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著問題去閱讀

2015年09月14日09:13  來源:中國教育報
 
原標題:帶著問題去閱讀

  ■凌宗偉

  閱讀是件很個人的事。讀什麼,讀多少,怎麼讀,完全取決於我們的個人需要,是強求不得的。隻有當一個人意識到閱讀與他的生活和生命狀態密切相關時,他才有興趣,有毅力去閱讀。

  閱讀的關鍵是讓自己經歷實實在在的閱讀體驗和思考,在體驗和思考中改變我們的教育理念,進而改善我們的教育生態和教育方式。我的閱讀,總是圍繞具體的教育教學問題展開的,因為我不僅不是理論研究者,而且也沒有接受過正規的大學教育,充其量只是一個教育實踐者。作為實踐者閱讀的毛病就是泛泛而讀,泛泛而讀是讀不下去的,是沒有味道的。要想解決這樣的問題,就需要一個抓手,即圍繞具體的教育教學問題來讀。

  我習慣於批注式閱讀——邊讀邊畫,邊讀邊想,邊讀邊寫。我讀過的書,大多寫滿了我即時的評注與反思。我認為批注式閱讀的好處在於以讀促思、以思促改、以改促寫、邊寫邊讀。讀的時候如果沒有自己的思考、判斷、篩選與問題,就會變成一塊海綿,就隻有吸收,管不好還要漏掉。讀了想了,不付諸行動,最多隻可能成為理論的巨人﹔當你付諸行動了,理論才可能成為你的認知和經驗,有了自己的經驗,記錄下來,不僅可以與人分享,還可以促進自己對問題的再思考、再認識,寫的過程會促使我回過頭來再讀,甚至驅使我去讀更多的書籍。

  當我有意識地將自己的所見所聞,所思所想與那些智慧的言辭聯系起來,看起來深奧的經典,也就不那麼深奧了。慢慢地我們也就有可能變得智慧起來。如果你用心啃了一本經典,那麼有可能所有的教育經典對你來說已經不是問題了,因為教育的元點在那些智慧之人的認識裡是相同的,隻不過表述不同而已,或者說是立場不同、角度不一。一本讀透了,其他相關的觀點和相左的觀點思考一下,自然會有自己的判斷和選擇。

  我的另一個習慣是,同一時間讀好幾本書,讀的時候將這些書的相關內容有意無意地串聯起來思考。有句話說“功夫在詩外”,說的是為寫詩而寫詩是寫不出好詩的﹔同理,身為教師隻讀與教育教學相關的書是遠遠不夠的。“教育即生活”,身為教師還是應該盡可能多地涉獵一點與教育沒有直接關系的書籍,視野開闊方能應付自如,當然首先是教育經典,其次是教育哲學經典,再就是文學、社會學、人類學、哲學和宗教類的書籍。天下的書很多,我們不可能,也沒有精力把所有的書都讀到。所以我選擇讀經典。有些書我會反復讀,有些書我隻瀏覽一下就放在那裡,什麼時候遇到與之相關的問題,再找出來比對比對。

  我還有一個習慣就是及時與人分享閱讀的收獲與樂趣。當我讀到一本好書的時候,我會迫不及待地告訴我遠近的朋友,同樣我也會時不時地向他們索取他們最近閱讀的書目,我不僅會在我的博客、個人網站、QQ空間,以及我的手機APP終端等自媒體平台介紹這些書,推薦我曾經讀過的和正在閱讀的書目,還會利用一切可能的機會推動閱讀。比如在一些報刊開設讀書欄目,利用外出做講座的機會推薦書目,在全區教師培訓中向受訓者推介閱讀等。

  當我閱讀了《收獲幸福的教育》《學校會傷人》《教育與效率崇拜》等書籍的時候,我就在我加入的那些QQ群裡吆喝,粘貼我的閱讀筆記,沒想到許多朋友在我的“慫恿”下,也買了這些書籍來閱讀,我也常常會收到類似“謝謝您的推薦”的回應,這些回應往往驅使我讀得更多、更廣。或許這就是我閱讀的功利。(作者系中學語文特級教師、入選“2012年度中國教育報推動讀書十大人物”)

(來源:中國教育報)

推薦閱讀

【“十三五”,我們這樣走過】市場主體創新步伐堅實    “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培育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一流企業。全面實施市場准入負面清單制度,清理廢除妨礙統一市場和公平競爭的各種規定和做法,支持民營企業發展,激發各類市場主體活力。”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論述,為激發各類市場主體活力指明了方向。“十三五”以來,在一項項惠企政策、改革措施推動下,市場主體實力越發雄厚、活力更加充沛。 【詳細】

服務業實現快速發展|我國教師隊伍建設成就斐然 | 我國控輟保學成效顯著 

【總書記擘畫高質量發展】共享發展,民生改善奔小康     高質量發展,是共享成為根本目的的發展。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疫情防控期間如何全力醫治患者拯救生命、兜牢民生底線?扶貧產業是否落地生根、易地搬遷群眾能否穩定就業?改革發展成果怎樣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眾?總書記在國內考察中訪民情、察民意、問民生,殷殷囑托和深切關懷體現了大黨大國領袖真摯的人民情懷。 【詳細】

開放發展,合作共贏創新局 | 綠色發展,美麗中國邁大步 | 協調發展,補齊短板潛力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