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青島大蝦"還坑:瀘沽湖景區藥材按克賣,兩小包就得5000塊!】今年十一黃金周記者隨著旅行團前往位於四川和雲南交界的瀘沽湖體驗旅游,在這裡記者發現:村寨導游與銀器店簽約推銷,銀飾品價格高出市場近一倍。另行付費項目,直接影響到導游個人的收入。瀘沽湖驚現瑪卡價格陷阱,疑似“藥托”設下連環圈套,價格也可謂貴得離譜,讓你防不勝防!
摩梭文化游變銀制品購物游 村寨導游與銀器店簽約推銷 銀飾品價格高出市場近一倍
9月29日,《經濟半小時》記者來到四川省成都市,隨機走進了當地一家旅行社網點,咨詢去瀘沽湖旅游的有關事宜。記者注意到在這份由四川省中國青年旅行社有限公司出具的旅游行程單上寫到,除規定旅行線路、項目外,還寫有自費購物和自願付費旅游項目。
旅行社工作人員:就光車費、門票、住宿、餐費、導游、保險這些就是要自費的,就是你剛才說的這些自己自願參加。
記者來到四川省成都市咨詢去瀘沽湖旅游的有關事宜。在這份旅游行程單上寫到,除規定旅行線路、項目外,還寫有自費購物和自願付費旅游項目。
工作人員說,因為成都到瀘沽湖,無論是坐汽車、還是火車,都沒有直達的,都要經過西昌,因此在西昌有兩個約定的購物項目。最終記者選擇了這家旅行社的960元瀘沽湖雙汽4日游項目。
10月1日凌晨5點半,包括《經濟半小時》記者在內的40多個拼團游客,在指定地點匯合后,坐上了大巴車從成都出發。聽導游說,成都到瀘沽湖全程約700公裡,全部行程加在一起,一般需要十多個小時。但是,讓記者有點忐忑不安的是,這輛大巴車上隻有一個司機。根據2014年11月1日起實施的《四川省道路運輸條例》規定,客運司機一天累計駕駛時間不得超過八小時,班車客運、包車客運車輛每日單程運行裡程超過400公裡,高速公路直達客運超過600公裡的,應當配備兩名以上駕駛員,並嚴格執行國家相關規定。
記者:我聽說一般不是兩司機嗎?
導游:沒有,現在旅行車都隻有一個。
讓記者有點忐忑不安的是,全部十多個小時的行程,車上卻隻有一個司機。
晚上7點40多,距離出發時間近9個小時后,大巴車終於接近瀘沽湖地區。而這個時候,導游開始向大家推薦一項自費游項目,而這個項目完全沒有寫在旅行社出具的行程單上。
導游推薦的這個項目是和旅游行程單上不一樣,是新的一條旅游線路。她再三強調,雖然是推薦,但人都到了瀘沽湖,還不好好看個全面,那不就等於白來了一趟嗎?就在大家猶豫不決時,她又給游客算了一筆成本賬。
導游:瀘沽湖說白了就是玩自費,如果不玩的話,什麼都看不到。
導游正在向游客們極力推薦自費旅游項目。
接下來,導游還告訴大家這個另行付費旅游項目的第二個作用,就是通過再收費來彌補團費的不足。
導游:你們交的這個團費是不夠的,這個自費(項目)也是彌補一點我們的團費。
而更為關鍵的是,導游坦承地告訴大家,她所推薦的這些另行付費項目,直接影響到導游個人的收入。
導游:我們是沒有工資的,我相信大家都是,經常出門旅游的都知道全國的導游都是沒有工資的,我們的工資來自哪裡,就是你們去消費的時候,就是我們有一定的提成,是這樣。我們說話也是比較直接,把這話說白了,所以說接下來大家就把錢跟你們的身份証准備一下。
導游坦承地告訴大家,她所推薦的這些另行付費項目,直接影響到導游個人的收入。
