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黃石29日消息(記者張毛清 黃石台記者陳蘭)今天(29號)上午,長江十大良港之一的黃石新港正式起航。作為長江經濟帶的龍身, “億噸大港、百萬標箱”的黃石新港在“一帶一路”的國家戰略布局下,再次迎來發展新篇章。
在黃石新港碼頭,新建的9個泊位一眼望不到盡頭。停靠在9號泊位的“天海一號”集裝箱貨船,滿載著500標箱貨物正駛向歐洲。
黃石新港港口股份有限公司港務部副總經理陳方兵說,隨著天海一號貨船的裝船起運,標志著黃石新港正式開港起航。陳方兵介紹說,天海一號的箱位在長江內河航運當中是比較大的一艘船,這個貨物是送往上海的,然后由江轉海,到歐洲去的,轉載的貨物是以鋼材和卷板為主。)
黃石港口歷史久遠。上百年的港口建設,為“黃石造”打開了世界之門。15年前,黃石外貿碼頭建成運行,更讓華新、美爾雅等黃石品牌從此走向了國際。
黃石港務集團原總經理 張丕錦回憶說,那個時候我們主要是以鋼鐵、礦石、水泥、鋼材還有煤炭等貨物,進出量非常之大。1993年經國務院批准,黃石成為開放的沿海城市之一,可以直達日本、韓國、菲律賓、香港等地。)
在“中國外貿百強城市”榜單中,黃石長期榜上有名,排位不斷攀升。外貿碼頭越是繁忙,黃石老港越感壓力。運量大,運力小,已經不能滿足黃石港口發展的需求。
黃石市交通運輸局局長黃荊國說,我們大量的集裝箱,不得不逆流而上,到武漢陽邏港,去等候排隊。貨物周轉的時間就大大延長了,特別是一些重要的像鋼鐵、銅這些材料,也是因為運輸通道的不暢,或者成本過高,而影響生產經營。)
難題凸顯,如何突圍?再辟蹊徑成為不二選擇。在今年4月國家發改委公布的長江中游城市群發展規劃中,黃石是主要港口城市。今年1至5月,黃石的出口增幅超過20%。 黃石新港建設完成后,可形成4500——5000萬噸年吞吐能力,最終成為輻射鄂東、皖西、贛北的區域性物流中心,武漢城市圈繼武漢港之后重要的水陸聯運中心。
黃石市委書記周先旺分析認為,黃石新港的開港,將會迎來世界五大洲、四大洋徐徐駛來的江海巨輪,以今天的開港為起點,我們要把黃石新港建設成億噸大港,建設成長江中游、建設成湖北東部,四省交界之地的重要的物流集散地。
(來源:中國廣播網)
【“十三五”,我們這樣走過】市場主體創新步伐堅實 “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培育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一流企業。全面實施市場准入負面清單制度,清理廢除妨礙統一市場和公平競爭的各種規定和做法,支持民營企業發展,激發各類市場主體活力。”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論述,為激發各類市場主體活力指明了方向。“十三五”以來,在一項項惠企政策、改革措施推動下,市場主體實力越發雄厚、活力更加充沛。 【詳細】
【總書記擘畫高質量發展】共享發展,民生改善奔小康 高質量發展,是共享成為根本目的的發展。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疫情防控期間如何全力醫治患者拯救生命、兜牢民生底線?扶貧產業是否落地生根、易地搬遷群眾能否穩定就業?改革發展成果怎樣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眾?總書記在國內考察中訪民情、察民意、問民生,殷殷囑托和深切關懷體現了大黨大國領袖真摯的人民情懷。 【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