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年前,學校各類“興趣班”“輔導班”風起雲涌,學生、家長趨之若鹜,一些學校或借機斂財,或借“興趣”之名行補課之實,既增加了學生的學業負擔,又增加家長的經濟負擔。為此,教育部門頒發禁令,特別是2009年江蘇省委辦公廳下發的《關於進一步規范中小學辦學行為深入實施素質教育的意見》,明令禁止中小學組織任何年級學生在節假日集體上課。因此,全省所有中小學校均以“五嚴”規定為由,一律取消節假日集體上課。
我們在調研中了解到,不少人認為,節假日期間,學校為避責把校門一關了之,是一種懶政思維,是一種怕擔責任的表現。不少家長呼吁學校假日期間舉辦各類興趣班、輔導班,讓孩子有個合適的去處。
我們認為,節假日學校舉辦各類興趣班,有其必要性。主要表現在:
一是能滿足大部分家長和學生的需求。節假日,特別寒暑假期間,大多數家長要麼將孩子送往各類培訓機構,要麼放任自流,任其成天盯著電子產品。近年來,社會各類培訓機構如雨后春筍,其教學質量和水平也是魚龍混雜、參差不齊。與其把學生散到社會的各個角落,不如充分利用學校現有資源,提供優質教學水平,讓更多的孩子享受優質教育。
二是可以根治在職教師有償補課。有償補課是各地普遍存在的問題。教育部門先后出台多項規定,但始終難以根治。建議聘請最優秀的教師任教興趣班,提高學校對家長和學生的吸引力,讓普通教師的有償家教沒有市場。
三是在一定程度上起到減輕負擔的作用。教育部門頒發禁令的初衷是減輕學生課業負擔和家長的經濟負擔。但實際上,一味地把學生推向社會,學生學業負擔非但沒有減輕,同時也增加了家長的經濟負擔。學校老師認為,節假日休息,可以多布置一些作業,而家長認為假日不能全休,要到培訓機構或家教老師那兒補課,無形中增加了學生的負擔,同時,家長付出的財力也不少。調查中了解到,僅語、數、英三門主課,初中生每門每學期補課費“行情”是1000元,若加上寒暑假,一年下來至少要花費1萬多元,有的同時補理、化等課程,花費則更高。這對普通工薪階層家庭來說,無疑是一個沉重的負擔。
當然,節假日學校開辦興趣班,必須要多方保障:一是組織保障。上級教育主管部門在充分調研的基礎上,要明確允許學校開辦各類興趣班,消除基層教育行政部門和學校負責人的疑慮。同時,參加興趣班一定要遵循自願原則,防止行政化的一刀切。二是學科保障。在興趣班的學科設置方面,以實踐類為主、知識類為輔。可用國學賞析、思維訓練、英語口語交際等替代傳統的語、數、英等科目,大力開展體育、藝術類科目。三是經費保障。綜觀教育部的多項禁令,核心不在於“補課”,而在於“有償”。因此,在收費方面,應本著成本原則,少收費或不收費。當地財政部門在教育附加費中安排部分費用予以適當補貼,彌補學校在資源損耗、教師加班課時費中的支出。
(作者系江蘇省興化市政協委員)
(來源:人民政協報)
【“十三五”,我們這樣走過】市場主體創新步伐堅實 “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培育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一流企業。全面實施市場准入負面清單制度,清理廢除妨礙統一市場和公平競爭的各種規定和做法,支持民營企業發展,激發各類市場主體活力。”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論述,為激發各類市場主體活力指明了方向。“十三五”以來,在一項項惠企政策、改革措施推動下,市場主體實力越發雄厚、活力更加充沛。 【詳細】
【總書記擘畫高質量發展】共享發展,民生改善奔小康 高質量發展,是共享成為根本目的的發展。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疫情防控期間如何全力醫治患者拯救生命、兜牢民生底線?扶貧產業是否落地生根、易地搬遷群眾能否穩定就業?改革發展成果怎樣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眾?總書記在國內考察中訪民情、察民意、問民生,殷殷囑托和深切關懷體現了大黨大國領袖真摯的人民情懷。 【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