此時,全車40多人都處於沉默中,既不反對也沒人贊同。導游見狀,開始更加聲情並茂地講解勸說,游客們最終都掏出了身份証和340元額外的費用。
在游客交費過后,大巴車又開了2個多小時,到晚上10點多總算到達瀘沽湖附近一家客棧。《經濟半小時》記者算了一下坐車時間,從早上5點半出發,到晚上10點多,大約17個小時,中途除了堵車3小時,臨時停車上廁所和簡單吃了一頓中午飯外,其余時間都在車上,而這位司機也是整整開了一天的車,一路上也並不是如他出發前所說,開兩個小時就休息一下。
按照行程,第二天是環湖游覽瀘沽湖。游玩了2個多小時后,在導游的推薦下,旅游大巴車開向了一個小村寨,據說這裡生產銷售的特產,是一種叫青刺果油的產品,有非常好的保健養生療效。
不一會兒,車就開到了一個小村寨,當地的工作人員先拉大家參觀長在樹上的青刺果,然后便帶進旁邊的商店參觀購買。游客一看,價格低則100多元一小瓶,高則一盒幾百上千元。任憑工作人員向大家熱情介紹該產品的各種功效,全團沒有一個人購買。
當地的工作人員先拉大家參觀長在樹上的青刺果,然后便帶進旁邊的商店參觀購買。商品價格低則100多元一小瓶,高則一盒幾百上千元。
由於這個購物點沒有任何收入,回到車上后不久,導游又推薦重點旅游參觀點---摩梭村寨。瀘沽湖旅游,摩梭人的生活和文化,特別是他們的走婚等風俗是重中之重。那麼,在村寨裡會有什麼樣的體驗呢?
記者所在的旅游團一到大洛水村,一名穿著摩梭服裝的村寨導游就迎了上來,並將游客帶到了村裡一家房屋的大門口。簡單介紹了當地摩梭人的風俗習慣后,又將游客帶進屋內,熱情洋溢地介紹了摩梭人的歷史文化、人文風情。大約十幾分鐘后,這名導游就開始耐心細致地講起了當地做的銀制品,是怎樣起到保健養生療效的。
為了展示當地銀制品可以保健養生的功效,這名村寨導游還隨機邀請一男一女兩名游客上去,現場刮痧。
村寨導游:如果刮出的痧鮮紅色和鮮血一個顏色,如果像這樣起坨發紫,証明痧斑正常,如果說刮出來就是這樣起坨發黑的,不正常。
為了展示當地銀制品可以保健養生的功效,這名村寨導游還隨機邀請一男一女兩名游客上去,現場刮痧。
據這位村寨導游介紹,當地銀制品可以煮水喝防病,插入食物中可檢測是否有毒等等,在這種演說加現場體驗的刺激下,游客的心理也漸漸起了變化,對這裡的銀制品更加充滿渴望、期待。
村寨導游:你們如果感興趣的話,等一下阿妹帶你們去我們的村寨手工作坊,那裡有展示廳。我們這個不添加任何重金屬,純粹雪花銀,19.8(元)一克。
在這樣熱情的介紹下,興奮的游客紛紛掏錢購買,至於價格如何,與外面市場的價差有多大,已經不在大家的考慮范圍之內了,摩梭村寨特色家訪就這樣不經意間演變為購買銀制品游,然而在旅行社出具的行程單上,寫的卻是“參觀摩梭原始部落銀器店,感受摩梭文化”,對購買銀器的安排隻字未提。
那麼,這裡的銀制品價格與當地市場價又有多大的差距呢?
當天晚上,記者隨機走進瀘沽湖景區一家村民自己開的銀制品小店鋪,了解當地銀制品行情。店鋪老板說,他這裡賣的,也是含量為三個九的雪花銀,如果不信,可當場用高溫燒制測試﹔價格每克賣10元,小孩戴的銀制品,每克賣11.8元。那為什麼大洛水村村寨導游帶去的那家銷售店,每克要賣到19.8元? 價格幾乎高出一倍,這是為什麼呢?
