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台灣校長的大陸奇幻之旅

2015年09月09日16:19  來源:新華網
 
原標題:一位台灣校長的大陸奇幻之旅

  新華網福州9月9日電(記者黃鵬飛 許雪毅)蔡昕諭的英文名是Teresa,和已故著名天主教慈善家特蕾莎修女同名。在她眼裡,特蕾莎是理想主義的代名詞,也是她辦學生涯最期望達到的目標。

  2014年12月,40歲的蔡昕諭與同樣來自台灣的合伙人一起,在福州成立了瑞虎(國際)幼少兒教育公司,也稱“瑞虎美語”,成為目前福州唯一由台籍教師直接進駐的英語培訓機構。

  來閩之前,蔡昕諭在台灣經營了一家小有名氣的英語培訓機構,管理著4家分校。做了十幾年教育工作,她對台灣近年來的“少子化”趨勢感到擔憂。

  “台灣生活壓力大,出生率下降。而大陸有13億人口,是一塊充滿想象的地方,可以嘗試的東西比台灣多得多。”到大陸開辦新學校,復制台灣教育經驗,成為蔡昕諭辦學路上的重要轉折。

  尋找校址、辦理手續、組建隊伍……從2014年中秋節第一次來福州,到12月學校正式成立,蔡昕諭的准備工作進展神速。得益於合伙人的前期調查和本地朋友的幫助,“瑞虎美語”在福州市區順利“落地開花”。

  藏身於福州六一路邊上一棟並不顯眼的辦公樓內,“瑞虎美語”給人的第一印象並不張揚。走進大門,色彩斑斕的教室和活動場映入眼帘。貼著各種兒童藝術創作和游戲照片的彩牆告訴來者,這是一所孩子的樂園。

  “大陸學校畢竟跟台灣有所不同。”為了吸引更多關注,蔡昕諭和她的團隊花了不少心思裝飾教室、策劃宣傳、設計課程。

  專注於幼兒園小朋友、小學生的課外英語教學,“瑞虎美語”每星期給學員們提供2至3小時的課外英語教學。來自台灣、大陸和英語國家的老師也不斷給孩子們鼓勵,讓他們在學習中發展興趣特長。

  “英語是什麼?”蔡昕諭經常跟員工和家長說,英語更應該成為一種工具,讓孩子們借此認識更廣闊的世界。“喜歡唱歌的孩子會去找英語歌曲,想當國際大廚的孩子會去找外國菜譜,每個孩子都可以通過一種新的語言,去認識更大的世界,這是很幸福的事。”

  她說,大陸家長尤為關心學習成效,希望上了課就能立竿見影,這無形中給了孩子不少壓力,“但每個孩子成長有快慢,家長和老師需要給的應該是時間和耐心” 。

  為此,“瑞虎美語”每星期給學生家長提供講座,請幼兒心理學專家教父母們如何跟孩子溝通。“學生平時課業壓力較大,每周來瑞虎兩三個小時,更多時間還是跟家長在一起,希望能讓家長跟著學習。”蔡昕諭說。

  除了日常的課程,學校還組織學生參加戶外活動,寓教於樂。蔡昕諭說:“在我們眼裡,學校並不只是教授知識、提升成績的地方,而是可以有人可以陪著孩子玩,幫助他們養成更好的習慣和人格。”

  “瑞虎美語”這四個字並非信手拈來,而是頗有兩岸結合的深意。“瑞”字繼承的是蔡昕諭等人在台灣所辦學校的名稱﹔“虎”既出自“福州”的福州話發音“虎糾”,表明機構創立於福建省會,也是蔡昕諭本人的生肖屬相。

  “每天走在市區的街道巷口,我總會感覺到很多生機,希望帶來一些新變化。”蔡昕諭說,創業就像一場奇幻旅行,福州只是“瑞虎美語”第一站,未來希望有更多人加入。

(來源:新華網)

推薦閱讀

【“十三五”,我們這樣走過】市場主體創新步伐堅實    “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培育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一流企業。全面實施市場准入負面清單制度,清理廢除妨礙統一市場和公平競爭的各種規定和做法,支持民營企業發展,激發各類市場主體活力。”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論述,為激發各類市場主體活力指明了方向。“十三五”以來,在一項項惠企政策、改革措施推動下,市場主體實力越發雄厚、活力更加充沛。 【詳細】

服務業實現快速發展|我國教師隊伍建設成就斐然 | 我國控輟保學成效顯著 

【總書記擘畫高質量發展】共享發展,民生改善奔小康     高質量發展,是共享成為根本目的的發展。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疫情防控期間如何全力醫治患者拯救生命、兜牢民生底線?扶貧產業是否落地生根、易地搬遷群眾能否穩定就業?改革發展成果怎樣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眾?總書記在國內考察中訪民情、察民意、問民生,殷殷囑托和深切關懷體現了大黨大國領袖真摯的人民情懷。 【詳細】

開放發展,合作共贏創新局 | 綠色發展,美麗中國邁大步 | 協調發展,補齊短板潛力大