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圖 遼寧盤錦遼河口濱海濕地如火的紅海灘蔚為壯觀。
右圖 紅海灘有相當一部分是在養殖灘涂上恢復出來的景觀。宗樹興 林 鬆攝
9月12日,“2015盤錦紅海灘國際馬拉鬆比賽”隆重舉行,這一“奔跑在濕地上的馬拉鬆賽”因其特色吸引眾多國內外高手參加。奔跑在驕陽似火的紅海灘畔,眼前景色美不勝收,彌漫著負氧離子的空氣中,奔跑如飛的選手們似乎不知疲倦。參賽選手中,不乏專門前來欣賞美景,體驗紅海灘上奔跑的游客。陶醉於美景的同時,他們也許不曾知曉,一個實施中的“退養還灘”計劃正讓他們腳下紅海灘不斷擴大著。
“退養還灘”回歸原生態
9月初,《經濟日報》記者來到地處遼河、大遼河入海口的河海交界地帶,隻見碧海藍天之中,夾著一片紅色如火的海灘。這一景色沿著“紅海灘景觀廊道”一直延伸幾十公裡長,在景觀廊道任意地點停車,憑欄眺望,藍天白雲之下,望不到邊的紅色海灘蔚為壯觀。許多游客感嘆,紅色的海灘似乎隻能在夢境中見到,沒想到在盤錦成了現實美景。
紅海灘景觀,並非沙灘,而是由植物組成的奇觀。在河海交匯處的大片泥灘上,一株株生命力極為頑強的翅鹼蓬草連片生長,因這種植物在夏秋之際呈紅色,所以在此時節,紅海灘便出現在盤錦所在的渤海灣畔。
“你們所見的紅海灘,以后還會不斷擴大,我們計劃從2015年到2019年,通過實施‘退養還灘’,把遼河口海域8萬畝圍海養殖灘涂全部收回,種植蘆葦和鹼蓬草。許多沿海魚塘都會變成紅海灘,增加8萬畝‘紅色’,那種場面將比現在還要壯觀許多。”盤錦市外宣辦主任黃勇介紹說。
據介紹,盤錦力爭今年起5年內全部收回遼河口海域8萬畝圍海養殖灘涂,種植蘆葦和鹼蓬草,將8萬畝養殖灘涂恢復為原生態灘涂,並將淤積潮溝水道疏通,恢復整治后的灘涂水系,改善遼河、大遼河等河口濕地的生態環境。同時對轄區內小鹽田加強治理,取締葦場濕地內鹽田,縮減濕地以外鹽田面積,直至全部取消。盤錦還即將實施“生態移民”機制,引導居民從保護區內有序退出、妥善安置,加強周邊區域污染源監控與治理。
目前,這項工作已經啟動並在穩步推進,遼河口海域6000余畝灘涂已收回平整1000余畝,共拆除各類建筑房屋23棟55間,共計3500余平方米。拆除破舊育苗室4座,共1300立方米水體。二界溝1400余畝濕地已恢復圍海灘涂400余畝。“你們現在看到的紅海灘,就有相當一部分是在新回收的魚塘上恢復出來的景觀。”黃勇說。
“盤錦遼河口濱海濕地是全球生態系統最完整的濕地,也是中國最美的六大濕地之一,具有維持生物多樣性、蓄洪防災、提供資源、教育科研、旅游觀光等多種功能,生態效益、經濟效益、社會效益都非常重要。因此,‘退養還灘’很有必要。”盤錦市海洋漁業局局長史偉說。
為做好此次“退養還灘”工作,盤錦市專門出台一系列保障措施,指出圍海養殖灘涂收回工作政策性強、涉及面廣,要求各縣、經濟區、市直相關部門高度重視,全力配合做好灘涂收回工作,研究制訂詳細的工作預案,確保灘涂收回工作按計劃推進。
斑海豹的家園越來越好
再有一個月,盤錦遼東灣海域就會出現斑海豹成群結隊回游的壯觀情景。白天,這些家伙成群爬上岸趴在泥灘上晒太陽,時而露頭呼吸,時而潛入水下。1月產崽,3月小斑海豹學習游泳捕食,5月份開始外出“旅游”,與成年斑海豹一道向日本、韓國海域游去。在外邊“消夏”5個月時間,10月份之后又陸續返回盤錦。
