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保險"下概念之戰:網絡互助與相互保險應劃清界限

2015年11月02日14:35  來源:中國經濟網
 
原標題:"互聯網+保險"下概念之戰:網絡互助與相互保險應劃清界限

  中國經濟網上海11月1日訊(記者李治國)自今年2月保監會頒布《相互保險組織監管試行辦法》之后,這一領域成為保險業的熱點之一。據報道已有20家以上的機構上報了相互保險籌建申請,同時有三家機構已經進入審理流程,特別是螞蟻金服和天宏基金共同出資5.05億元,參與“信美相互人壽”的消息被爆出后,再次成為市場的焦點。

  而市場的另一邊,是“網絡互助”如火如荼的發展,據不完全統計已經有近10家網絡互助平台,互助會員總人數接近100萬。其中e互助、壁虎互助、互助家等平台曾公開發起相互保險組織,夸克聯盟曾對媒體表示准備發起,而此前一直堅稱不尋求牌照的抗癌公社也於日前在媒體上宣布著手申請相互保險。據業內人士表示:網絡互助平台申請相互保險牌照源於業內的一種共識,網絡互助是保險的原始形態,其終極形態應該是相互保險公司。而各互助平台積極發起相互保險組織,是這種心理的現實反映。

  網絡互助與相互保險邊界區分及其發起過程的糾纏不清,對用戶和媒體造成了一定程度的混淆,而保監會顯然不希望看到這樣的局面。10月28日,保監會消保局對網絡“互助計劃”進行了風險提示,指出其像保險但不是保險,“互助計劃”與相互保險在主體資質、經營原理、法律保護等方面存在諸多不同,並對部分互助平台借用“相互保險”概念進行宣傳和銷售表示“不予支持”,提示公眾注意風險。於此同時,風險提示中也表示“互助計劃”更多體現的是“社會公益”性質,鼓勵滿足社會大眾多元化風險保障訴求的創新行為,但堅決反對以保險名義誤導公眾並可能給公眾帶來損失的違法金融活動。

  壁虎互助平台創始人李海博將“風險提示”解讀為“劃清界限”,“一方面監管表示鼓勵多元化風險保障訴求的創新行為,另一方面又必須提示公眾注意風險防范和概念混淆,杜絕誤導行為,我們對官方的這一表態表示理解和支持,並呼吁各互助平台進行自律和配合。”壁虎互助平台在上線之初就明確表示互助計劃不是保險,此前又再度公開發文表示“網絡互助”既不是慈善,也不是保險,其組織方式與相互保險也根本不同,並詳細描述了各自的差別。

  李海博表示,“壁虎互助”是一家主動與監管建立溝通機制的互助平台,目的是更好的維護創新模式的健康發展,並適時的提出相關的監管建議。他坦言,“網路互助”不僅僅是像保險,而是“太像保險了”,但在現有的監管框架內又不宜納入監管體系。這就要求互助平台充分自我約束,建立被公眾認可的風險防范機制,不虛構會員人數,明確劃清與傳統保險的界限,避免糾紛和破壞行業形象的事件發生。到目前為止,關於“網絡互助”的風險還都限於一種“惡猜”,而惡猜是有益的,可以促進平台的自我反思和模式完善。

  然而,無論監管主體和市場主體如何劃清界限,網絡互助平台經營模式的本質決定了其最終歸宿,因為其參照系是美國“交互保險”制度。交互保險與股份制與相互保險體制不同,它是一個非法人實體,會員之間通過一種“風險交換協議”(Reciprocal Insurance Exchange)來承諾按照一定比例分攤群體的風險損失,交互保險組織沒有自己的經營實體,一般是委托“實際代理人公司(attorney in fact)進行運作和維護,實際代理人公司一般是私營企業,征收管理費用。交互保險的發起資本要求一般很輕,在安大略州,5萬美金就可以發起。在會員人數較少發展初期,一般不預存保費,而是事后征收,即所謂的“即收即付”制。美國目前最大的交互保險公司是USAA,是1922年由25個老兵為了自保其車輛損失而發起的,目前已發展為年保費逾200億美元的大型機構。

  這種模式與中國當前的網絡互助如出一轍,會員之間的協議承諾相當於交互保險的風險交換協議,而網絡平台則相當於實際代理人公司。但除了是否正式納入監管之外,還有兩點區別,一是交互保險組織盡管是非法人實體,但一般具有“顧問委員會”行使類似相互保險理事會的職責﹔二是交互保險組織發展到一定規模后,一般也會採取定期足額預交制建立償付基金。而目前的網絡互助並不具備這兩個特征,其中不建立資金池被解釋為是互聯網技術帶來的進步效應,既可以規避政策風險,又可以降低加入門檻,屬於“共享經濟”的范疇。

  據此前業內人士的相關建議稱,網絡互助與眾籌、P2P的理念和模型基本相同,同時具有小額、分散、非逐利導向和普惠金融的特征,不僅風險可控,又可以更好的發揮覆蓋低保障人群的作用。而從監管的角度,共享經濟下的網絡約租車、眾籌、P2P已經為官方所逐步接受,並陸續出台了監管的征求意見稿,“網絡互助”的到底能“裸奔”多久,是個未完待續的故事。

(來源:中國經濟網)

推薦閱讀

【“十三五”,我們這樣走過】市場主體創新步伐堅實    “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培育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一流企業。全面實施市場准入負面清單制度,清理廢除妨礙統一市場和公平競爭的各種規定和做法,支持民營企業發展,激發各類市場主體活力。”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論述,為激發各類市場主體活力指明了方向。“十三五”以來,在一項項惠企政策、改革措施推動下,市場主體實力越發雄厚、活力更加充沛。 【詳細】

服務業實現快速發展|我國教師隊伍建設成就斐然 | 我國控輟保學成效顯著 

【總書記擘畫高質量發展】共享發展,民生改善奔小康     高質量發展,是共享成為根本目的的發展。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疫情防控期間如何全力醫治患者拯救生命、兜牢民生底線?扶貧產業是否落地生根、易地搬遷群眾能否穩定就業?改革發展成果怎樣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眾?總書記在國內考察中訪民情、察民意、問民生,殷殷囑托和深切關懷體現了大黨大國領袖真摯的人民情懷。 【詳細】

開放發展,合作共贏創新局 | 綠色發展,美麗中國邁大步 | 協調發展,補齊短板潛力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