記者隨機走進瀘沽湖景區一家村民自己開的銀制品小店鋪,店鋪老板說,他店裡的雪花銀價格是
銀店經銷人員:說實在話,導游給你們帶過去她肯定賣得貴,導游跟你們一起過來。
銀店經銷人員:對。
那村寨導游究竟是一個什麼身份?她們在其中起到什麼作用?又能從中獲得多少利益呢?在另外一家賣銀制品的銷售店,經銷人員說出了其中的秘密。
經銷人員:那裡面賣的都是“勾手”,人家說是“殺手”,你過去了,她就把你洗腦了。那些就是她們請的“殺手”。
記者:她們跟賣銀鐲子那個點是什麼關系?
經銷人員:就請的,是賣銀鐲子,銀鐲子賣的那些,給那個旅行社簽約的帶過去,給她們回扣這樣子。
在另外一家賣銀制品的銷售店,經銷人員說出了村寨導游和銀器店之間的秘密。
這位經銷人員告訴記者,不僅村寨導游是老板聘請來的,而且,那些請游客去摩梭人祖母家中做客的,被稱為“舅舅、講解員”等,也是請人扮演的。
經銷人員:祖母屋就是講解員,那些是老板請人做講解員?
記者:是這樣的,等於是扮演的?
經銷人員:對,扮演的。不是真的,這邊本地人一般不喜歡做生意。
更讓人大跌眼鏡的是,即使那些穿做打扮像是摩梭人的人,也不是摩梭人。
經銷人員:不是。
不僅如此,連那些穿做打扮像是摩梭人的人,也並不是全都是摩梭人。
瀘沽湖驚現瑪卡價格陷阱 疑似“藥托”設下連環圈套
走婚橋是瀘沽湖景區一個著名景點,也是瀘沽湖上唯一的座橋。它橫跨草海,連接兩岸村庄,為摩梭人走婚提供約會的通道,被譽為“天下第一鵲橋”。10月2日,記者跟隨游客來到走婚橋,隻見橋兩頭有不少店鋪,其中最重要的是賣當地的藥材,特別是著名的瑪卡。在橋頭,記者一行隨意進入一家賣瑪卡的店鋪,此時一個戴帽子的人正在跟經銷人員討價還價。
戴帽子的男子:8塊錢可以了,你薄利多銷,我多帶一點。
經銷人員:這樣吧,你需要隻給10塊錢。不要給8塊。
戴帽子的男子:最多8塊錢。8塊錢你明賣,我帶點。
經銷人員:行嘛行嘛,賣給你賣給你。
一看經銷人員爽快地答應了,這個戴帽子的人又以同樣的價格買了一些鐵皮石斛。
戴帽子的男子:這個怎麼賣?
經銷人員:這個賣8塊,這個一個價格。
緊接著,這個戴帽子的人,又老道地提出要把購買的瑪卡、鐵皮石斛,先用機器打成粉后,再稱重量。
戴帽子的男子:先給打粉,然后再稱。
隨后,戴帽子的人跟隨經銷人員進屋,將瑪卡和鐵皮石斛加工打粉。幾分鐘后,粉便打好了。
經銷人員:460克,470,470.5,1840加上3120,一共4960(元)。
看上去小小的兩包藥材,價格竟高達4960元。
記者大吃一驚,眼前看上去小小的兩包藥材,價格竟高達4960元,這個時候,記者才猛然意識到這些瑪卡、鐵皮石斛原來不是按斤兩來稱重,而是按克來算重量的。
但是,此時記者注意到,眼前這名戴帽子的購買者,看上去根本不在乎這種按克來稱重算錢的買賣,他爽快地交了錢。隨后,便轉身和經銷人員一起勸記者也買點,價格還以每克8元的的價格算,記者粗略算了一下,8元一克,一兩就是400元,一斤就是4000元,價格太高。最后記者以不懂、再看看為由委婉謝絕離開。
就在第二天,當記者一行再次來到這家店。一進門,又看見了這個戴帽子的人正在這裡買瑪卡,隻不過穿的衣服和前一天不一樣。一看記者進來,這個戴帽子的人趕緊離開。這讓記者感到十分疑惑,這名男子是不是就是所謂的藥托呢?
