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東北傾力打造“冷資源”新優勢

2015年10月22日09:21  來源:新華網
 
原標題:中國東北傾力打造“冷資源”新優勢

  新華網哈爾濱10月22日電(記者梁書斌、王炳坤、齊海山、辛林霞)“不要總是大張旗鼓對外宣傳哈爾濱的冰雪了,天寒地凍的哪個投資人敢來?”上世紀90年代,黑龍江省一位領導曾向媒體呼吁,在報道哈爾濱時不要使用“冰城”這個別稱。

  其實,他的擔心並不是多余的。在偏遠的中國東北地區,寒冷的氣候不僅導致生產、生活成本升高,也一直制約著地方經濟發展。在冬季氣候最寒冷的黑龍江,陰歷一月份平均氣溫處於零下14.7攝氏度至零下30.9攝氏度。有“神州北極”之稱的漠河縣,最低氣溫可達零下五十攝氏度。

  這種寒冷,稍不注意就可能凍壞手腳、凍傷耳朵。外地人一想到東北,就會想到塞外的苦寒之地,不適合生存,不少旅游者、投資者望而生畏。

  近年來,隨著人們認識的變化,寒冷開始不再被避諱,逐漸成為一種新的資源。

  “沒想到靠雪就能賺錢!”這些年來,黑龍江省海林市的雙峰林場職工們開了眼。這裡是日本海暖濕氣流與貝加爾湖冷空氣相匯之處,被稱為“中國雪鄉”,雪期長達6個月,積雪可達2米。厚厚的積雪曾給當地人出行造成極大不便,如今卻成為“搖錢樹”。

  雙峰林場職工的住宅區,四面環山,坳間平地不過十幾公頃。上世紀80年代,有攝影愛好者發現這裡,用鏡頭記錄下美景帶到山外。互聯網時代,雪鄉聲名鵲起,慕名者紛至沓來。2014年冬季,雪鄉接待超過55萬人次的游客,旅游產值達五億元。

  曾經在林場上班的周大姐,十幾年前買斷工齡,開始經營家庭旅館。冬季旅游旺季,她的旅館“一炕難求”,需要提前十天才能訂到房間。游客喜歡住在她的東北民居裡,睡火炕、啃凍梨、吃燉菜。“他們就愛吃鍋包肉和酸菜。”周大姐說。

  哈爾濱的冬季漫長而寒冷,曾被視為城市發展障礙。如今,寒冷卻變成了炙手可熱的資源優勢,推動著地區經濟的快速增長。

  自1985年冰雪節首次舉辦以來,冰雪旅游已佔據哈爾濱旅游經濟的半壁江山,每年吸引著數百萬的國內外游客,它所附帶的物流、人流、資金流和信息流,有力推動了餐飲、住宿、交通、娛樂、房產和冰雪裝備等行業共同發展。

  寒冷和冰雪變成了看得見、摸得著的滾滾財富。哈爾濱當之無愧地成為世界冰雪名城和冬季旅游勝地。

  隨著認識的逐步深入,雲存儲、“試車經濟”等“冷資源”新的利用方式開始嶄露頭角。

  據了解,寒冷的氣候為發展雲存儲提供了便利條件。雲存儲對電的消耗比較大,對溫度、濕度的要求比較高,數據中心需要不斷的降溫來達到恆溫恆濕的環境。當前,利用自己得天獨厚的優勢,哈爾濱正在全力推進“中國雲谷”的建設。

  “經過測算,哈爾濱比華南、華東大約節約40%的電,這裡有8個月的時間不用啟動壓縮機制冷,電價也比南方便宜。在雲存儲方面,哈爾濱具有很大的優勢,未來發展的潛力很大。”2010年進駐中國雲谷的哈爾濱國裕數據技術服務有限公司總經理檀麗艷說。

  自2010年11月啟動建設至今,雲谷已匯聚企業300余家,簽約投資億元以上重點項目13項,協議投資額310億元,初步形成了數據中心、電子商務、大數據、雲計算應用四大板塊。

  每到冬季,黑龍江省邊境城市黑河市就開始熱鬧起來,奧迪、寶馬、雪鐵龍、沃爾沃、大眾等品牌的試車企業紛紛趕到黑河,開始忙碌的試車季。

  全年結冰期達209天,寒冷的自然條件使黑河市成為國內外眾多汽車廠家寒帶試車的理想之地。2006年,看到商機的黑河市專門成立試車辦,培育試車產業,為試車企業服務。

  自2006年成立,紅河谷汽車測試中心有限公司現在已經擁有20個試車基地,見証了黑河市試車產業的快速發展。“黑河市的寒區試驗量佔全國寒區試驗量的80%以上。”公司總經理趙鑫宏說。

  在經濟面臨下行的情況下,黑河市的試車量反而在增加。黑河市試車辦汽車科科長陳影告訴記者,在2014-2015試車季,來黑河市進行寒區試驗單位達75家,試驗車輛達1300余台,創歷史新高。

  如今每到試車季,黑河的賓館旅店住宿就開始緊張,“一房難求”。圍繞試車場冬季技術測試,零部件、物流、汽修等輔業和配套企業也紛紛聚集,一條試車產業鏈已經形成。

(來源:新華網)

推薦閱讀

【“十三五”,我們這樣走過】市場主體創新步伐堅實    “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培育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一流企業。全面實施市場准入負面清單制度,清理廢除妨礙統一市場和公平競爭的各種規定和做法,支持民營企業發展,激發各類市場主體活力。”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論述,為激發各類市場主體活力指明了方向。“十三五”以來,在一項項惠企政策、改革措施推動下,市場主體實力越發雄厚、活力更加充沛。 【詳細】

服務業實現快速發展|我國教師隊伍建設成就斐然 | 我國控輟保學成效顯著 

【總書記擘畫高質量發展】共享發展,民生改善奔小康     高質量發展,是共享成為根本目的的發展。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疫情防控期間如何全力醫治患者拯救生命、兜牢民生底線?扶貧產業是否落地生根、易地搬遷群眾能否穩定就業?改革發展成果怎樣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眾?總書記在國內考察中訪民情、察民意、問民生,殷殷囑托和深切關懷體現了大黨大國領袖真摯的人民情懷。 【詳細】

開放發展,合作共贏創新局 | 綠色發展,美麗中國邁大步 | 協調發展,補齊短板潛力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