濟血脈更加通暢,從而擴大經濟社會發展潛力。”12月在南非舉行的中非領導人與工商界代表高層對話會上,習近平指出:“堅持互利共贏的平等合作,堅持義利並舉原則,共同打造中非命運共同體。”

  “十三五”規劃建議指出:“堅持創新發展、協調發展、綠色發展、開放發展、共享發展,是關系我國發展全局的一場深刻變革。全黨同志要充分認識這場變革的重大現實意義和深遠歷史意義,統一思想,協調行動,深化改革,開拓前進,推動我國發展邁上新台階。”

【1】【2】【3】【4】【5】
來源:學習中國  2015年12月21日13:02
分享到:
(責編:袁勃)

相關圖集

查看更多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