就在第二天,當記者一行再次來到這家店。一進門,又看見了這個戴帽子的人正在這裡買瑪卡,隻不過穿的衣服和前一天不一樣。
隨后記者在走婚橋另外一家路邊店咨詢購買瑪卡時,同樣也遇到了一些行為奇怪的購物者。隻見一個老板模樣的人正和經銷人員討價還價。
男子:過來,這個給你三塊,可以了,小伙子,兩三年前可以賣八塊。
經銷人員:八塊,以前要十幾塊,是不是。
經銷人員:別走,老板五塊五賣給你,好嗎。五塊五,老板。
眼看老板模樣的人要離開,經銷人員趕緊再一次討價還價。
經銷人員:過來吧,阿哥。五塊五賣點給你,好不好。
就在經銷人員准備將瑪卡稱重打粉的時候,一個黑色休閑西服的人走了過來,一聽是三元的價格,也很感興趣。
經銷人員:要不要來點,大哥。
男子:來一點,我在上面看了,上面要5塊。
經銷人員:那肯定,我這屬於批發的價格。
后記者在走婚橋另外一家路邊店咨詢購買瑪卡時,同樣也遇到了一些行為奇怪的購物者。
隨后,經銷人員將裝有瑪卡的袋子,不打粉直接稱重。老板模樣的和穿黑色休閑衣服的人,利索地各自從錢包、口袋裡掏出厚厚的一沓錢,也很爽快地交錢拿貨走人。幾分鐘后,記者准備跟隨這兩人走出店鋪,但是每當記者稍微接近,這個老板模樣的的人就在走婚橋旁邊坐下,一邊打電話一邊在觀察什麼。當地人告訴記者,這兩位就是互相幫襯的連環“藥托兒”。
那麼,瑪卡究竟是一個什麼價位?它和正常渠道買的價格相差多少呢?記者上網搜索,一般賣得最貴的秘魯進口瑪卡,每公斤約998元,平均每斤不到500元,一克一元九角多,不到2元﹔如果是其他品種的,價格還要低不少。而記者在走婚橋看見的瑪卡價格,最低要賣每克3元,換算成一斤要賣1500元﹔中間價每克8元的,一斤要賣4000元﹔最高每克賣22元的,換算成一斤,要賣11000元,價格也可謂貴得離譜。
半小時觀察:
在各大旅游投訴平台上,因為旅游購物而引發的糾紛是游客投訴最多的。而通過我們這幾天的節目也可以發現,不少旅行社還在繼續靠旅游購物來賺錢。據統計,2014年我國共有36億人次在國內旅游,其中參加旅行團的游客僅佔總人次的4%,預計未來5年散客化的趨勢會越來越明顯。在這樣的大趨勢下,如果旅行社還想繼續以“超低價”的團費來吸引游客,同時再靠購物陷阱來掙錢,這種模式將越來越不可持續。如何真正靠服務贏得口碑,靠誠信贏得游客的信任,這可能是許多旅行社需要思考的問題。
(來源:央視網)
【“十三五”,我們這樣走過】市場主體創新步伐堅實 “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培育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一流企業。全面實施市場准入負面清單制度,清理廢除妨礙統一市場和公平競爭的各種規定和做法,支持民營企業發展,激發各類市場主體活力。”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論述,為激發各類市場主體活力指明了方向。“十三五”以來,在一項項惠企政策、改革措施推動下,市場主體實力越發雄厚、活力更加充沛。 【詳細】
【總書記擘畫高質量發展】共享發展,民生改善奔小康 高質量發展,是共享成為根本目的的發展。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疫情防控期間如何全力醫治患者拯救生命、兜牢民生底線?扶貧產業是否落地生根、易地搬遷群眾能否穩定就業?改革發展成果怎樣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眾?總書記在國內考察中訪民情、察民意、問民生,殷殷囑托和深切關懷體現了大黨大國領袖真摯的人民情懷。 【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