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不懂得拒絕無關緊要的事情,你就慢慢變成一個不重要的人。如果你不懂得拒絕一些東西,你就永遠忙不完,而且忙人還總是做糊涂事,也做不了真實的自己。說白了,費力還不討好。在人們的心中沒有威信,自然而然的變成,很隨和,好打對的人。那麼,別讓不好意思害了你,最佳的辦法,就是知道自己必須在什麼時候說“不”——向任何一個人,包括自己。
會拒絕,就是成功的做自己。該拒絕時會拒絕是一種能力,不該拒絕時絕對不拒絕則是一種智慧,知道什麼時候該拒絕,什麼時候不該拒絕是一種成熟。該吃的飯局,一個也不落﹔不該吃的飯局,請客也不去。能辦到的事,搶著辦,不能辦或為難辦到的事,求我也沒用。
不會拒絕,說白點,有時候就是礙於情面。哎呀,這不合適吧,如果這次同學聚會我不去,他們非得在背后罵死我。其實你沒想想,沒有你的存在,他們一樣玩的很開心。哪人人前不說人,誰人身后無人說,誰還在乎這個。哎呀,這樣不太好吧,人家既然都開口了,我也不好意思回絕。其實你該想想,像這樣隨隨便便,張口閉口,凡事都求人的朋友,你又有多少的儲備精力去伺候他呢?我們對於那些不懂替他人考慮感受的人,不會設身處地的想想他人又有多為難的人,就拒絕,沒二話。不要礙於情面,就委屈自己。
在《怪誕心理學》一書中有這樣的一則實驗。實驗中,研究人員扮成義工,挨家挨戶解釋,由於附近的交通事故頻繁,就請附近的居民在他們的院子裡樹立“小心駕駛”的標志牌。由於標志牌非常大,豎在院子裡明顯會破壞花園的景觀。不出意外,很少有居民願意這麼做。在實驗的下一階段,研究人員去到另外的小區,這次請居民在院子中豎立一塊“做個安全駕駛員”的標志牌。這次的標志牌隻有3英寸見方,所以幾乎所有居民都樂意這麼做。兩周后,研究人員再次到訪,請第二組接受豎立標志牌的居民換成更大一些的標志牌。令人吃驚的是,有超過七成多的人願意豎立那個又大又丑的標志牌。這一概念,被稱做“登堂入室”。它首先讓對方接受一種可以接受的東西,然后慢慢換成更加夸張的要求。
一個人如果接受了別人的一個小要求,那麼別人在此基礎上再提一個更高點兒的要求,這個人也會傾向於接受。心理學上把這叫做“登門檻效應”,也叫“得寸進尺效應”。
經過多年的實驗研究后,他們得出結論:認同較小請求的人,往往將自己看做一個樂於助人或樂善好施者,而這種自我感覺使其在下一次被要求更多的情況下仍願意提供幫助。別人有求於你,而你也因為是小小要求便“不好意思”拒絕,便接受了,而在你接受之后絕對會產生自己很樂於助人的“幻覺”,再考慮大要求時,往往就不願意讓這種樂於助人的“幻覺”破滅,也就“不好意思”再拒絕了,心理學上叫做“認知不協調”。
這一辦法后來為融資者所大量運用,他們總是在第一次上門時求取一點點,而后再來求取更大的份額,結果是屢試不爽,收益多多。直到今天,一些金融機構仍然在玩弄著這套把戲:什麼金卡、銀卡,透支消費,刷卡送保險等,先用一些小恩小惠將你引誘過來,然后再將你徹底套牢。筆者最近看的《吸金廣告》一書中,更是發現這種基於人們“不好意思”心理上的“經濟手腕”,鋪天蓋地,屢見不鮮,而我們大多數人,又都渾然不知。有時候想想,我們是否正躺在一口將要燒開水的鍋裡?是否隻有正真覺得燙的時候,真正被坑之后,才發覺其實這真就是一個騙局,而我們還是一如既往的不好意思。而筆者又想問問,你是否早已被“不好意思”習得性無助?
其實,你選擇不好意思,就是選擇了不看清事物的本態,覺得自己虧點就虧點,一種得過且過的態度,然而事實又並非如此,那麼我們又該如何面對和解決,我們眼中的“盛情難卻”呢?
應該保持清醒的頭腦。記住“天上不會掉餡餅”,該拒之門外就要果斷地拒之門外。在心理學上,“不好意思”是一種無法確定的情緒,這個情緒會被別人操縱,最終使你做出被動的選擇,從而導致你的利益受損。
避免愚昧的一致性。“承諾一致性原理”就是一旦我們作出了一個決定,或選擇了一個立場,就會有發自內心以及來自外部的壓力來迫使我們與此保持一致。在大多數情況下,“保持一致”都是一種最具適應性、最受尊重的行為,“前后不一”通常被認為是不良的品行。美國作家曾說過:“愚昧的一致性是小心眼中的妖精”。隨著事情的進展,一旦發現自己的利益將會受損時,就不能再堅持這一原則,否則就是愚昧的。
給自己定一個底限。“底限”即最低的條件或限度。做事一定要有底限,超出底限要堅決地說“不”,不可總是“不好意思”拒絕別人,不能總是一味地被別人牽著鼻子走。否則,利益受損的永遠是自己。
不輕易承諾,三思而后行。在我們開口說話之前一定要慎重思考,三思而后行,切不可輕易作出承諾。對於自己根本就沒有能力做,不打算做或不應該做的事情,絕不能去承諾。
杜絕“不好意思”,拉下那張准備讓他看的“驢臉”,斬釘截鐵的告訴他,“我不嘛”!他要問你是何理由,你大可義憤填膺的告訴他,“別讓不好意害了我”。(來源:十點讀書 作者:鐵木迭兒)
(來源:新華網)
【“十三五”,我們這樣走過】市場主體創新步伐堅實 “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培育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一流企業。全面實施市場准入負面清單制度,清理廢除妨礙統一市場和公平競爭的各種規定和做法,支持民營企業發展,激發各類市場主體活力。”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論述,為激發各類市場主體活力指明了方向。“十三五”以來,在一項項惠企政策、改革措施推動下,市場主體實力越發雄厚、活力更加充沛。 【詳細】
【總書記擘畫高質量發展】共享發展,民生改善奔小康 高質量發展,是共享成為根本目的的發展。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疫情防控期間如何全力醫治患者拯救生命、兜牢民生底線?扶貧產業是否落地生根、易地搬遷群眾能否穩定就業?改革發展成果怎樣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眾?總書記在國內考察中訪民情、察民意、問民生,殷殷囑托和深切關懷體現了大黨大國領袖真摯的人民情懷。 【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