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險市場將呈優勝劣汰競爭格局

2015年09月29日08:39  
 
原標題:保險市場將呈優勝劣汰競爭格局

  10月1日起,分紅型人身保險預定利率上限將完全放開,標志著我國人身險費率形成機制建立,也標志著始於2013年8月的人身險費率市場化改革進入收官階段。通過市場的優勝劣汰機制,能夠提升我國保險行業的整體競爭能力。同時,監管制度則能夠約束行業惡性競爭

  經國務院批准,分紅型人身保險費率政策改革將於今年10月1日正式實施。分紅型人身保險預定利率上限將完全放開,標志著人身險費率形成機制完全建立。我國人身保險費率市場化改革進入收官階段。

  所謂分紅保險,是指保險公司將其實際經營成果產生的盈余,按一定比例向保單持有人進行分配的人身保險產品。分紅保險可以採取終身壽險、兩全保險或年金保險的形式,與萬能保險相似,也屬於理財類的保險產品。中國保監會規定,保險公司每一年度分配給保單持有人的比例不低於可分配盈余的70%。

  分紅險保費價格優惠將超15%

  根據中國保監會《關於推進分紅型人身保險費率政策改革有關事項的通知》,分紅型人身保險的預定利率由保險公司按照審慎原則自行決定。分紅型人身保險未到期責任准備金的評估利率為定價利率和3.0%的較小者。2015年10月1日起,保險公司對於開發的分紅型人身保險產品預定利率不高於3.5%的,要報送保監會備案,高於3.5%的要報送保監會審批﹔保險公司用於分紅保險利益演示的低、中、高檔的利差水平分別為“不得高於0”、“4.5%減去產品預定利率”和“6%減去產品預定利率”。

  “這次改革將繼續釋放人身保險費率政策改革的紅利,讓利於消費者。”中國保監會人身保險監管部副主任王治超預計,改革后分紅險產品的價格將整體下調15%左右。

  與此同時,改革提高了風險保障的責任要求。“分紅保險死亡保險金額提高至已交保費的120%,最低保障要求與萬能險持平。”王治超表示,改革后分紅保險產品首年最低現金價值較原來普遍提高20%以上,有助於保護消費者利益,減少投訴糾紛。

  “費率水平下降了,而死亡保險金額和最低現金價值水平都提高了,這對客戶來說都是有利的。”一位業內人士向《經濟日報》記者表示,改革將打破價格保護,激勵保險公司創新產品和服務,向市場提供質優價廉的保險產品,實現產品的多樣化、服務的貼心化和企業的差異化,更好地滿足客戶需求,“這體現了回歸保障的監管導向,改革將助力發展壯大此類業務,充分發揮保險業的風險管理和經濟補償功能,緩解人民群眾養老和看病壓力,更好地服務於我國經濟社會發展。”

  人身險費率市場化將實現

  據了解,我國於2013年8月啟動人身險費率市場化改革,並明確了“普通型、萬能型、分紅型人身險”分三步走的改革路徑。根據這一思路,保監會分別於2013年8月和2015年2月放開了普通型人身險預定利率和萬能型人身保險的最低保証利率,完成了改革的前兩步。如今,穩步推進第三步費率改革,正是保持費率政策連續性和穩定性的需要,也是堅持市場取向的需要。

  王治超介紹,普通型和萬能型人身險費率改革政策實施以來,政策運行平穩,社會反響良好,風險有效控制。“一是產品供給豐富。自人身險費率改革以來,備案、審批的普通型、萬能型費率改革產品明顯增加,產品差異化逐步顯現,滿足個性化消費需求的產品更加豐富。二是產品價格回落。改革后普通型人身險主流產品價格平均下降20%左右,萬能型產品價格在保障程度提高的前提下保持平穩,消費者從改革中得到了實惠。三是業務快速增長。2014年普通型人身險保費收入同比增長265%。目前普通型人身險已佔人身險保費收入的34%,超過改革前近26個百分點﹔2015年3月至6月萬能型人身險銷售同比增長66%,佔人身險保費收入的22%,較改革前提升了5個百分點。四是風險有效防范,新老產品平穩過渡。”

  業內人士表示,改革將使不同市場主體經營能力的差距顯性化,讓優秀保險企業脫穎而出,同時倒逼落后企業改進體制機制、提高經營管理水平,通過市場的優勝劣汰機制提升保險行業的整體競爭能力。

  嚴防“價格戰”等惡性競爭

  對於此次分紅險費率改革可能會產生“價格戰”等市場惡性競爭的擔憂,王治超表示,改革后,保監會將加強監管,杜絕通過激進定價搞價格惡性競爭行為,為行業營造一個公平、有序的市場環境。

  改革方案在放開費率管制的同時,嚴格准備金要求,大幅抬高惡性競爭成本,對提供過高保証利率或結算利率的市場行為均有嚴厲的后端約束。保險公司出現償付能力不足,監管部門將及時採取監管措施。在此規則下,保險公司必須“有多大本錢做多大生意”,惡性競爭將受到遏制。同時,為防止非理性的價格競爭,保監會將對相關分紅保險產品實行分類管理,採取差異化的條款費率監管措施,防范公司開展惡性競爭。(經濟日報記者 姚 進)

(來源:中國經濟網—《經濟日報》)

推薦閱讀

【“十三五”,我們這樣走過】市場主體創新步伐堅實    “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培育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一流企業。全面實施市場准入負面清單制度,清理廢除妨礙統一市場和公平競爭的各種規定和做法,支持民營企業發展,激發各類市場主體活力。”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論述,為激發各類市場主體活力指明了方向。“十三五”以來,在一項項惠企政策、改革措施推動下,市場主體實力越發雄厚、活力更加充沛。 【詳細】

服務業實現快速發展|我國教師隊伍建設成就斐然 | 我國控輟保學成效顯著 

【總書記擘畫高質量發展】共享發展,民生改善奔小康     高質量發展,是共享成為根本目的的發展。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疫情防控期間如何全力醫治患者拯救生命、兜牢民生底線?扶貧產業是否落地生根、易地搬遷群眾能否穩定就業?改革發展成果怎樣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眾?總書記在國內考察中訪民情、察民意、問民生,殷殷囑托和深切關懷體現了大黨大國領袖真摯的人民情懷。 【詳細】

開放發展,合作共贏創新局 | 綠色發展,美麗中國邁大步 | 協調發展,補齊短板潛力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