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漫畫/朱慧卿
一名劉姓患者日前電話預約北京協和醫院核醫學科“專家號”,從早晨五六點鐘開始撥打114電話,手持電話等了兩三個小時才挂上號。北京60多家醫院三年前推出預約挂號服務,直到今天一些知名醫院專家號還是很難預約到。奇怪的是,患者可以從號販子手中買到專家號。(9月22日《珠江晚報》)
患者挂不到,號販子卻總能挂到,專家號為何更青睞號販子,的確引人遐想。尤其是當如今挂號早已有了電話、網絡等與時俱進的預約方式之后,號販子何以仍然有縫可鑽,也更令人狐疑。不過,若因此便認定挂號系統有人為漏洞,甚至有與號販子的利益同盟,那還真是低估了號販子的能量。
從號販子的伎倆來看,無論是拿著患者的就診卡,自己或雇人到醫院徹夜排隊“佔坑”挂號,還是24小時不斷線地通過電話、網絡預約挂號,搶佔號源,其實更多是些體力活。筆者認識一些知名的主任專家,他們看到醫院門口熬夜排隊的號販子,甚至慨嘆自己其實是在為號販子打工,因為每挂一個號,號販子賺的錢遠超專家本人。
可見,挂號系統的傳統排隊方式,的確有改進的必要。而引入更多的預約挂號雖然可提升服務意識,但醫療資源並沒有增多,專家還是那幾個專家,在排隊方式上的改變,並不能疏通“挂號難”的真正瓶頸。至於奇貨可居的專家號仍然遭遇號販子把持,更是預約挂號難以改變的尷尬局面。
從這個意義上說,除了增加醫療資源供給,盡力彌合其供求缺口之外,讓挂號定價更多體現醫療服務的價值,縮小巨大價差所形成的暴利空間,同樣是優化挂號資源分配的合理機制。現實中,過低的挂號定價未必便宜了患者,而是養肥了號販子群體,而醫生的價值卻不能從醫療服務中得到體現,同樣極大地遏制了醫生的積極性,也壓制了醫療供給。如今不少醫學院校招生分數線下降,難以招到優質學生,醫療服務價值的扭曲,甚至正在對未來的醫療人才供給產生難以預計的負面影響。
專家號總被號販子挂去,根本原因仍在於專家醫療服務價值的扭曲,形成了過大的套利空間。唯有彌合醫療服務供求缺口,讓醫療挂號的價值回歸,這樣的漏洞和尷尬才有望從根本上消除。
(來源:長沙晚報)
【“十三五”,我們這樣走過】市場主體創新步伐堅實 “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培育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一流企業。全面實施市場准入負面清單制度,清理廢除妨礙統一市場和公平競爭的各種規定和做法,支持民營企業發展,激發各類市場主體活力。”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論述,為激發各類市場主體活力指明了方向。“十三五”以來,在一項項惠企政策、改革措施推動下,市場主體實力越發雄厚、活力更加充沛。 【詳細】
【總書記擘畫高質量發展】共享發展,民生改善奔小康 高質量發展,是共享成為根本目的的發展。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疫情防控期間如何全力醫治患者拯救生命、兜牢民生底線?扶貧產業是否落地生根、易地搬遷群眾能否穩定就業?改革發展成果怎樣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眾?總書記在國內考察中訪民情、察民意、問民生,殷殷囑托和深切關懷體現了大黨大國領袖真摯的人民情懷。 【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