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萬例試管胚胎冰封醫院超70%凍胚父母已經失聯

2015年09月27日02:14  來源:京華時報
 
原標題:近萬例試管胚胎冰封醫院超70%凍胚父母已經失聯

  京華時報訊冷凍胚胎是世界上保存“生育功能”的唯一成熟方法,在試管嬰兒的治療中,胚胎在醫院的儲存期限是一年,但是有不少患者,胚胎遺棄在醫院長達十年之久。中秋前夕,江蘇省人民醫院發布聲明,請2005年之前冷凍胚胎的夫婦盡快來認領,否則將對近萬例無人認領的胚胎做集中處理。

  據江蘇省人民醫院生殖中心主任王瑋介紹,目前,十多個液氮罐裡保存著上萬枚胚胎,其中1000多枚已存放了十多年,這些冷凍胚胎來自全國各地,多數是在江蘇省人民醫院進行試管嬰兒培育時留下的,但不少夫婦在冷凍胚胎后就再也聯系不上了。為了胚胎的處理問題,生殖中心也一再嘗試和“凍胚”的父母聯系,但70%以上都“失聯”了。這讓醫院陷入兩難境地,如果繼續保存,醫院將付出更高昂的費用﹔如果選擇不保存,因為尚無相關法律的規定,又涉及倫理,醫院又糾結這樣做合不合理。

  王瑋說,胚胎必須存放在零下196度的液氮罐中,才能使胚胎代謝處於靜止狀態,保存這些胚胎成本巨大,液氮費用昂貴,且需要不斷向液氮罐中進行添加,對醫院而言負擔很大。

  按照我國衛生部2003年頒布的《人類輔助生殖技術和人類精子庫倫理原則》規定:冷凍胚胎之前,生殖中心和患者夫婦必須簽署《知情同意書》,自冷凍之日起,冷凍保存期為一年,冷凍費每月180元,一年后不想繼續冷凍的,簽字后當面銷毀,繼續保存要續交費用,逾期6個月不續費視為自動放棄胚胎。但現實是,主動續費的患者寥寥無幾。盡管生殖中心有權對無人理睬的胚胎做銷毀處理,但考慮到胚胎的特殊性,生殖中心一般盡量保存。但近年來,選擇試管技術的患者越來越多,生殖中心已無法再“無限制”地保存,這也是我國各地生殖中心都面臨的難題。

  江蘇省衛生法學會副會長胡曉翔表示,目前國內對冷凍胚胎已經有一個普遍的定性:胚胎總的來講是物,但又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正是這所謂的“一定的特殊性”,導致當事醫院在處理上非常糾結。胡曉翔表示,法律應該明確冷凍胚胎的法律屬性、保存與使用限制,將人工生殖的許可、管理及監督納入法治的軌道,而不是隻靠醫院與患者的一紙“協議”約束雙方的行為。 (央廣)

(來源:京華時報)

推薦閱讀

【“十三五”,我們這樣走過】市場主體創新步伐堅實    “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培育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一流企業。全面實施市場准入負面清單制度,清理廢除妨礙統一市場和公平競爭的各種規定和做法,支持民營企業發展,激發各類市場主體活力。”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論述,為激發各類市場主體活力指明了方向。“十三五”以來,在一項項惠企政策、改革措施推動下,市場主體實力越發雄厚、活力更加充沛。 【詳細】

服務業實現快速發展|我國教師隊伍建設成就斐然 | 我國控輟保學成效顯著 

【總書記擘畫高質量發展】共享發展,民生改善奔小康     高質量發展,是共享成為根本目的的發展。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疫情防控期間如何全力醫治患者拯救生命、兜牢民生底線?扶貧產業是否落地生根、易地搬遷群眾能否穩定就業?改革發展成果怎樣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眾?總書記在國內考察中訪民情、察民意、問民生,殷殷囑托和深切關懷體現了大黨大國領袖真摯的人民情懷。 【詳細】

開放發展,合作共贏創新局 | 綠色發展,美麗中國邁大步 | 協調發展,補齊短板潛力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