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候變化或催生一億窮人

2015年11月10日02:06  來源:京華時報
 
原標題:氣候變化或催生一億窮人

  據新華社電世界銀行8日發布一份報告,預測如果不採取合適對策應對氣候變化,2030年前全球將新增1億貧困人口。

  氣候變化致極端天氣

  這份報告說,氣候變化帶來的問題已經阻礙減少貧困人口計劃的落實。而且,最為貧困的人正在遭受全球變暖帶來的諸多影響,例如降水減少和極端天氣。

  世界銀行行長金墉在一份聲明中說:“氣候變化對最貧困的人打擊最大。防止數以千萬計人口因氣候變化陷入極端貧困,是我們現在面臨的挑戰。”

  世界銀行預計,如果減少溫室氣體排放的努力不夠﹔沒有快速、綜合和氣候智慧型的發展,到2030年,全球將有超過1億人口的生活水平跌至貧困。

  報告的聯合作者斯特凡·哈勒加特說,這份報告所作結論基於對92個國家、140萬人的調查。“當我們問他們為什麼會陷入貧困當中,回答主要集中在三個方面:農業受到沖擊,包括食品價格上漲﹔自然災害,例如洪水、干旱和風暴﹔衛生問題,包括瘧疾、痢疾等疾病的傳播。”

  報告援引的多項研究結果顯示,氣候變化可能影響農作物產量。到2030年,氣候變化可使糧食產量最多減少5%﹔到2080年,減產幅度可達30%。

  全球變暖也將給貧困人口帶來更多衛生問題,瘧疾、痢疾以及發育遲緩發病率將提高。由於貧困國家居民收入不高、缺乏醫療保險,他們在衛生方面的花費將提高超過50%。

  影響非洲和亞洲南部

  世界銀行的報告說,就應對氣候變化帶來的壓力,相比富裕家庭,貧困家庭更加脆弱,原因是他們的資產主要是劣質房屋和土地,而且基本沒有保險,因此一旦蒙受損失,無法獲得賠償。

  報告指出,非洲撒哈拉沙漠以南地區和亞洲南部地區的低收入家庭在氣候變化中陷入極端貧困的風險較大。

  世界銀行氣候變化部門高級官員約翰·魯姆說,

  消除貧困和應對氣候變化是“我們這一代人的決定性問題”,“最好的扶貧和應對氣候變化的措施是制定整體策略”。

  報告建議,應進一步完善社會和健康保障體系,配合有針對性的改善措施,例如加強防汛和預警系統,以及種植生命力更強的農作物。如果得以實現,今后15年有望消除或減小氣候變化給貧困人口帶來的大部分負面影響。

  第二十一屆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定於11月30日至12月11日在法國巴黎舉行。法新社分析,這份報告在氣候大會召開前發布,意在給這一大會敲響警鐘,指明急需採取措施應對氣候變化。

(來源:京華時報)

推薦閱讀

【“十三五”,我們這樣走過】市場主體創新步伐堅實    “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培育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一流企業。全面實施市場准入負面清單制度,清理廢除妨礙統一市場和公平競爭的各種規定和做法,支持民營企業發展,激發各類市場主體活力。”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論述,為激發各類市場主體活力指明了方向。“十三五”以來,在一項項惠企政策、改革措施推動下,市場主體實力越發雄厚、活力更加充沛。 【詳細】

服務業實現快速發展|我國教師隊伍建設成就斐然 | 我國控輟保學成效顯著 

【總書記擘畫高質量發展】共享發展,民生改善奔小康     高質量發展,是共享成為根本目的的發展。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疫情防控期間如何全力醫治患者拯救生命、兜牢民生底線?扶貧產業是否落地生根、易地搬遷群眾能否穩定就業?改革發展成果怎樣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眾?總書記在國內考察中訪民情、察民意、問民生,殷殷囑托和深切關懷體現了大黨大國領袖真摯的人民情懷。 【詳細】

開放發展,合作共贏創新局 | 綠色發展,美麗中國邁大步 | 協調發展,補齊短板潛力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