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麗鄉村扮靚魅力中國

2015年10月06日06:57  
 
原標題:美麗鄉村扮靚魅力中國

重慶市沙坪壩區鳳凰花海景區美不勝收,成為鄉村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趙杰昌攝

  江西婺源篁嶺風景區,錯落有致的古宅前,每家每戶擺上晒盤,晒上稻谷、辣椒等農作物,煞是喜慶。 經濟日報記者 劉 興攝

  ▲暖陽照耀下的河北隆化縣集約化蔬菜大棚。當地通過發展設施農業,實現了村美民富。 魯東軍攝

  湖南省通道侗族自治縣坪坦鄉侗寨的村民們身著盛裝,吹起蘆笙,迎接游客進寨。劉 強攝

江西省永豐縣白水門水庫灌區萬畝稻菽飄香,如詩如畫。 浩 軍攝

  四川華蓥市高興鎮花廟嘴村村民在翻晒剛收的稻谷。近年來,當地重點發展糧食經濟作物,使原本貧窮的山村變了模樣。 寒 歌攝

湖北恩施市沙地鄉神堂村農民在精選辣椒。 譚 華攝

山東棗庄滕州大宗村道路寬闊、環境優美,一派文明和諧景象。 呂其林攝

  河南平頂山市衛東區果農在採摘石榴。集觀光、採摘、休閑為一體的農業採摘園為當地農民打開致富之門。 王蔚瓊攝

  一灣碧水穿村過,十裡稻黃扑鼻香。貴州錦屏縣敦寨鎮亮司村的稻田一片金黃,豐收在望。 經濟日報記者 吳秉澤攝

  “中國要美,農村必須美”。正如本版的照片所展示的,近年來,各地大力加強美麗鄉村建設,農村臟、亂、差的面貌正在遠去,令人向往的魅力農村正向我們走來。漫步於新派民居村、特色民俗村、現代新村、歷史古村,越來越多的人發現,如今的農村真美。美麗鄉村以農耕文化為魂、以綠色田園為韻、以生態農業為基、以古朴村落為形,融生產、生活、生態功能於一體,令人流連。

  早在2013年,有關部門就正式啟動美麗鄉村創建活動,以促進農業生產發展、人居環境改善、生態文化傳承、文明新風培育為目標,在全國不同類型地區試點建設一批天藍、地綠、水淨、安居、樂業、增收的美麗鄉村。在今年國慶假期來臨之際,為方便城鄉居民,農業部向社會推介了一批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精品線路,其中就包括260個中國最美休閑鄉村。

  按照科學規劃布局美、村容整治環境美、創業增收生活美、鄉風文明身心美的要求,各地不斷加大農村生態文明建設力度。大力發展生態農業、循環農業,實施農村清潔工程﹔大力發展健康向上的農村文化,倡導資源節約、環境友好型生產、生活方式。如今,廣大農村水、電、路、氣、房等基礎設施建設明顯加快,醫療、教育、文化、衛生等農村各項社會事業穩步發展,億萬農民從美麗鄉村建設中得到實惠。(經濟日報記者 喬金亮)

(來源:中國經濟網—《經濟日報》)

推薦閱讀

【“十三五”,我們這樣走過】市場主體創新步伐堅實    “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培育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一流企業。全面實施市場准入負面清單制度,清理廢除妨礙統一市場和公平競爭的各種規定和做法,支持民營企業發展,激發各類市場主體活力。”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論述,為激發各類市場主體活力指明了方向。“十三五”以來,在一項項惠企政策、改革措施推動下,市場主體實力越發雄厚、活力更加充沛。 【詳細】

服務業實現快速發展|我國教師隊伍建設成就斐然 | 我國控輟保學成效顯著 

【總書記擘畫高質量發展】共享發展,民生改善奔小康     高質量發展,是共享成為根本目的的發展。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疫情防控期間如何全力醫治患者拯救生命、兜牢民生底線?扶貧產業是否落地生根、易地搬遷群眾能否穩定就業?改革發展成果怎樣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眾?總書記在國內考察中訪民情、察民意、問民生,殷殷囑托和深切關懷體現了大黨大國領袖真摯的人民情懷。 【詳細】

開放發展,合作共贏創新局 | 綠色發展,美麗中國邁大步 | 協調發展,補齊短板潛力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