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4日,台灣交通大學教授曾仕強、北大國發院BiMBA聯席院長楊壯、北大國發院教授宮玉振做客新華網思客講堂,作了題為“東西方領導力的價值與修煉”的主旨演講。本次活動由新華網思客與北大國發院博士論壇聯合舉辦。在兩個小時的時間裡,三位嘉賓就東西方領導力的差異、權力與領導力的關系等發表了獨到觀點,現場思想交匯碰撞,觀點異彩紛呈。思客君為您呈現本次講堂的干貨!東西方領導力差異
西方人把領導當做管理的一個重要的項目,而中國人卻不是這樣,在中國人眼中領導的位階比管理者還要高,認為高階層實際上是不應該參與管理的,他完全是領導。
——台灣交通大學教授曾仕強
中國有中國式的領導,西方有西方式的領導,你可以看到很多企業,但是這些企業遵循的是共同的原則,盡管在這個過程中文化有差異。
——北大國發院BiMBA聯席院長楊壯
為什麼中西領導力有不同?因為情境是不一樣的。中國人的做事邏輯和西方人做事不一樣,我們叫動之以情,情理法。西方完全不一樣,是法理情。
——北大國發院教授宮玉振
圖為曾仕強在思客講堂演講 (孫韜 攝)
權力與領導力的關系
最難當的不是老板,而是干部,干部是“夾心餅干”,所以我們應該多關心干部,而不是集中力量放在老板身上,老板很好當,沒有那麼多學問,干部難當。
——台灣交通大學教授曾仕強
領導力有一些價值讓別人認同,他自己是身體力行的,這樣的人有權力之后會對別人施加更大的影響。但是一個有權力的人沒有領導力的價值,他影響的是表層。
——北大國發院BiMBA聯席院長楊壯
我們經常把領導力和權力混為一談,甚至把領導藝術變成一種權謀,其實並非如此。領導力和領導藝術之間的最大區別就是為己還是為公。
——北大國發院教授宮玉振
圖為楊壯在思客講堂演講 (姚冠華 攝)
領軍人物的素質
中國人隻要干部心中有老板,老板就是成功的領導者。那要做到這樣子我們就必須找到最根本的東西:德本才末。
——台灣交通大學教授曾仕強
一個領軍人物一定要有自己的判斷力,一定要有專業主義精神,一定要有品格魅力。一定要身體力行,智者不惑、無信不立、無勇不憂、嚴以律己,這是中國領導者中對個人品德的最好的描述。
——北大國發院BiMBA聯席院長楊壯
領導者必須適應現實的環境,他必須做到內方外圓,但是外圓的前提一定是內方,內方就是一種原則性,他在原則上是不會讓步的,真正讓他成功的不是那些外圓而是內方。
——北大國發院教授宮玉振
中國式管理與文化國際化
我們中國人是包容性最大的,我們對任何事情都不排斥,我們看什麼情況、用什麼方式。所以大家一定要記住,我們所需要的是一種有藝術的、有彈性的領導,而不是有模型的固定式的。
——台灣交通大學教授曾仕強
我們現在國際化解釋錯了,國際化不是西方化,國際化更不是美國化,國際化是中華文化現代化才叫國際化。我們走自己的路要讓別人了解我們。
——台灣交通大學教授曾仕強
圖為宮玉振在思客講堂演講 (郭小天 攝)
如何帶領90后的團隊
任何時代的追隨者,你都要了解他們內心真實的追求和他們的需求。90后的公司的文化要學會用90后使用的語言表達他們想表達的思想,滿足他們的需求。
——北大國發院教授宮玉振
年輕人到了你的組織裡去,如果不給他一個使命和價值,不使他感覺到他自己人生中有很大很大的貢獻,他感覺自己來這個企業就是像一個奴隸,沒有人願意在這個企業做事。
——北大國發院BiMBA聯席院長楊壯
未來領導力
未來領導力的核心應該是一種創新,因為我們現在是一個新的時代。至於如何發展自己的領導力,就是知一句便行一句。身體力行,領導力一定是靠打出來的不是靠想出來的。
——北大國發院教授宮玉振
(來源:新華網)
【“十三五”,我們這樣走過】市場主體創新步伐堅實 “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培育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一流企業。全面實施市場准入負面清單制度,清理廢除妨礙統一市場和公平競爭的各種規定和做法,支持民營企業發展,激發各類市場主體活力。”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論述,為激發各類市場主體活力指明了方向。“十三五”以來,在一項項惠企政策、改革措施推動下,市場主體實力越發雄厚、活力更加充沛。 【詳細】
【總書記擘畫高質量發展】共享發展,民生改善奔小康 高質量發展,是共享成為根本目的的發展。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疫情防控期間如何全力醫治患者拯救生命、兜牢民生底線?扶貧產業是否落地生根、易地搬遷群眾能否穩定就業?改革發展成果怎樣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眾?總書記在國內考察中訪民情、察民意、問民生,殷殷囑托和深切關懷體現了大黨大國領袖真摯的人民情懷。 【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