爭搶琅琊閣,不如多拍《琅琊榜》

2015年11月18日08:41  來源:解放日報
 
原標題:爭搶琅琊閣,不如多拍《琅琊榜》

  9月中下旬開播的電視劇《琅琊榜》,目前熱度不減,甚至愈發火爆。最新的戰火已經燒到對於劇中地名的爭奪上面。安徽滁州、江蘇南京、山東沿海等地紛紛宣稱,“琅琊閣”、“琅琊山”的原型就在他們當地。安徽滁州已經率先把琅琊山上面的會峰閣改名為“琅琊閣”。在電視劇裡,“琅琊閣”以發布“琅琊榜”聞名,給江湖上的英雄豪杰排排座位。不知道現實中的安徽滁州“琅琊閣”,會不會考慮開發發布現實版的“琅琊榜”?

  《琅琊榜》從原著、編劇、導演、演員表演等方面,甚至攝影等技術標准去衡量,都堪稱近年來國產電視劇的一座高峰,也讓相關各方備嘗甜頭。出品公司市值短短兩周暴漲13億元,各電視和網絡播出平台均獲高收視率,主要演員更是名利雙收——多年浮沉的胡歌、王凱迅速躋身當紅小生行列,人氣炙手可熱。趁熱打鐵的《琅琊榜2》也開始籌備,計劃明年開拍、后年開播。

  《琅琊榜》雖說架空歷史,但並非完全跳脫。將劇中情節與魏晉南北朝歷史對照印証,成為劇迷的一大樂事。它的外景地雁蕩山已經借機火了一把,接下來爭奪似有若無的“琅琊閣”、“琅琊山”,似乎也是順理成章的事。隻要當地言之成理,粉絲願意掏錢買單去一慰情懷,輿論似乎也該樂觀其成,不該妄加指責。

  電視劇《琅琊榜》和安徽滁州的“琅琊閣”,前者原創,后者山寨甚至涉嫌跟風炒作,想想也挺有意思。隨著文化娛樂市場不斷擴大,文化藝術工作者也日益多元分化。有些人就是靠炒作起家,靠炒作發展的。一些演員紅得發紫,也演過很多影視作品,但要讓觀眾說說他們的代表作,可能一部都說不上來。也許他們本來也沒想過要觀眾記住作品,作品只是搭個舞台,提供個話題,以便他們沒完沒了地惡炒自己。有些演員很少有作品,主要靠各種電影節、電視節上面蹭紅毯、拗造型,混個臉熟也能過得風生水起。一些演員干脆就自我策劃各種話題,戀、婚、孕、出軌,像長篇電視劇那樣一季季連播,播著播著就躋身一線了。

  在這種普遍浮躁的文藝生態裡,也有一些文藝工作者堅守思想和藝術追求,埋頭苦干、默默耕耘,以創作精品為目標,奉獻一部又一部優秀的影視作品。《琅琊榜》的原著小說在網絡上廣受追捧,改編電視劇也在小圈子裡廣受關注,但是對於更多的普通觀眾而言,主創團隊並沒有刻意炒作,甚至沒有大規模地市場宣傳。觀眾第一次接觸的時候,甚至很可能以為這又是一部奇幻色彩的狗血神劇。然而劇集播出之后,借助口碑和社交媒體的傳播迅速爆紅,“蘇兄黨”遍布網絡世界。

  輿論常常指責觀眾浮躁逐丑,也許有些冤枉了。不可否認,有些觀眾確實以愚為樂、低俗逐丑,但那絕對不是觀眾狀況的全貌。在資訊發達快捷、傳播渠道暢通無阻的互聯網時代,一部藝術過硬、質量上乘的作品,要錯過市場成為遺珠之憾,還真不那麼容易。這幾年的影視市場,已經有很多例子証明了這一點。一些沒有大牌明星加盟,沒有巨額預算,沒有炒作,甚至極少宣傳的作品,依靠實力說話,最終成為票房和收視黑馬。從黃渤的小人物系列電影到徐崢的“囧途”系列,從《士兵突擊》到《琅琊榜》,他們所體現的專業精神、敬業態度和質量意識,應該成為影視市場,乃至整個文化藝術事業的發展方向。

  從這個意義上說,《琅琊榜》最值得學習、復制、推廣的,應該是主創團隊的精品意識和精品態度,是不事炒作營銷、踏踏實實打造一部良心劇的精神,而不是在人家爆紅之后,就跟風炒作、山寨模仿、搭車營銷,借著人家的東風,自己也撈上一票。前者會讓文化藝術的道路越走越寬,后者則可能使文藝工作日益喪失原創能力。那些粗制濫造的狗血神劇,最終傷害的是整個文藝生態,使這條道路越走越窄。

  借助歷史地理專業知識去考証文藝形象的原型,隻要言之有據、言之成理就無可厚非,甚至是對於文藝作品的豐富完善。但我們還是期待更多文藝工作者耐得住寂寞,守得住理想追求,與其擠破腦袋去爭奪“琅琊閣”、“琅琊山”的原型,甚至將來還可能爭奪梅長蘇、靖王的故裡,那還不如把這力氣拿來創作創新,多奉獻一點像《琅琊榜》這樣的優秀文藝作品。■封壽炎

(來源:解放日報)

推薦閱讀

【“十三五”,我們這樣走過】市場主體創新步伐堅實    “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培育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一流企業。全面實施市場准入負面清單制度,清理廢除妨礙統一市場和公平競爭的各種規定和做法,支持民營企業發展,激發各類市場主體活力。”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論述,為激發各類市場主體活力指明了方向。“十三五”以來,在一項項惠企政策、改革措施推動下,市場主體實力越發雄厚、活力更加充沛。 【詳細】

服務業實現快速發展|我國教師隊伍建設成就斐然 | 我國控輟保學成效顯著 

【總書記擘畫高質量發展】共享發展,民生改善奔小康     高質量發展,是共享成為根本目的的發展。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疫情防控期間如何全力醫治患者拯救生命、兜牢民生底線?扶貧產業是否落地生根、易地搬遷群眾能否穩定就業?改革發展成果怎樣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眾?總書記在國內考察中訪民情、察民意、問民生,殷殷囑托和深切關懷體現了大黨大國領袖真摯的人民情懷。 【詳細】

開放發展,合作共贏創新局 | 綠色發展,美麗中國邁大步 | 協調發展,補齊短板潛力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