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畫:曹一
大學,是青春的尾巴,也是走向社會的緩沖期。很多人匆匆而過,留下不少遺憾。新一批大學生剛剛跨入大學校門,對於他們,學長們有哪些忠告?近日,中國青年報社會調查中心通過民意中國網和問卷網,對2001人進行的一項在線調查顯示,大學裡,82.0%的受訪者心存遺憾,8.8%的受訪者沒有,9.2%的受訪者覺得不好說。
“沒好好學英語,沒做過科研,沒有好好交朋友,沒談過一次戀愛……”說起大學裡的遺憾,秦娜數了一籮筐,感嘆自己這一段青春沒過好。“要說是否每日虛度了,也不盡然。”秦娜說,她的大學生活也很忙碌,之所以有虛度的感覺,主要是因為沒有合理安排好自己的學習和生活。“當時總覺得還有時間,但是4年一晃就過去了”。
“對於不少上過大學的人來說,大學生活或許都是忙忙碌碌又不知所措地度過的。”回憶起自己的大學生活,在某縣城檢察院工作的林凱也有不少遺憾。“我大學學習的是法律,認真學習,拿獎學金,暑假打工,到了大三開始准備司法考試,考過之后准備考公務員,好像什麼都沒有落下,但是又什麼都來不及了。”林凱認為,他的遺憾在於,把過多的精力放在專業課的學習上,沒有多讀一些其他的書充實自己,也沒有停下來思考一下自己到底喜歡什麼樣的生活,只是一味地按部就班,缺少了規劃。
關於自己大學最遺憾的事情,調查中,41.3%的受訪者認為是沒有談過一場戀愛,34.8%的受訪者后悔沒有早點作職業規劃,32.3%的受訪者后悔沒有利用半價學生証出去旅行,29.1%的受訪者坦言沒有瘋狂過最后悔,28.9%的受訪者遺憾沒有學好專業課,28.3%的受訪者后悔沒有好好看書。受訪者的其他大學遺憾還包括:沒有常回家看看父母(8.9%)、沒有好好與同學相處(9.9%)、沒有堅持運動(24.7%)、沒有主動參與社團等組織(20.2%)等。
“大學裡每個人的收獲各不相同。無論是學業上的精進,還是視野的拓寬,又或者是情感上的收獲,都能讓大學生活更加充實。最遺憾的是一樣都沒有得到。”畢業於上海某二本學校的羅培告訴記者,她的大學生活過得還算豐富多彩。
“我到現在還時常想著,如果自己當時性格開朗一點,勇敢一點,沒有把大把時間‘宅’在宿舍,現在應該有很多美好的回憶”。羅培說,她現在最羨慕在大學時到處旅游的同學。“所謂‘讀萬卷書,行萬裡路’,增長社會見識也應該成為大學學習的一部分。大學課程沒有高中那麼緊張,應該趁著在各地有同學接應的時候,多到其他城市看看”。
對於大學裡的這些遺憾,32.0%的受訪者認為有些是可以避免的,29.9%的受訪者覺得人生有遺憾才有懷念,13.0%的受訪者希望以后盡可能彌補這些遺憾,11.4%的受訪者無法釋懷,10.8%的受訪者覺得再來一遍還是過不好大學。
秦娜覺得,生活中總是有很多遺憾,不完美才是青春,有些事情盡力了就好,“沒有那麼多的條條框框,放鬆自己,享受當下”。
但林凱對這種態度不太認同:“雖然大學裡各有各的精彩,但這畢竟是邁入社會的一個重要緩沖期,大學過不好,進入社會后還得交學費。”林凱建議,因為青春沒辦法重來,大學在讀生應盡早作好規劃,“即使只是不太成熟的想法也沒關系,可以在自己的積累中慢慢優化、具象化”。
大學生活如何過才能多些充實,少些遺憾?調查中,60.1%的受訪者建議大學生規劃好時間、把握當下,54.6%的受訪者建議大學生盡早規劃自己的大學生活,39.7%的受訪者認為要養成良好的學習生活習慣,37.5%的受訪者認為強健身體、堅持鍛煉很重要,32.7%的受訪者提醒大學生珍惜大學的集體友誼,29.7%的受訪者給出多泡圖書館、多讀書的建議,28.8%的受訪者提醒大學生尋找一位志同道合的伴侶。
參與調查的受訪者中,00后佔0.5%,90后佔31.0%,80后佔45.3%,70后佔17.0%,60后佔4.6%,60前人群佔1.4%。
(來源:中國青年報)
【“十三五”,我們這樣走過】市場主體創新步伐堅實 “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培育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一流企業。全面實施市場准入負面清單制度,清理廢除妨礙統一市場和公平競爭的各種規定和做法,支持民營企業發展,激發各類市場主體活力。”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論述,為激發各類市場主體活力指明了方向。“十三五”以來,在一項項惠企政策、改革措施推動下,市場主體實力越發雄厚、活力更加充沛。 【詳細】
【總書記擘畫高質量發展】共享發展,民生改善奔小康 高質量發展,是共享成為根本目的的發展。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疫情防控期間如何全力醫治患者拯救生命、兜牢民生底線?扶貧產業是否落地生根、易地搬遷群眾能否穩定就業?改革發展成果怎樣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眾?總書記在國內考察中訪民情、察民意、問民生,殷殷囑托和深切關懷體現了大黨大國領袖真摯的人民情懷。 【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