記者了解到,因為海域豐富的生物資源,為斑海豹提供了多種食物,遼東灣成為西太平洋斑海豹8個繁殖區中最南端的繁殖棲息地,盤錦海域就是斑海豹其中的一個“家”。
根據記載,早在20世紀50年代初,遼東灣每年初春便有數以千計的斑海豹出現,但在80年代至90年代中期,斑海豹數量急劇下降。最近幾年,隨著濕地灘涂修復計劃陸續實施,斑海豹的數量呈現上升勢頭。據介紹,目前盤錦鴛鴦溝景區附近斑海豹的數量就達320余頭。
“斑海豹數量一度減少主要是因為遼河油田開發和葦場生產作業,加上遼河三角洲項目開發、農業墾殖、灘涂養殖、油氣開發和葦田的南擴,使得濕地生態環境發生了劇烈變化。加上追求蘆葦產量,圍海造葦及葦田標准化改造,使原先的水生生物避難所、育兒場、育肥場成為了一個個封閉的葦田,生物多樣性降低,大量水生動物數量銳減。”盤錦鴛鴦溝國家級海洋公園管理辦公室李晉說。
“斑海豹作為盤錦海域的生物代表,這幾年出現數量反彈,証實生態環境保護的成績斐然。”李晉說。
鴛鴦溝國家級海洋公園是斑海豹和鳥類的家園,這裡有5萬公頃以上的淺海灘涂,水生生物資源和鳥類十分豐富。盤錦實施“退養還灘”,將讓這裡自然生態環境得到進一步提升,鳥陣如雲、鶴鷗齊舞、錦鱗游泳的生態盛宴已經開始出現。
目前,盤錦市正在研究濱海濕地生態系統重建。據介紹,盤錦市正在考慮利用現有未被公路、堤壩阻斷的遼河口西海岸灘涂、淺海,實行8萬畝“退養還灘”的同時,在整治后的灘涂種植翅鹼蓬並放移植或流沙蠶成體或幼體,改良灘涂底質,消除原養殖污染物,使整治后的灘涂形成蘆葦植物群落。最后,在灘涂下部通過移植藍蛤、四角蛤蜊等貝類,淺海8-10等深線海域可建成海洋牧場。“通過這個措施,可以加速遼河口西海岸灘涂的淤積發育,預計三十至五十年后,現有海岸線將可能形成約30萬畝天然翅鹼蓬濕地,遼河口海域將新形成漁場,新濱海濕地生態系統形成。”李晉說。
海鷗飛在盤錦城,海豹跳躍遼河口,紅海灘連綿不絕,蘆葦蕩望不到邊,這樣的美景將常伴盤錦市。(經濟日報記者 張允強)
(來源:中國經濟網—《經濟日報》)
【“十三五”,我們這樣走過】市場主體創新步伐堅實 “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培育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一流企業。全面實施市場准入負面清單制度,清理廢除妨礙統一市場和公平競爭的各種規定和做法,支持民營企業發展,激發各類市場主體活力。”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論述,為激發各類市場主體活力指明了方向。“十三五”以來,在一項項惠企政策、改革措施推動下,市場主體實力越發雄厚、活力更加充沛。 【詳細】
【總書記擘畫高質量發展】共享發展,民生改善奔小康 高質量發展,是共享成為根本目的的發展。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疫情防控期間如何全力醫治患者拯救生命、兜牢民生底線?扶貧產業是否落地生根、易地搬遷群眾能否穩定就業?改革發展成果怎樣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眾?總書記在國內考察中訪民情、察民意、問民生,殷殷囑托和深切關懷體現了大黨大國領袖真摯的人民情懷。 【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